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学: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发展之捷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研学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新兴事物,高中地理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研学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文章从利用研学、指导研学、设计研学及展示研学等方面,对地理学科中的研学进行探讨,进而使学生在研学中有更多的收获。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学;实践力发展;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4-0058-02
  研学,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新兴事物。利用寒暑假等闲暇时光,学校、专业机构或者家长等可制订详细的计划,引导学生在旅游中体验、发现及实践。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在现实中进行验证,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解释自己所遇到的现象,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一、利用研学,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
   高中生对于陌生的世界极为好奇,他们比成年人更愿意远行。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旅游中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可以提前搜集好经典研学视频,进行剪辑处理后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在旅行过程中用一双“地理眼”去探索地理的奥秘。如在教学“荒漠化”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剪辑甘肃省民勤县冬春季节景象的视频、某地理老师暑期所拍摄的雅丹地貌视频。学生在这些视频的展示下,会对最典型的荒漠化现象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可能对人们造成的影响、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等进行思考。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各种地理现象的主要分布区域,并在分析原因时结合人为和自然两个方面思考,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教师在指导学生思考时,应尽可能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问题进行分析。在建立模型时,教师可展示典型地区让学生分析。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原因、治理措施的分析可以从水、土、气候及地形等角度展开,这样,学生再遇见类似问题时就可以顺利找到具体的角度。
   当然,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教师也需要提醒学生不能过于迷信模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应的调整与整合,切不可因循守旧,形成思维定式。教师还可以展示自己或者学生所提供的假期旅游的图片、视频材料,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二、指导研学,激励学生及时发现地理现象
   教师的科学指导会让学生找到研学的切入点,避免旅游成为简单的消遣: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到家后发现啥也不知道。顺应国家的要求,很多地区的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周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自己家乡掌握了研学的基本技巧后,一定会在自己更广范围内的研学中有更多、更有价值的发现。如在考察家乡洋口港前,教师可提前布置任务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找到更多与地理学科相关联的地理现象。教师整理学生提供的材料后,看到学生有很多发现:如东滩涂适合养殖各种贝类,如东拥有众多珍稀鸟类和众多渔业资源,海边分布着数不清的风力发电机,化工园区位于学校的东北方向等。这样,教师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找到和新学习知识关联的地理现象,发现其中的奥妙,自己尝试解决一部分疑问,并通过同伴研讨、求助老师等方式,实现了整个问题的顺利化解。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快乐参与,不断完善自我。
   三、设计研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受学生的知识面、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局限,要想促进学生在研学中稳定提升,教师的设计极具价值。教师通过实现设定学习目的、充分考虑到某些变数的研学活动,能够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其问题思索的具体模式,并具备在今后研学中自主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利用暑假,教师可建议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名山研学。研学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攻略,设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研学尝试解决。学生在研学中发现了新问题,还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或者微信朋友圈进行分享,教师在学生难以顺利解决或者解决存在瑕疵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如部分学生组团去江西庐山旅游,教师建议大家准备运动鞋、宽松的运动服、具有定位及拍摄功能的手机、一定量的饮用水及防晒装备,给出的问题主要有:在庐山上你遇到的自然植被类型有哪些?李白先生曾经通过诗歌惊叹过的庐山瀑布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为何在爬山的过程中出现了“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特现象?夜晚在庐山上的小镇散步为何觉得有点冷?能不能用你所学到的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来解释?如何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手机来测定下庐山的大致高度?“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教师指向性明确的问题引领下,学生能够按图索骥,逐一解决大自然课堂中的诸多问题。有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为何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什么山上的茶叶泡出的茶比较好喝?这些看似和地理关联度不够,但是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及时进行点评、总结并纠偏,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研学的真正价值,而不仅仅是“到此一游”。
   四、展示研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研学活动展示,不仅能使学生对研学的投入度增加,更能让学生积极开动大脑将研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整理起来,配上必要的视频、图片,让其他同学能够全方位地了解自己在研学中的各种收获。学生们暑假即将结束,有的参与了社会上组织的研学活动,有的与家长一起进行了亲子游,还有的做了背包客自己去了附近的几个地方转了几天。教师可按主题、展示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组成研学展示小组,对假期研学目的地,研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忘景象,自己设计的原创地理小问题、制作的小视频等进行汇总,还可以借助网上的图片编辑和视频剪辑软件对研学中的资料进行整合,也可以制作电子或者纸质小报,还可通过微信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研学所得等。学生带着“地理眼”走进大自然、参观展览馆,在制作展示内容时回想起自己研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就会利用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并形成最终作品,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其实,这种展示可以扩大研学的影响力,同伴间的分享让学生的见识提高了,而且增加了很多鲜活的生活中的地理案例储备。这样,学生在面对以全新的地理空间作为材料的学业测试题时,就会眼前一亮:这个地方我去过,这个地方我的同学去过,这一问题我遇到并思考过。
   五、结语
   总之,通过研学活动,学生游历了名川大山,增加了阅历,并在教师的科学指引下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提升了地理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利用研学、指导研学、设计研学及展示研学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蕾,陈晓.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跨学科融合学习初探——以“长泾老街弄堂”为例[J].地理教學,2019(14).
  [2]朱玲,殷航.基于课程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资源整合与流程设计[J].地理教学,2019(13).
  [3]侯文海,蒲仲钰.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初探[J].中学课程资源,2019(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81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