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聂新洪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应怎样转换?教师应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怎样组织课堂教学?成为许多教师的困惑。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呢?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喜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而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我采用动画、故事、游戏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提供活动材料,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之中,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首先提问同学: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于是,我就给同学们讲故事:我们之前已学过了的平面图形都会计算面积,今天这个圆我们该怎样求面积?请同学们听一下这个故事:从前有个很笨的建筑师傅,他的家要建两个水池,一个是长方形,另一个是圆形的。师傅想计出它们的面积,他用求长方形的方法来计算圆的面积,但不管怎样都无法算出准确的面积。请同学们说说是什么原因?
  通过这个故事引入,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启迪学生标新立异,鼓励猜想
  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时,直接让学生自由猜想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设计出许多种方法。如例1,将圆柱体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例2,将圆柱体容器装满水,然后倒入长方体容器里,测出长方体容器的体积,就是圆柱体容器的体积;例3,将圆柱体等分成若干份,然后拼成长方体(教材上的方法)。尽管有的设想不切合实际、失败了,但这些猜想中都包含一个成功的因素,那就是转化的数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 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尝试
  我们在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地营造创新氛围,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思考余地,给他们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的机会,让他们驰骋想象,开启心灵;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和归纳。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十一册中教学“比的应用”这一课时,在学生求出了玉米地的面积与大豆面积的比为3∶2后,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3∶2的概念,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进一步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个比,能联想到什么?”学生回答出:玉米的种植面积是大豆的3/2;大豆的种植面积是玉米的2/3;玉米的种植面积是总面积的3/5大豆的种植面积是面积的2/5……。在这过程中,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教师则始终在“导”的位置上。学生哪怕有一些误差,也是可取的,使学生真正感到师生的平等、民主与合作。积极参与、敢于尝试,形成广阔的思维空间,提供灵活的思路选择余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四、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因为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保障。陶行知先生早就在《创造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大量开发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课堂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达到民主和谐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教学真谛;其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自己的师表,又是最亲、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第三,学生之间要形成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关系。
  责任编辑 潘孟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5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