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整合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淑艳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游戏;整合;游戏时间;游戏
  材料;游戏环境;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 G6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3—0060—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幼儿整体性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培养“完整幼儿”已成为幼儿教育的目标。近年来,我园则把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整合作为研究课题,以通过“整合”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课题谈一谈自身的体会。
  一、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是课程与游戏整合的前提
  在当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尽管教师已从思想上逐步接受了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但从课程实施的情况来看,集体教学活动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讲解、示范、演示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剥夺了幼儿游戏的机会,而且课程与游戏未能形成良性互动。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除了要转变传统的游戏观与课程观外,还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目标创设出具有教育内涵的游戏环境,使游戏既成为教学的组织形式,又成为课程的内容。同时,要把以自选游戏为特征的区角游戏作为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只有这样,幼儿园课程与游戏进行整合才有可能。
  二、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是课程与游戏整合的中介
  “游戏材料是一种信息,是各种符号的综合,是一种信息的被发出和被接收……游戏材料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并不自我显示,它只是一种隐蔽的潜能,只有当儿童使用物体时才能发挥它的全部意义。”游戏材料在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整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幼儿提供充足、多样化的游戏材料,是两者进行整合的中介。但是在很多幼儿园中,真正可供幼儿在游戏中操作的玩具与材料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种类也很单调。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实现课程与游戏的整合则非常困难。而蒙氏教学法为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整合提供了经验。被蒙台梭利称之为“工作”的“幼儿操作材料的活动”实质上就是游戏。其间,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主地选择并操作材料,同时,游戏的内容也是蒙氏课程的内容。课程所涉及的五大内容——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日常生活练习、数学教育及文化科学教育的内容全部通过游戏材料的操作来完成,从而实现了课程与游戏的整合。为此,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时,要把教学的目的、意图渗透于准备的材料中,应按照课程目标来选择和确定材料。这样当幼儿操作材料,与材料进行互动时,就可接收这些材料所发出的信息并反作用于这些材料,使材料所具有的“潜在教育价值”得到发挥,幼儿园课程与游戏进行整合也就有了中介。
  三、创设让幼儿充分活动的游戏环境是课程与游戏整合的手段
  良好的游戏环境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物理空间,应当是一个布局合理、组织有序、材料丰富,幼儿可以充分活动的游戏环境。若想创设出这样的游戏环境,教师需根据特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与课程主题相关的物质环境并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著名的HIGH/SCOPE课程就是以计划——操作——整理——回顾为程序,并利用区角活动实施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幼儿学习的课程内容物化为活动材料和活动情境,使幼儿在活动区中充分地与材料、环境、他人互动,从而获得发展。当然,充分活动游戏环境的创设意味着幼儿可自由活动,活动材料少的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应有所减少。只有这样,“教学是教学,游戏是游戏”的分离状况才会有所改观,幼儿园课程与游戏进行整合才有可能。
  四、确定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是课程与游戏整合的保证
  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为幼儿的游戏和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相符合的材料,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以保证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组合,从而有利于幼儿进行跨领域的学习;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当敏锐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并适时地作出反应,以拓展幼儿的发散思维面与活动的范围;教师应注意在一日生活中帮助幼儿丰富玩游戏所需要的经验。这样游戏才会更富创造性。此外,教师还应为不同年龄和游戏水平的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游戏干预,引导幼儿游戏向纵深层次发展。当然,干预是有限度的,只有在幼儿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才提供。
  ?? 编辑:孟 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931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