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语言为抓手 深度解读文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标指出:“注重文本解读,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能力。”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者提出深度阅读的理念,目的是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从而使其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感悟文本的精髓。结合教学实践,探讨紧扣文本语言进行深度解读的路径。
  关键词:语言;深度解读;策略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大幅度提升,这对其阅读思维的要求也相对提高。“文本细读”“深度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探究文本的内核。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做题”,忽视了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教学为前提。学生长期缺少语言的建构,成为知识被动接受的容器,这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认字、写字、阅读、写作时发展学生思维的基本要素。”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是语言的教学,语文阅读课应该面向学生,以语言为抓手,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由此可知,以语言为抓手进行深度的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紧扣文本语言进行深度解读的路径。
  一、紧扣语言的反常之处,挖掘言外之意
  所谓的语言反常处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其往往体现了作者超凡的创作能力和独特的思想。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中的一些反常之笔,并将其进行有效地比较归纳,探讨辨识,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寻找反常之笔,发掘作者情感变化的暗流。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文本中抒发情感会显示出不同的反常之笔。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反常的文笔,体会这些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以高中阶段学习的《丰乐亭记》为例,学生读完文本会想到欧阳修的另一篇文章《醉翁亭记》。大部分教师会领着学生进行写景描写上的比较阅读,探讨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笔者讲解时发现两篇文章欧阳修在称呼自己时用的称谓不一样。在《醉翁亭记》中署名为“庐陵欧阳修”,而在《丰乐亭记》结尾写到“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在滁州所作,但是署名不一样,是作者官职变动,还是作者有意为之?笔者引导学生对这一反常之笔进行探究,从写作背景、写作重点的差异性入手。学生找出《丰乐亭记》除了写滁州的景美以外还写到了五代滁州的历史和宋代以后太平盛世的状况。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但是程度有明显的区别。《丰乐亭记》重在一个“乐”字上,此時的欧阳修刚到滁州,希望通过“刺史”的身份勤于政务,实现与民同乐。而《醉翁亭记》重在一个“醉”字上,此时的欧阳修已经融入到了百姓之中,融入到了滁州的山水,作者走进了百姓的心间,所以在《醉翁亭记》中作者用“庐陵欧阳修”的名字,来抒发自己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感。
  放大语言的反常之处,探究语言的精妙。在一篇文章中,作者有意无意间说一些反常之语,看似是“闲笔”,但是深读语句,紧扣主旨,进行有效探究,会发现作者语言的精妙。比如,阅读《金岳霖先生》一文会发现文章中有许多与“金岳霖先生”无关的语句。文章中有一段文字写朱自清和闻一多的穿着,许多学生认为这一段文字有点离题。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处反常之语,让学生结合文章主旨探讨作者行文的深意。学生很容易找到文章中这样一句话:“西南联大有许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一位。”由此学生会明白:作者不仅只为“金岳霖先生”作传,更多地是为了以点代面,由个体呈现整个西南联大的群体,从而体现出西南联大的学风和教风。还有的学生会抓住文章中的其他反常之语,比如,写到“王浩‘现在成了洋人’”这处看似与金岳霖先生无关,但是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两人之间的渊源,就会发现“王浩在性格上受到金岳霖先生的影响”,可谓“师承金岳霖先生率真、随和”的特点。由此综观全文,学生在感知语言的巧妙之后,会发现作者汪曾祺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师,短短的一篇《金岳霖先生》,由于语言上运用闲笔和反常之语,曲径通幽,尽显出一种“言淡旨远”的语言之美。
  二、紧扣语言的疑惑之处,辨明言之真意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常受到阅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局限,产生一定的疑惑。教师需要紧扣学生的疑惑点,帮助其探寻语言背后的真意。
  运用专题阅读,形成语言建构,帮助学生探明语言的真意。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为主,进而结合已学的文本形成整体的语言感知。”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巧妙运用旧知引导学生接受新知。笔者执教《葡萄月令》一文时,由于学生对“月令体”不是很熟悉,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很难体会出散文的美妙之处,甚至有的学生错误地将文本文体定位为说明文。笔者执教时有意地帮助学生进行资源的开发,形成专题阅读。笔者引入学生已经学过的两篇文本《蒹葭》《采薇》,要求学生阅读文本中的片段,找出这三篇文章在语言构成方面的共同点,从而找出文章的结构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很容易从《蒹葭》《采薇》得出这两篇文本通过“蒹葭”“采薇”两种植物,叙述其季节性的变化,从而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因此,学生也就理解了《葡萄月令》这篇文章的结构与上述两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在品味语言的时候,学生发现《蒹葭》《采薇》这两篇都是运用短时间结点与植物的变化相称连接,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教师也可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体会《葡萄月令》的语言之美。学生会发现“那,来回一晃悠,全得烂……”带着一种口语色彩,节奏简短活泼,给人一种喜悦之感,进而体会出“一个个葡萄就是一个个生命”的文本内涵,从而表达了汪曾祺对生活的热爱。
  其次,拓展阅读资料,解决疑惑点,探究语言的深意。学生在阅读中想要打开思路,拓展阅读视野,需要借助阅读资料的拓展。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精选文本,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获得情感认知。学习《葡萄月令》一文,学生局限于文字的表面会认为这是一篇关于农事劳作的文章,很难透彻理解作品真正的蕴味。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研读与该文相关的辅助性材料,从而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例如,对文章中“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学生初读形成的感知是“语言优美,多用短句,写出葡萄的可爱。”不容易体会到语言背后关于作者种植葡萄的乐趣。教师要求学生搜集汪曾祺女儿对汪曾祺作品的相关评论:“当年父亲被打成了‘右派’,繁重复杂单调的生活成了父亲一辈子难以抹去的记忆,也成为父亲创作的财富。平淡的时候,父亲把它变成了一篇篇美妙的美文,就如那攀附在藤枝上一个个有着生命的葡萄,闪亮而有灵魂。”学生结合这段评论重新理解文本的内涵,会认识到“只有生命富有温情的人,才能感受到自然给我们的温度。”从景语、物语中读出作者情感倾向和人生态度。
  由此可知,学生紧紧扣住语言有助于其将直观的感觉化为抽象的情感。通过体悟语言,体味作者无法直接言说的语言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而把简单的“语言表现”转化为“文本意蕴”。
  语文学习需要尊重文本的语言,尊重编者的意图,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语言和思维的路径,充分发挥名篇名作对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以文本语言为抓手,紧扣文本,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深度解读,有助于提升阅读效率,促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汪明.名家之后读名家之作:汪曾祺偏爱《葡萄月令》[N] .北京晚报,2010.
  [2]宋明镜.文本解读路径的探寻[J].中学语文教学,2013(2).
  作者简介:朱兴红(1982—),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8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