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善用微型表演,巧解微言大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寇玉菊

  摘要:体验式教学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善用微型表演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巧解文言的微言大义。通过微型表演,学生可厘清虚词前后内容的关系,可辨析古代文化常识细微差别,可审视人物动作行为隐含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体验; 微型表演; 微言大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的名句,从标题可见这首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理念,也寄托着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这两句话是诗人就知识的获取得出的经验——“要躬行”,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而笔者认为将“要躬行”理解为个人体验也未尝不可。
  “体验”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教育大辞典》中解释为:“体验、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在教育学意义上,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有效地把“听、读”与学习者的“行”结合在一起,并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习者的角色发生转换,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学习者通过体验获得了较为持久的知识,同时也体会到学习的极大乐趣。
  体验式教学的内容广泛,包括间接体验、直接体验、反思体验、体验内化等。笔者在实施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引导学生对文言诗词的解读上,如果善用微型表演的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巧解文言的诗文。
  一、虚实相生厘关系
  文言诗文往往语言精炼,言简意丰,言近旨远。在阅读文言诗文时,实词和虚词的理解是读懂文本的前提,往往也是教師教学的重点。但是学生对于实词和虚词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实际的体验,多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笔者在教学《鸿门宴》的樊哙闯帐时: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学生对文本“切而啖之”中“而”字的用法有争议。虚词“而”作为连词有如下用法:表示并列、承接、转折、修饰、递进、假设等关系。学生一般对承接关系和修饰关系认识模糊,难以判断。对此,笔者设计了两组微型表演:
  一组:“而”表示承接关系,即“切”与“啖”两个动词按顺序先后完成。表演学生将道具摆在桌上(以桌面为盾牌反面),先切完生猪蹄,然后吃掉。
  二组:“而”表示修饰关系,即“切”与“啖”两个动词伴随着同时进行。表演学生将道具摆在桌上(以桌面为盾牌反面),一边切一边吃。
  生评论:第一组比较适合樊哙的性格和此时的情状,他先切完生猪蹄,再吃掉,而且切与吃的动作应该是一气呵成,显示他的豪爽。第二组边切边吃显得悠闲,不符合当时情境。
  师总结:樊哙敢于情急之下闯项王营帐,足见其对刘邦足够忠心,更见其勇猛。项王面对樊哙的闯帐,应该有惊讶,有警觉,有英雄相惜,更有考验。项王先是以“壮士”呼之,这是对他闯帐勇气的肯定,然后“赐之卮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王再赐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这一次是对他豪饮与豪吃的钦佩。可见樊哙的“立而饮之”绝不是悠闲,而是豪爽。“覆其盾”“加彘肩上”“拔剑切”“啖之”,动作连贯、一气呵成,颇有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因此,“而”在此处表示承接关系比较恰当。
  这一微型表演通过对两个实词“切”与“啖”的探究,厘清了虚词“而”字的用法,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提升了辨别、比较的能力,实现了借助实词与虚词的互相作用厘清关系的目标。
  二、“跽”“坐”相较辨文化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表述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017年考纲首次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这个变化足见对古代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古代文化知识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但由于该考点所考查的词语是从文言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故兼考理解和推断能力。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但高考考查的大致有人物称谓、科举制度、古代官职、礼制、纪年方法等。
  笔者认为,对于古代文化知识,学生除了识记以外,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推断。平时教学中,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体验式的微型表演,能培养学生理解和推断的能力。仍以《鸿门宴》中樊哙闯帐情节教学为例: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按剑而跽”中的“而”字,由上文阐述“而”前后为“伴随、同时发生”关系,判定为表修饰,无需赘述。“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教材注释为:“握着剑,跪直身子。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注释还补充了古人的“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教材注释很清楚,但学生是否掌握了呢?笔者通过一道试题进行检测,其中一选项为:
