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研学旅行和中学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促进了地理实践力培养与研学旅行的结合。为促进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在阐述研学旅行与地理实践力培养关系的基础上,可以将地理研学旅行划分为自然、人文、区域三种探究类型,构建地理研学旅行的组织要素体系与目标要素体系,通过建立地理研学旅行路线和基地、开发“虚拟”地理研学旅行资源,促进研学旅行实践化、常态化。
  关键词  中学地理  研学旅行  地理实践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提倡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地理学习,切身感知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才能了解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各区域间的相互联系与独立特征[1],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客观世界的必经之路。而正逐步推行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实践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地理实践力培养与研学旅行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2]。地理实践力培养强调实践性,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过程就是理论知识与客观世界相结合的过程。以区域认知为载体,增强学生人地协调观念和综合思维能力[3]。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就是对地理事物性质、组成、联系与发展的认知过程。提高学生的个人地理素养,其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为地理行为打下了基础,加上一定的行为动机和态度,促成个人或集体的地理行为,这个实现的过程即是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最终获得地理实践能力[4]。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正式被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研学旅行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法,地理研学旅行立足于真实的地理环境,以地理事物为主题,让学生在校外地理教育活动中增强感性认识,从而进行体验式、探究式学习。研学旅行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活实践能力。在研学旅行中,衣食住行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为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打好基础。二是专业实践能力。在地理考察中,专业仪器设备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数据整合能力、分析能力。三是探究合作能力。研学旅行的目的就是通过实践去探究问题,需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交流、分享经验、探讨观点。所以,研学旅行是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也可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5]。
  二、地理实践中研学旅行的分类
  根据高中地理内容体系以及课程标准,将地理实践中的研学旅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自然地理探究型
  自然地理探究型,应该依据目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要素(水文、土壤、地形、植被、气候、生物资源)的组合特征确定研学内容。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可针对其作详细的考察、观测记录,并思考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自然现象发生的机制等,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这些就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学旅行区域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结合已有的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开展探究活动。例如研究黄土高原时,我们梳理出“黄土高原→黄土地貌(千沟万壑)→塬、梁、峁等→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易渗水)→夏季降水集中→黄河”的研究线索。在实践中,可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所得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各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作用,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2.人文地理探究型
  选取人文景观作为研学对象时,按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深刻掌握产业类型、人口特点、文化特征、城乡规划等知识点,依据研学对象,确定研学的内容与方法。研学旅行中,对产业类型(农业、工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人口(人种、年龄、性别、民族、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等)、文化(语言、民俗、建筑、艺术、宗教信仰等)、城乡规划(乡村、民族、城市聚落、城市功能布局等)等不同的主题设计活动。不仅仅需要学生去亲自设计问卷、走访调研,锻炼实践能力;更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去挖掘人文现象背后隐藏的因素或机制,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
  3.区域综合探究型
  区域综合资源整合较为复杂,研学旅行主题应紧密围绕“人地关系”主题展开,既包含自然因素,也囊括了人文因素,集中体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主旨。例如在盐城进行乡土地理调研时,仅仅围绕“海洋—盐业兴衰”这个主线,就需要去调查与盐有关的地名,如“头灶、三灶、六灶”等地名,还要在图上标出空间位置,通过实践可以得出人类煮盐活动空间布局是随海陆变迁的。让学生去参观大丰区的“张謇纪念馆”,查阅张謇的资料,什么時候开始“废灶兴垦”的,这一举措使得盐城滩涂湿地发生了什么变化,得出“滩涂湿地→耕地”,致使地表景观结构发生变化。在区域地理综合探究时,需要抓住区域主要特征或者主要问题,围绕这个特征或问题,有目的地开展研学旅行,在“人地关系”指引下,通过实践,构建学生对区域的认知。
  三、研学旅行中地理实践力培养体系
  1.基于雷帕(Leiper)模型的研学旅行
  雷帕(Leiper)旅游系统模型是雷帕1979年提出的,他从空间结构角度考察旅游系统中的要素,包括旅游者、旅游业、客源地、旅游通道和目的地等5个要素,重点突出了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3个空间要素[6]。基于雷帕模型,考虑到研学旅行活动的主客体区别以及研学旅行的特殊性,从旅游者、旅游通道、旅游业和目的地四个方面构建研学旅行要素。以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和任课教师为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者共同构造成了雷帕模型中旅游者的角色,在选取研学旅行的目的地之后,确定旅游通道(交通路线、游览路线等),而在整个过程中,参与者所产生的包括交通、餐饮、住宿、文娱等都属于旅游业这个范畴中[7]。   2.组织要素体系
  研学旅行的组织实施按时间轴线归纳起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研学实践准备阶段、研学实践阶段、实践总结评价阶段[8]。准备阶段,组织人员为整个研学旅行过程制定详细计划,首先确定研学旅行的学习主题是什么,明确研学内容,进一步确定旅行的目的地以及研学旅行的路线。在确定好目的地之后,组织者联系相关机构,确定交通、食宿等实际操作的问题。在学校层面要形成组织管理体系,确定学校领导干部负责制,统一部署安排实践活动,各班级教师将具体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关心研学旅行中学生的教育情况、身体健康等状况。在班级内部,将男女生混合搭配分为若干个研学小组,相互帮助,研学旅行途中严格按照小组进行活动,确立学生组长负责制,保证研学旅行过程的有序性和安全性,组织体系运行顺畅。
