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探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家华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以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有强烈的开放意识,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想方设法,激发热情
  
  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可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视写作为乐事。例如,教学写一次班队活动《美厨比拼》时,引导学生回忆过程列好提纲之后,我将拍摄的活动过程播放给学生观看,精彩纷呈的画面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笨手笨脚备材料,剥刨削切撕咬舔,挽袖伸手拌凉菜,细致尝菜紧皱眉,哈哈大笑赞美味,等等。生动图像一下子帮助学生突破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还采用“定格”、“拉近”、“移动”等操作手段,适时指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引导学生掌握准确地获取所需的写作材料。这样的指导强化了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文章的根。
  此外,还采取在壁报栏内张贴好的习作,教师加写评语,进行交流。有时还采取现身说法的方式,让作文写得好的学生登台诵读自己的习作,介绍构思经过和写作体会,学生自评互评等方法以激励更多的人写好作文。
  
  二、鼓励学生,写“实”写“真”
  
  以往,小学生写作文受到来自三方面的约束:按老师规定的内容去写,按考试规定的内容去写,按教材规定的内容去写。其结果是,要么胡编乱造,要么千篇一律。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那么,教师要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写自己愿意写的话;淡化文体意识,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不拘形式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提倡多写学生自拟题目的作文,少写教师命题的作文。
  回归生活,寻找活水源头。我们经常感喟学生的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而另一方面,我们却不让学生过多关注社会生活,把学生封闭于狭小的语文课堂之中,以致造成学生孤陋寡闻,文思枯竭。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应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知道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去努力:首先,教师应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带领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其次,要鼓励学生能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善于观察,发展思维
  
  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捕捉灵感,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的根底厚了,想象与联想才有起飞的基地。很难想象,一个生活经验贫乏的人,能写出充满活力的文章来。对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提倡他们写观察日记,留心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做到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从而拓展视野,获取丰富感人的生活素材。有了丰厚的生活根基,写文章时就不会文思枯竭,无从下笔了。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留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上所见所闻均可入作文。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材料的千变万化。家务劳动、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都是写作的好材料。我们引导学生先学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家务活,然后写《记一次家务劳动》,材料果然新颖、鲜活多了。
  
  四、方式多样,培养能力
  
  陈旧老套的作文题是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枷锁、也是让学生感到作文无话可说的祸根。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因此,作文命题中,要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命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如:《我们班的新鲜事》、《我当上了小老师》、《假如我是校长》、《异想大开》、《我是小小设计师》等题目,来自学生“生活近区”。自然有兴趣,也乐于写。我还时时让学生参与到命题作中来,如出一组有内在联系的题,让学生自由的选择,或请学生依作文要求,自拟题目,将作文命题补充完整再作文。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束缚,自由、快乐地作文,作文中独特的创新见解也跃然纸上。
  除了作文命题,作文形式也力求多样化,片断作文、作文填空、连词口头作文、想象作文、编写电视剧等多种形式的作文,使学生如同游戏,兴趣盎然。心理学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又说:“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因此,“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成为学生作文时追求的一种境界。
  
  五、注意评价,培养人格
  
  要注意作文评价的开放,作文评价不能只有唯一的模式,更不能一棍子打死。可以说、充满激情的鼓励,是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种,这也是我们在作文评价中必须做到的。比如,拿众所周知的一个常识性问题“雪化了变成什么?”来说,如果按照思维的定势来回答,答案自然是“水”。如果有一个学生说“变成春天”,我们千万不能大惊小怪,要满怀激情地鼓励他说得好。试想,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他的脑海中能近闪出这样一个奇妙而充满诗情的意象么?作文评价中,我们有的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有的老师将“钢笔在纸上蹭着痒”判作“荒诞”,将“老鼠撞到墙上,不省鼠事”斥为“生造”,这些评语无疑会给学生的创新思维泼上冷水,久而久之,会渐渐熄灭他们心头的创造火种。要想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真正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上这几个方面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做到的。
  总而言之,生活是作文植根的沃土。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自然能培养学生对生活有良好的自我感知,学会从各个方面不断吸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落笔成文,使他们的思想和写作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从而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家良.小学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张家胜.新课程阅读教学的思考[J].河南: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5]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235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