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慧课堂下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陆之鸿

  摘 要:21世纪教育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校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学科教学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要求;但是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在传统班级的数学教学中没有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要求,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展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是帮助高中学生提高高中数学成绩的有效途径;文章探究在智慧课堂下如何指导高中学生在传统班级的数学教学中进行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分享在智慧课堂下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实践研究成果,把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划分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课前“知识自学”、课内“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升华”五个阶段,并介绍了各个阶段的具体操作方法。
  关键词:智慧课堂;数学;个性化学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要求,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但是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在传统班级的数学教学中没有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要求,压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展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是帮助高中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文章探究如何指导高中学生在传统班级的数学教学中进行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展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个性化学习是通过对特定学生的全方位评价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学习问题,为学生量身定制不同于别人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
  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所产生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情境化、智能化、互动化等特点;智慧课堂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更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下面分享本人在智慧课堂下探究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成果。
  一、 激发高中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智慧课堂给高一新生播放全国各地双一流大学的简介视频,并邀请在双一流大学就读的师兄、师姐到学校分享大学学习和生活故事;同时对高一新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调查和测试,指导高一新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让高一新生初步选定自己的目标大学和目标专业,并让学生自己查询目标大学和目标专业最近三年的调档分数线,再把目标大学调档分数线总分分解到各学科,制定学生各学科高考目标分数,让新生找出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使高一新生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性,只有学好数学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激发高一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从高一新生入学起,就向新生介绍高中数学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组织新生观看司马红丽老师主讲的《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精髓》,观后组织新生讨论、交流数学学习经验;同时向新生推荐清华、北大学子的学习方法:“都有一本错题本,都有一本好题本,新课一定预习,先复习后作业,做作业要计时。”把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做错题集等学习环节的操作流程印发给每一个学生。
  1. 预习三要素:读、写、练。读:通读教材;写:将模糊、有障碍、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练:做课后练习题。
  2. 听课:抓预习中不懂之处,跟老师思路走,当堂消化。
  3. 作业:不复习不作业,不计时不作业,不检查不作业,不小结不作业;做完作业要总结反思:自己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4. 复习三要素:想、查、说。
  想:就是回想、回忆;查:就是查阅、查漏补缺;说:就是复述。
  5. 错题集要分为五部分:(1)原题;(2)错因;(3)正确解法;(4)归纳、举一反三;(5)每隔一个月再做一遍。
  对新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跟踪督查、个别指导落实到位,培养高一新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 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的策略
  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包括课前“知识自学”、课内“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升华”三个阶段。
  (一)课前“知识自学”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制作10分钟左右的课前“知识自学”资料发给学生;学生先自主学习“知识自学”资料,再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完成相应的课前练习,确认自己的疑难困惑所在,并及时将自己的疑难困惑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反馈给老师。
  (二)课内“知识内化”
  1. 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活动
  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为学生量身定制不同于别人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按照学生现有水平制定多层次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指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
  首先,引导学生重视对数学概念的学习,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并能灵活应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例如导數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有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广泛的应用;学生要通过大量实例,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刻画现实问题的过程,才能理解导数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用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近似代替这一点附近的曲线“以直代曲”这个微积分中的重要思想,才能灵活应用导数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极值、最大(小)等数学问题。
  其次,对数学公式和定理的成立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能自己证明数学公式和定理,才能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数学公式和定理,才能灵活应用数学公式和定理解决数学问题。
  最后,认真研究教材中的例题,学会审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分析解答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要知道“可以这样解”,还要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解”,熟悉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规范解答。   2.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向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之后,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或交流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解决;教师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3. 交流展示,综合评价
  学生在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之后,将在学习活动中的收获汇总、整理成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或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点评;从而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实现共同进步。
  (三)课后“知识升华”
  1. 做好课外内容的延伸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路不能仅限于课本,应该主动拓宽知识视野,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以充实知识系统。学生课外可以获取各类网络学习资料进行拓展学习,做到资源推送智能化,不同的学生给予推送不同的学习资源,学生还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及时与同学、教师交流讨论;让“后进生”学得了、能接受,让“优等生”学得快、学得多、学得好,从而实现课内与课外的相互配合与促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所需要的数学,充分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 设计个性化数学作业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但是高中数学教师对高中数学作业的布置和评价很少考虑学生数学水平差异,一般都采取“一刀切”布置作业方式,全班学生都做同样的作业,作业的效果十分有限。教师应该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个性化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作业;分别布置基础性题目、拔高性题目、创造性题目,给予学生选择做作业的余地。充分利用智慧课堂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的便利,进行网上布置作业,把基础性题目、拔高性题目、创造性题目设计成三个不同难度的堡垒,让学生用玩游戏的方式逐一攻关,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数学作业。学生通过智慧课堂平台交数学作业,老师也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答疑并给予纠正;这样既可以避免由于题目过难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满足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齐头并进,避免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在本学期“抗疫”困难时期,学校实行“停学不停课”,要求教师进行线上教学,教师只能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答疑并给予纠正。实践证明:开展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学生数学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3. 完善和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针对学生课前、课内、课后的学习情况,设计测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学生根据测验结果,进行总结反思和查漏补缺;教师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做出补充性指导和针对性强化,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学习需求设计不同的课后拓展、课后反思等,进一步完善学习内化过程。为了利用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使不同的数学内容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整体认识水平,我要求学生每学完一章内容,都要独立绘制出本章节内容的知识网络图和思维导图,构建本章节的知识体系,把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思想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与旧知识产生有意义的联结,再次巩固与内化所学的知识。
  开展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的宗旨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在开展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力差异、学习兴趣差异、适应性差异、生活经验差异,构建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方案,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逐步形成适合個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学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李树臣,庄志宏.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强化核心素养教学[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8(1).
  作者简介:
  陆之鸿,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培英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61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