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创新才有进步,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能腾飞。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所以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课堂教学 培养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162-01
  创新是指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一种心理取向。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应当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就具有厚实的创新基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围绕情境创设、质疑问难、参与实践、求异思维、再创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和谐情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的才能。要想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给学生留有个性充分表现和发挥的空间。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块丰富的土壤,只有拥有了这片土壤,学生的创新意识才得以萌发。风趣幽默的谈话等形式创设一种和谐的情境。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索、尝试的过程中来。如,星期天,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正方形路线跑了一圈。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了一圈。米老鼠和唐老鸭都说自己跑的路程长,争执不下。你能当个裁判吗?这样利用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创设一种融洽、宽松的教学情境。学生跃跃欲试,兴趣浓厚,消除了胆怯的心理,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萌发创新意识。
  二、鼓励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提出问题是学生在认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识冲突,从而引起探究。它是一个由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自创新意识的起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质疑的天性,鼓励启发,因势利导,促使学生积极动脑,去探索,去打开智慧的大门。
  三、参与课堂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实践证明: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行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在參与探索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努力探索,发现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如在例题教学中,尤其是难度不大的例题,直接让学生尝试解决,可提供巨大的探索时间与空间,可防止教材示范、教材讲解对学生的思维的抑制、定势,对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好处。我在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根据应用题题意让学生列出算式:56.28÷0.67,并用竖式计算。让学生试着计算。学生积极尝试后,对商的确定均遇到困难:1.商要不要加小数点?2.如果要加,应加在何处?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不包办代替,也不给新问题结论,不讲所要解决问题的策略,组织学生自己去思考、验证,学生验证结果与被除数不一样,否定了自己的看法。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查找原因。学生再讨论思考,最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发现除数中的小数点存在,而导致商中的小数点位置难以确定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可利用已解决的问题,使问题彻底解决。
  四、鼓励求异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保证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解放学生的空间,逐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如,圆的面积的公式推导,让学生回忆前面所学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的方法,接着启发学生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学生运用手中的学具尝试拼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大多数学生把圆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我鼓励学生再动脑。有的学生又想出转化为三角行、梯形、平行四边形,并在多媒体上逐一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五、启迪再创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再创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和揭示数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数学再创造,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的情境,在自主探索问题再创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萨支斌.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霍丛德.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06期
  [3]江洪.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15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48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