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形成的一类特殊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面临严重的家庭教育问题。文章主要从优势视角理论出发,讨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和优化策略,关注研究对象的优势,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优势视角;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
  一、 前言
  优势视角是指关注人们及其自身置于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将其作为社会实践重点,发挥资源优势,解决处于困难中的服务对象的相关问题。从这一理论层面入手,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更多注重挖掘儿童潜能,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由此提高教育有效性。
  二、 优势视角下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在分析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难题上,可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留守儿童抗逆力培养存在不足。通常将抗逆力定义为:一种即使身处困境也不退缩,不会表现出不良品质的适应能力。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其抗逆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家长很少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导致留守儿童在远离家长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异常行为。家长教育态度不端正是造成孩子心理素质低下的主要原因。第二,农村教育资源不集中,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经济水平及社会福利水平较低,难以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对于农村来讲,缺少资源开发能力,并且人才的流失阻碍了农村建设,在农村文化和经济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家庭教育质量。
  三、 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始终是社会普遍长期关注的重点和痛点,其中包括学校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心理教育三个方面。随着社会工作介入的逐渐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和心理教育两方面已经稍微得到改善,但家庭教育问题仍旧突出,因此,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被提上日程。
  (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年龄阶段特征
  正常初中的孩子其对世界的认知仍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因此处于三观养成时期,其具有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好奇心,使其能够去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然而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受家庭观念的影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对于世界的认识已经有一套自己独立的看法,但仍旧保留着旺盛的经历和浓厚的好奇心,因此在玩性上更大,更不服从管教。同样的,由于长期缺乏家长监护人的有效监督,甚至家长中存在由于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指导存在愧疚心理,就时常使用金钱去补偿孩子,为其提供相对充足的物质,然而物质上过于满足往往会加剧精神的荒芜,使得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难以形成正确的金钱价值观,再加上长期缺乏父母教育指导的情感缺失,容易导致孩子的身心发展出现新的问题。
  (二)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逐步拉大,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由于没能接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而导致对金钱价值观的错误认知,使其宁愿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也不肯完成学业教育,提高自身本领。导致其自身素质始终得不到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因此,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价值观念的培养与锻炼上。同时,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必要性还存在于社会国家层面的战略方向,为全面扶贫彻底打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的现状,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可行性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补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长监护人的引导和教育造成的情感缺失问题,通过社会工作者、政府工作者的介入能够有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心理教育、家庭教育等三方面全面进行整改和疏导,以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其受教育的问题。
  四、 优势视角下提高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学教育的策略
  为了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需要依靠家庭、政府、学校的共同努力,逐步提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一)家庭层面,落实教育职能
  从家庭层面来说,应从提高父母教育素养角度出发来增强其教育职能,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当前的社会环境来说,农村家长和监护人普遍素质水平低下,对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掌握不到位,由此对教育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应尽快转变教育方式,一方面,增强家长和子女间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要注重感情交流,关注孩子一段时间内取得的进步,对孩子成长进行有效引导。另一方面,应加大家长和学校间的沟通,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当家长遇到教育难题时,可及时和教师交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下,确保留守儿童的良好发展。“互联网+”背景下,为家长和孩子、家长和学校间的互动提供了新的途径,能实现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这就保证家庭教育的针对性,能从当前阶段孩子的成长问题实施家庭教育。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和监护人的引导,孩子的身心成长都将面临一定的问题,在此,为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从教育方主动下手,其直接监护人和家长都是成年人,具有一定的思维水平和正确的认知能力。可以考虑从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入手,来解决父子两代在教育观念上的问题,通过教育家长,培养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引导能力,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素质,来带动留守儿童的素质成长,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情感缺失问题。
  在对广西桂林市两个乡镇初中生互联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数据结果显示,上网频繁人数占总人数的31.5%,其中留守儿童占比81.44%,留守儿童主要使用手机设备,上网时间多为晚上。在互联网使用行为调查中,关注点较高的包括游戏类、服装类、娱乐类、历史文化知识类,其中留守儿童占比要高于非留守儿童。从这一調查结果可知,移动手机在农村已实现普遍运用,借助互联网媒介作用,为信息传递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家长及时掌握儿童身心状况,是增强家庭教育成效的重要措施。同时,这从另一方面就提供了有效的家长与留守儿童间的交流平台,通过促进留守儿童与家长见的双向交流沟通以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可以有效补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情感缺失,唯有补全儿童的心理问题,让留守儿童明白自身仍在被父母关注,且父母对自己报以重望,从观念上潜移默化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帮助其补完情感缺失,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   (二)政府层面,提出关爱机制
  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力度较大,并随着社会进步提出一系列支持性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关于单亲、孤儿的教育问题,针对初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对要少,因此为了发挥政府作用,需要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相关的法律规定。我国留守儿童群体超过6000万,还应不断健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法律规定。利用法律法规约束作用,促使家长承担起教育责任,保障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同时需要加大在留守儿童教育上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设施,丰富家长和学校的交流渠道,以便针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进行科学指导。通过政府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可以切实落实留守儿童教育困难的问题,解决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并通过行政手段、社会舆论手段来切实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就要求政府或社会工作者构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直接联系,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以解决其心理问题。社会工作介入具有“预防功能”“恢复功能”“发展功能”,即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出现问题前,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亲身调查与核实,以合适的人文关怀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以预防其心理问题的发生;面对已经出现明显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者可以结合自身专业技能,以合理的沟通引导对留守儿童进行观念上的教育,从而恢复其已经受损的心理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社会工作介入可以允许社会工作者在自身层面动用资源、手段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需求,以解决留守儿童生活中切实存在且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此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进行人文关怀。
  (三)学校层面,增强教育管理
  学校可针对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使其能够健康成长。一方面,学校可实施帮教措施,引导教师和优秀学生帮助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即是充分利用留守儿童周边资源,在各方努力下找出家庭教育问题原因,进而采取优化策略。另一方面,应从留守儿童性格特征入手,鼓励儿童参加学校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明确自身优势。另外,为了实现学校资源合理配置,可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家长、学生、学校之间的沟通平台,确保学校教育活动是服务于留守儿童发展的。学校教育应该始终坚持是对人的教育,尤其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待留守儿童,甚至更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合适的人文关怀,并定期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测试与评估,以防儿童的心理存在问题,并引发问题。通过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同时,教师作为能够和留守儿童直接接触的对象,应该主动肩负起帮助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的职责,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帮助留守儿童转变其自卑的心理状态,塑造其健康、积极、阳光、向上的人格。
  五、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集中讨论了農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并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年龄阶段特征展开分析,论述了解决其家庭教育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集中围绕政府和社会工作者、学校、家长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此问题的具体可行的措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重点,针对留守儿童生活、教育、人格心理相关的研究较多,为了保证留守儿童受到良好教育,还应注重家庭教育的改进和完善。文章从优势视角入手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旨在通过优化家庭教育,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和自身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毛勇庆.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J].中国市场,2017(17):187-188.
  [2]宁宁.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周翠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灵田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14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