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就目前计算机教育的现状,谈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二)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物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学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
  (三)与全新的教学观念相吻合
  不仅要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良好的价值观、首先观、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急诊,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看法,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二)营造创新教育的大环境
  应注意创建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采用不同的授课模式
  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军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学习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对从事计算机教学的工作者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
   当然授课模式有许多种,如任务驱动模式、讲解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引导发现模式、实验模式等等。在诸多授课模式中,没有哪一种模式完美无缺,在教学中采用哪种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总结,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造性密不可分,创造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利用各种教学设施,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教学中我们体会到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 "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经验,自主的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在每一节课前给学生布置本课时要完成的任务,用完成这个任务作为动力,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强化能力的培养
  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使其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利用恰当的契机,对于文字输入练习这一节,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利用计算机本身的考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学生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三)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见,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
  总之,当今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和意识,提供创造性学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技能,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5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