  实践阶段分为往来的旅途以及在目的地的研学旅行活动三个部分,是研学旅行具体实施的阶段。以交通路线贯穿活动始终,其中餐饮、住宿组织和小组活动是整个旅行当中的核心部分。按照之前准备阶段确立下来的组织体系,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由学生小组自主管理,教师负责,使研学旅行活动安全高效进行。
  最后一个阶段是总结评价,学生根据研学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完成一次研学旅行设计,可以以研学心得、自然地理考察报告、地质素描采风等多种形式完成研学旅行作业。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品,评定相应的等级,并进行点评,还可以评选出优秀作品在校园集中展出。
  3.目标要素体系
  以培养地理实践力为目的的研学旅行极大地促进了地理学科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现[9]。围绕地理事物,让学生在研学旅行开展之前自主收集资料,了解考察对象的概况,发现问题,师生共同制定旅行学习的具体方案。共同制定计划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学旅行,通过对地理事物的观察与深入了解,掌握其相关的地理知识和野外考察的基础技能。在研学过程中,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产生对地理学科的深刻认识,在情感上萌发出对于地理浓厚的兴趣。实地考察加上教师的引导与解读,可以使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到目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气候、土壤、水文等知识点;人文地理现象则包括人口、聚落、经济、社会历史、文化风俗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内容,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用地理学中的综合思维对考察区域状况进行总结概括,加强区域认知能力。通过研学旅行中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然的美和区域发展的成果,激发学生爱护美丽家园、保护美丽家园的情怀,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常态化策略
  1.科学设计研学旅行线路,建立研学基地
  科学设计研学旅行线路和建立研学基地是研学旅行常态化的有效策略,可操作性、可行性较强。但研学旅行线路设计和基地选择时,要遵循以下三个目的。一是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考察能力。将地理考察寓于研学旅行之中,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描述概括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在盐城乡土地理研学中,通过对海岸的观察,总结盐城海岸“南淤北蚀”的特征,引导学生探究这一特征形成的机制。二是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研学旅行中,对不同的地理事物进行勘测使用不同的观测方法,指导学生熟练使用地质罗盘、GPS、全站仪等工具,并且使其能够对获得的地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例如使用地质罗盘对岩层产状进行测量;对岩层倾向、倾角、走向三要素的测定与记录,锻炼学生的绘制图表能力。三是能够体现地理特色、具有多元性。路线选择要具有典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色,在有限的研学旅行中,尽可能内容多元化、多样化。譬如皖南研学旅行基地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黄山花岗岩地貌、迎客松植被特征、齐云山丹霞地貌、黄山毛峰茶等。
  2.开发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虚拟”地理研学旅行资源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虚拟现实技术应运而生,VR与AR技术得到应用,并且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虚拟现实技术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虽然起步晚,但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10]。VR与AR技术不仅可以将地球以实景的形式带入小小的教室,还可以通过虚拟技术让人感受到无法接触到的时间和空间。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必然要注重科技创新与地理课堂的结合与应用,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理课堂中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对地形地貌中,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以及地理规律中不可接触之地和现象进行情境再现,给地理教学和地理研学旅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地理课堂中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可以借用虚拟现实技术,突破地理空间对地理实地考察的局限,规避一些不确定性的危险,提升实践的可行性。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中最为独特的一个,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课程知识的有效着力点,学科教育从认知能力的培养逐步过渡到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培养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研学旅行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升华,也是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线索,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开辟了新的道路。但是,研学旅行的开展,需要各学校根据教育部门对实践课程的规划,结合学校校情、师生特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问题为导向,有序开展,提高实效。
  参考文献
  [1] 王万燕.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建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王民,黄劲松,蔚东英.“地理实踐力”水平划分标准与案例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7).
  [4] 程娜,陈祝林.经验性知识对职业行动能力培养的意义[J].职业教育研究,2007(03).
  [5] 周银锋.地理实践力视域下研学旅行学生行为表现评价体系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5).
  [6] 冷少妃,吴国清.旅游系统模型分析及演化研究[J].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2015(05).
  [7] 滕丽霞,陶友华.研学旅行初探[J].价值工程,2015,34(35).
  [8] 朱洪秋.“三阶段四环节”研学旅行课程模型[J].中国德育,2017(12).
  [9] 丁运超.基于研学旅行培育地理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08).
  [10] 杨加.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 (03).
  [作者:杨文奇(1997-),男,江苏南通人,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本科生;张华兵(1979-),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徐小芬(1981-),女,江苏盐城人,江苏省盐城市文峰高级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  陈国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17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