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江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成绩斐然。然而,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不够强,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费时、费力、低效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教学质量相对滞后。如何提高农村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立足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一、充分了解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现状
  1 课堂教学关注形式,削弱了对教材本身的研究。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教师在认识上存在严重误区。如课程理念知道多,理解落实比较少;关注教学情境多,关注教学实效少;片面理解教材多,活化创新教材少……这些现象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削弱了语文学科的基础功能。
  2 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对教学,现象的反思。由于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加之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教师又充当着多重身份,普遍感觉工作头绪多,压力大,疲于奔命,于是对教研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二、提高农村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策略
  1 扎实研究教材。切实理解课程理念。要想上好课,那么深研教材,精心备课是关键的环节。以我个人的体验,我认为备课要从高处把握,细处着手,主要备以下内容:备教材,掌握教材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根据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来设计教法。备教学法,为了达到目标,采用什么方法来教学:学生如何学。备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情况。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提出些什么要求和问题教师都要有所准备。各自已,想想自己对教材、学生的掌握情况,还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还有没有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做到了这几点,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生动,教师上课一定轻松自如,学生接受知识一定积极主动,新课程理念一定会得到全方位的彰显。
  2 优化课堂结构。有序组织活动。在教学前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精简那些费时、低效或无效,停留在形式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设计真正能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互动交流,引发争议达到互补提高之目的的问题和环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过程调控,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得自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精心设计问题。推进师生互动。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能仅仅体现在对话之中。教师要通过问题的提出,启发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赏析和理解。因此,语文问题的设计十分重要,应该从大处着眼,教师要独具匠心,适机启发引导。
  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问题难度应以水平较高的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其次,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从而很快突破教学难点。第三。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束缚,让答案具有多元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第四,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得最终不知所问所答的是为何而来。
  4 因材施教。分层次指导。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智能水平高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而对于智能水平低的学生应放低要求。应善于抓住学生特长分层进行教学,使学生的特长得到真正充分的发挥,并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各显神通。对于不同智能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引导,促使其在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进步。其次,要按照学生的努力程度进行教学。“因材施教”不仅要根据学生的智能水平进行,但也不能忽略学生的努力程度。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将事倍功半,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还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应该鼓励他独立思考,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把因材施教与学生自我学习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陕西省洋县槐树关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5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