  跽,古人的一种坐姿,席地而坐,双膝并拢,臀部落在脚跟上。《鸿门宴》中的“按剑而跽”表示一种警戒的状态。
  此题得分率为31%,可见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此题明显是把“跽”与“坐”混为一谈。“古人的一种坐姿,席地而坐,双膝并拢,臀部落在脚跟上”是对古人“坐”的解释,后面部分举例为“跽”。在讲评时,笔者让一个学生在讲台上首先展示“坐”,其他学生观察并提出修正意见,重点落在“双膝并拢,臀部落在脚跟上”;然后让该生由“坐”而变为“跽”,重点放在“跪直身子”“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跪直身子”是一个肢体的变化,容易理解,也容易忘记,因为这仅是一个识记的层面。注释为什么要补充“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呢?探究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从识记层面走向理解和推断层面。从前文可知,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对于阻止他的卫士“侧其盾以撞”,使“卫士仆地”,然后“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当威胁到来时,即使是普通人,也应该有足够的警备,何况是项王呢?   于是,笔者让另一学生模仿樊哙的一系列举动,刚才的学生表演项王,通过模仿表演,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危险逼近时项王“按剑而跽”的警备状态。除此之外,笔者还教会学生,这样的微型表演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示范,甚至在考场上也可以用微小的动作加以体验,还原场景,达到正确辨析的目的。
  一“跽”一“坐”,展示的是古代文化的一些常识。高考语文全国卷的文化常识考查题之所以称为文化常识,是因为它考查的内容要么与教材有关,要么与生活经验有关,要么与文言材料的前后逻辑有关。因此,这样的古代文化常识需联系教材、联系生活、联系考试材料的上下文去解决。可见,体验式的微型表演在考场上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帮助考生辨明重要的文化常识,提升应考能力。
  三、“箕踞以骂”识英雄
  荆轲早已逝去,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之声至今仿佛还在易水河畔回响,激荡着无数后人。荆轲刺杀秦王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其谢幕之辞却有让学生不明了之处。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学生读完上文后提出两个问题:“荆轲何以倚柱而笑?何以箕踞以骂?”
  笔者让学生现场表演了上述文字,并进行探究。
  “倚柱而笑”好表演,易理解,是荆轲视死如归的表现,这是壮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迈。
  “箕踞以骂”这一动作被学生评价为“无赖、泼男(妇)”。“箕踞以骂”在必修教材的注释为:“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这一动作看来古今通用,傲慢、无礼、无赖。
  春秋战国时代,“礼”被很多人尊崇,甚至中国古代社会,都是以“礼”为尊、为荣,按照常理荆轲是不会那么不懂“礼”的。笔者趁机为学生讲解关于古代服饰的知识。三千多年前,所谓的裤子叫“胫衣”,类似今天的护膝,只遮住小腿到脚脖子那一部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为:“胫衣,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古人衣、裳、胫三者并用,虽然能将身体全部遮住,但行动稍大,仍有可能露丑。荆轲刺杀秦王不成,反而“被八创”,他“自知事不就”,最后也只有用“箕踞以骂”这种极端无礼节的方式来刺伤秦王,这是对秦王极大的嘲讽。你堂堂秦王也不过如此,被我追得满殿乱跑,被我吓得魂飞魄散,整个朝堂被我弄得狼狈不堪,简直丢人现眼,大国之威何在?
  荆轲就是用这种极端的傲慢和无礼来体现他的胆识和气魄。尽管逝去几千年,这“箕踞以骂”的英雄形象依然丰满,依然鲜活。
  《淮南子·氾论训》记有“故圣人以身体之”;《荀子·修身》也曾记载“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可见,“体验”在我国古已有之。笔者所尝试的微型表演属于情境体验法,通过一字、一词、一句的表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从而更直观地理解一字、一词、一句的微言大义,进而厘清虚词用法、辨明古代文化,认识英雄形象。
  但也要注意,在运用微型表演时,既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也要适应学生的知识特点和心理水平,还要源于社会生活实际,更要注意将传统教学与体验学习相结合。注重体验与讲授、感性与理性、引导与分析、过程与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不能让表演“徒有其表”。
  
  参考文献:
  [1]李卫东,王屏萍,张婷.“互联网+”背景下“双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
  [2]吴欣歆.探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可操作性表达[J].中国教师,2016(5).
  [3]钱春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的感悟[J].语文教学之友,2020(3).
  [4]李明哲.傾听文本轻微的声响[J].语文知识,2015(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评估会课题《新课程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活动教学策略和评价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PJY201923】
  作者简介:寇玉菊(1974— ),女,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溱州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课堂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89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