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大胆地探索其实质,并使其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有关的事物。这就是说,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想让学生认真地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就要让他们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改变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厌学现状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学习兴趣的产生密不可分,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设计预习提纲,给学生一个粗线条,一条明确思路,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
  2.巧设新课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万事开头难”“开头好,成事之半”,它道出的是“凡欲成一事,必须有良好的开端”,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导火线。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新课导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歌曲导入、故事导入、小品表演导入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理,兴趣盎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3.做好课堂设计,培养思维,激发兴趣
  在授课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还要多下功夫。
  3.1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精致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活跃课堂气氛。
  3.2 以幽默的语言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思想品德课在很多人的思想意识中,是一门枯燥无味、呆板的课程,因此教学效果很低,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优美感人的语言,形象的漫画等方式教学。如教材中的幽默小故事,漫画等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新鲜好奇,而新鲜好奇正是诱发学生学习积极因素。比如初二上册 P39 的小幽默不仅可使学生开怀大笑,同时也让学生从笑声中明白故事中所寓含的深刻含义。许多的笑话、漫画、格言警句、歇后语,教师可信手拈来,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过去,教师一言堂,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代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漏答要点。没有别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作辅助,学生也就更加厌学了,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是抽象模糊的。随着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逐渐进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把色彩、动画、立体声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觉得上课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初二下册讲“公民对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权分的权利”,将一公民的财产权制成动画连贯放出来,让学生结合书中文字介绍自己去理解,去体会,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4 活动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思想品德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活动中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是活动的目的。通过活动课,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考察学生的睿智,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动脑、动心、动手的真正做好一件事,活动可分课堂内和课外的活动,我们通过活动慢慢地去触摸孩子真实的灵魂。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效果也就更好!
  3.4.1 做好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有关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3.4.2 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有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课堂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导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用歌曲、传说、典故、名言警句、新闻资讯、时事 、生活事例、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等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
  3.4.3 巧设质疑,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迸发其创造的火花。
  3.4.4 联系生活事例,激发兴趣。
  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能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景着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4.5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学习产生兴趣。
  3.4.6 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3.4.7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若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渗透其中,借助电脑、投影仪、触摸屏、电子白板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课件,就能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原理变得通俗易懂、形象具体,便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5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兴趣。
  3.5.1 情景创设法
  3.5.2 案例教学法
  3.5.3 层层深入法
  3.5.4 情感滋润法
  3.5.5 启发教学法
  3.6 巧设课堂结尾,激发兴趣。
  小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师生之间应产生共鸣;精炼的语言能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小结要带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索、探究,耐人寻味,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兴趣。
  3.7 挖掘作业评语,激发兴趣。
  教师对作业中出现遗漏、粗心大意或书写潦草等问题,可以在作业评语中直白地告诉学生;对高年级学生,不宜直白,应用暗示的方法,更容易为学生接受,批评背后暗示着老师对学生的一片期盼之情,从而鼓起其奋斗之帆;对敷衍了事、照抄他人作业、书写杂乱的学生,作业评语不妨严厉一些,促使学生醒悟;对大部分中下游学生来说,他们对自己的错误缺少明确的把握,作业评语应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教师可以根据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作出适时适当的指导,指导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学习方法、做题方法,当然也包括做人之道。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需要受到肯定和表扬。严谨的作业评语,不仅可以起到指出错误、评价学生劳动、鼓励学习意志等作用,而且也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劲动力。
  收稿日期:2011-08-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5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