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质疑开启阅读之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质疑在阅读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阅读的一把金钥匙。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对学生或让学生合理地质疑,不但能够使学生深入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感情,把握文章的特点,经过长期坚持,更可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学生 教师 质疑
   阅读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大纲要求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由此可见,质疑是学生阅读过程中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而实际上,质疑在阅读教学过程的各
  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阅读的一把金钥匙。
  依据教学过程中的"三为主"原则,根据在阅读教学环节中质疑的主体和目的,我们把质疑分为教师导读质疑、学生自读质疑、讨论中学生相互质疑、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提示性质疑和阅读分析之后的拓展质疑五种。其中,教师导读质疑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提示性质疑属于引导性质疑,是阅读教学的手段,其他三种属于学生自发性质疑,是学生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对学生或让学生合理地质疑,不但能够使学生深入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感情,把握文章的特点,经过长期坚持,更可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就是要将这把"金钥匙"交到学生自己手中。下面我们就以《祝福》这一课为例,体会一下质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一、教师导读质疑
  教师导读质疑就是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设置问题,迅速而准确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对文章的理解其关键作用的问题上来,从而提高阅读分析的效率。如在学习《祝福》时,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从祥林嫂的死将学生的思路逐渐引向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二、学生自读质疑
  学生自读质疑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作品及教师所提问题的自主分析和探究,而产生的基于自身理解之上的疑问。这种疑问为教师提供着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学生自身对作品理解的深度与正误,一是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点在哪里。根据这些信息,教师可以及时做出调整,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探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无疑是一种阅读教学的好办法。
  如在学习《祝福》时,有学生问:"当祥林嫂被迫嫁给贺老六时,为什么要用头撞桌角呢?"这一问题说明此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忽略了时代背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再嫁已太平常了,因此,我们可以提醒他注意时代背景,从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的内心活动,由内心活动引发对社会原因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夫权",把问题引向主旨――封建礼教。这样,通过学生自读质疑,既使学生理解了作品的深层内涵,又让学生学会了联系时代背景的阅读方法,知人论世,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讨论中学生相互质疑
  讨论法是语文教学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教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这时,我们要求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要学会对不同观点提出质疑,在相互的辩驳中确立自己的观点,而不能只停留在对自己观点的保留上,只有质疑辩驳,才能拓宽思路,拓展深度,达到讨论的目的。如在讨论"祥林嫂是如何死去的"质疑问题时,有同学认为,鲁四老爷、四婶对她的态度是导致祥林嫂死去的根本原因。有同学就提出质疑:鲁四老爷和四婶只是不让祥林嫂摸祭品,这怎么就让祥林嫂死去了呢?如果说鲁四老爷是凶手,那么柳妈呢?这一质疑将思路引向更深层次。于是有学生认识到,鲁四、柳妈只是祥林嫂死去的外因,祥林嫂自身思想意识才是内因。到这一步似乎问题解决了,可是,又有学生质疑:难道祥林嫂的死是祥林嫂自己造成的吗?祥林嫂自身的思想意识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于是又将问题引向深入,将矛头直指封建制度。
  四、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提示性质疑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一些较难分析理解的问题无能为力时,教师不能将答案公之于众,从而取代学生的思考过程,而应该根据以导为主的原则,提出一些带有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出困境,从而将教学过程继续下去。这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能力得以体现的一个方面。提示性质疑有两方面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受到明确的启发,而是不能离问题的答案过于接近。提示不明确,达不到引导的目的,过于接近答案,等于替代了学生思考,这两点是教师质疑时特别需要注意的。如当让学生分析文章中"我"这一人物形象时,大多数学生认为"我"就是鲁迅,这就影响了对作品艺术性的欣赏,这时我们可以提示性的质疑:小说如果将"我"排除出去,以第三人称叙述,可以吗?从而将问题引向小说的情节内容,如果没有了"我",祥林嫂临死前的恐惧与忧虑就无法表现,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毒害之深我们就无法更深入的体会,因此"我"不但是故事的见证,对表达主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不一定是鲁迅本人,小说中的"我"只是文中的一个人物。
  五、阅读分析之后的拓展质疑
  阅读教学过程中,在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之后,往往还有另外一个环节,就是将文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和我们自身加以联系,从而将作品的思想内容升华,将学生的理论认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此时,教师应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检验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如在学完《祝福》后,可以质疑:祥林嫂的时代过去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那么,祥林嫂的悲剧是否真的成为过去了呢?引发学生思考,使他们认识到反封建的任务还远远没有结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学贵有疑","无疑则不进",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到,质疑在阅读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会科学质疑,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质疑,以至达到脱离教师指导而独立完成语文阅读的隔离层级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80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