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范玉琼

  摘 要:当前阶段,新课改进程的整体推进,使得校本课程的优化改革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甘南藏区卓尼县在推进校本教学开发的过程中,应基于国家规定的三级课程教学机制,在合理融入本土文化内核的同时,通过评价体系的优化建设,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认识等进行积极引导,深度挖掘卓尼藏区特殊的、丰富的教育资源,逐步构建起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甘南藏区文化传承现代化发展、经济与社会的稳定、高速发展。针对特色校本评价机制的建设问题,立足课程开发实际,面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转变理念;创新教学;综合评价
  一、 引言
  在节日方面,藏族的各种传统节日,包括藏历新年、曼拉节、毛兰木节以及雪顿节等;在饮食方面,包括糌粑、蕨麻酸奶、麦索、纯天然的牦牛肉和羊肉等卓尼藏区特色饮食;在服饰方面,包括牧区分布较为广泛的车巴服饰、半农半牧地区的提提玛服饰以及农业较为发达地区的三格瑁服饰;在工艺方面,包括酥油花、洮砚加工、唐卡制作等传统工艺;其他方面,卓尼红色文化、土司文化、卓尼的脱贫攻坚之路都能作为校本文化课程的重要资源,为民族文化的渗透与传承提供支持。在构建校本文化综合课程评价体系时,应优化课程开发形式,以民族文化与本地教育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从而全面提升評价指标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二、 结合卓尼藏区文化发展特点构建校本评价机制的必要性
  (一)校本文化课程建设缺乏战略性
  甘南藏区卓尼县属于边远农牧区,在语言、医学、饮食、服饰、舞蹈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如巴郎鼓舞,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较高。但由于卓尼地区的人口居住形式较为分散,中小学教育基本上以寄宿制为主,使学生与社区和家庭相处时间偏少,社区、亲子、代际文化传承基本被割断,导致专业教学与民族文化教学、家庭文化与地区文化断裂,教育体系规划存在冲突,缺乏战略性,这样不仅会削弱其学习动机,而且还会使民族文化、家庭文化和学校文化之间的断层不断加剧。
  (二)学生乡土情结相对薄弱
  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生活常识、正确价值观的人才,使社会各行业发展有着充足的人才保障。劳动关系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就业优化分布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实践调查来看,由于边牧地区的本土教育渗透性不强,导致学生群体对本土文化发展认识不深入,缺乏民族认同感,乡土情结相对薄弱,对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就业都有着不利影响,不仅造成了文化教育资源浪费,同时,也导致了成千上万的失业者陷入收入不足的困境中而痛苦挣扎,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评价活动缺乏针对性
  在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实际开发工作时,课程规划缺乏针对性,对卓尼本土文化特征与发展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的反映,致使边远农牧区学生在一种被动的、背离自身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状态下,接受来自主流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导致文化失调的现象。与此同时,在课程评价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多元文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差异性,对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缺乏正确的引导手段。基于此,学校应在多元一体的前提下,加强联合,共同捍卫主流文化,建立稳定有序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以促进国家的发展进步。
  三、 推进校本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中地方文化的缺失,而甘南藏区既有开发校本课程的强烈需求,同时本土文化教育资源较为丰富,为课程开发与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调整提供了助力。现阶段,学校在校本教学课程整体建设过程中,应综合甘南藏族卓尼县的饮食、建筑、服饰、舞蹈与相关遗迹等资源,基于多元共存的文化发展原则,以学生差异性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起专业性、针对性的课程评价体系,为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明方向。加强着眼于传递、体现多元文化的课程建设,将会成为边远农牧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教育应立足实际,根据三级课程的规范要求,融入本土文化,加强对本土教育资源的内化。对于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接受基础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上大学,也具有一些学习与农牧业生产、生活有关的实用的知识与技能的客观需求。针对该种情况,学校不仅应注重学科教育,还应立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就业发展需求,在校本课程建设时,渗透本土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的乡土情结,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建设工作,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青年人的聪明才智,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三)提升学生群体的文化认同感
  卓尼地区的藏族文化传承悠久,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自然环境,形成的民族文化表现也极具特色。建立针对本土文化的综合校本评价机制,其目的是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在未来积极投入到边牧地区发展建设中去。现阶段,卓尼县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洮砚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与宗教文化等,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通过本土校本文化课程评价体系,对民族文化教学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可以在积极引导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待本土、民族历史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学习其他民族和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提升学生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与爱国意识。
