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上的春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晓光
立春刚过,已是春节。
母亲常说,春打六九头,想来是吧。
在这薄薄的春寒里,有风从远古而来,一路的合辙押韵,像一首诗。“春雨惊春清谷天”,那是季节里的耳朵。料峭春风,像一声呐喊,喊出春的喜庆,春的欢乐。也像一把锋利的刀,划过耳畔,带着寒光咄咄逼人。每划过一次,春的脚便近了一步。
太阳从寒冬深处,探出头,显出了久违的热情。覆在屋顶上一冬的雪,感知着春光的妩媚,在阳光的轻吻下,也变得厚实内敛了些,渐渐地升腾起一股股热气。有嘀嗒的响声传来,那是春天的第一次落“雨”,是睡在屋檐上的春天渐渐苏醒了。
想起记忆中的老屋,低矮的屋檐下,每到春天来临的日子,总会出现杂七杂八的冰柱,从屋檐上垂下,用棍子敲打时,会响起噼噼叭叭的声响。儿时的我们,每日里,数着一根根冰柱,看着它在阳光下渐渐融化;数着冬至后的白天,看它一寸寸变长;数着新年,盼着它一天天来到;也数着日子,盼望自己一天天长大。想想,原来日子是在孩子们一天天的盼望中老去的。
当日影西斜得越来越低时,阳光已没了上午时的和暖,中午时的火热,从斜刺里披下来,刚好照到檐上的冰柱,七零八落地悬在那儿,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夜晚的风将它们刮得左摇右摆,叮叮当当,奏出一片欢快的乐章!
在渐强的春光里,冰柱一天天瘦下去,身材变细了,变小了,像蜡烛一样,淌着浑浊的老泪,向下,向下,一直滴到泥土里,直到滴尽最后一滴。
此时,我的手头正捧着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不知何时,我开始喜欢上他笔下的春天。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每次读他的文字,都会带来一抹浓浓的春意。他在春天的口授下写字,他热爱生命里的每一个春天。在幼芽发光的晚上,听到杜鹃的第一声啼鸣。他用一支笔,记录着光和水的春天,数着林中水滴,听水的歌声,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之中。
他说,春天从房檐上的第一滴冰水开始。他说,“当多雪的冬天过去,光的春天蔚为奇观时,人人放眼大地,心情激动,无不想着今年春天会是什么光景――每年迎来的春天,都不像上一年,一年的春天,从不和另一年的春天全然相同。”
是啊,当大自然的春天蔚为壮观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人的春天。
(选自《散文百家》)
散文包
本文以具有北方特色的屋檐冰柱为切入点,逐步展开对春天的期盼咏赞,进而抒发人生的感悟。在铺叙春风、春阳给人春天渐渐苏醒的韵味之后,李晓光那双慧眼,捕捉住檐上冰柱,叙写其随时间推移、阳光强弱而生发的变化:冰柱一寸寸变长,又一天天瘦下去,它们在落日的余晖里,染上金色的光晕,在晚风的轻拂中,奏出欢快的乐章。这些生活的细节透露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寄予着令人心旷神怡的诗意和哲理:原本属于春天来临的漫长过程,在作者写来是那样的赏心,加上孩子们的期盼,给人以一种焦灼而温馨的感受――正是因为经过一冬封存,春天才如此珍贵;正是因为如此变幻,春天才引人无限遐想。文章还借助《林中水滴》荡开一笔,暗示出对春天的喜爱源自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撑起人们对生命的珍爱。为此作者说“当大自然的春天蔚为壮观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人的春天”,坚定地传达出人生的感悟:一个人不管怎样,总有属于他的春天;只要细细地品味生活,从中寻找那些可听、可看、可乐、可爱的元素,生命必能绽放出灿烂的光彩。
――池国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78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