  四、 优化民族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综合评价机制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文化教学思维,组建专业性的课程评价队伍
  新时期,为提升本土民族文化相关课程的整体教学质效,学校应逐步转变校本教学思维。首先,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投入。鼓励教师与专家进行探讨交流,并定期进行反思,让教师向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前辈请教学习等;其次,学校在推进课程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的同时,也需要对教师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强化职业素质、思想认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让教师树立起端正的教学态度。例如,在学习卓尼土司文化相关课程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政教合一的卓尼土司政权和它的发展沿革,明白它曾对当地乃至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产生的极深的影响,及对维护其辖区内藏族统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感情;最后,学校应该创建一个以教师为主的校本课程评价团队。按期组织评价活动,不断进行互动交流,拓展教师专业交流与经验沟通的渠道,为教师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供支持。   (二)因材施教,创新校本课程实际教学形式
  在开发本土的文化校本整体教学体系时,在校本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是独特且亟须解决的,教师需要有能力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针对课程评价中需要改进的内容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学生对教学评价的认同感,同时,通过专业性的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藏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价值。为此,教师应结合现代教学思维、技术等,不断创新校本课程实际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引进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形式,对线上教育资源与线下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归纳提升,形成研究课题,思考解决策略,在真实的教育场域中进行实践,总结经验并反思提升;另一方面,应围绕本土文化特征,因材施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鼓励学生参与节日庆典等活动。例如,在休息日组织班级学生参观卓尼禅定寺,作为甘南藏族典型古建筑群,先后经历了多次烧毁、拆毁与重建,在改革开放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后,禅定寺陆续修建起大经堂、各种学院以及佛殿、僧舍等建筑群,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三)构建针对性的校本课程CIPP综合评价机制
  针对卓尼藏区的长期文化发展特点,在校本课程中不断融入各种藏区民族饮食、节日、舞蹈、服饰等特色文化内容,构建起针对本土文化传播与发展特点的教学评价体系。CIPP作为现代校本教学评价模式,主要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四个过程,通过对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动态化评价,可以在全面掌握教学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总结性的评价,能够对校本教学活动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以甘南藏族地区酥油花文化为例,在运用CIPP进行教学评价时,首先,应从文化传承的背景出发,确定校本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对酥油花的起源(宗喀巴大师时期)、制作形式、影响与酥油灯会节日活动等进行探析;其次,对教学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基于教学任务,做好实践课程的安排,即输入评价;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规划,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在过程评价阶段,教师应结合本章节的教学目标,适当融入特定的文化內容,对酥油花文化进行拓展,优化过程评价;最后,在实践课程完成后,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任务落实情况的结果评价,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五、 结语
  在推进校本课程的综合开发与规划工作时,学校应注重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适当融入甘南藏族本土文化的优秀内容,将校本教育作为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沟通与发展的重要路径,制订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机制,顺应多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求,通过构建校本课程CIPP综合评价机制、创新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组建高素质的教学评价团队等形式,提升校本课程的实际教学质效,增强学生本土文化认同感,进一步优化甘南藏区的文化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卢芳梅.试论甘南藏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考试周刊,2020(8):13-14.
  [2]李斌.多元文化视角下甘南藏区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8):243.
  [3]雍玲芳.浅谈卓尼土司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渗透与策略[J].考试周刊,2019(96):113-114.
  [4]齐君扎西.开发特色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全面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以甘南州合作一小的校本实践为例[J].教育革新,2019(1):23-24.
  [5]韩润,郑淑萍.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中的评价方式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9-70.
  作者简介:
  范玉琼,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卓尼县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3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