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习作自主评改爱你没商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永根

   摘要:习作自主评改,也许对学生的习作爱好起到积极的作用。将使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学生改正了“写作是自己的事,评改是教师的事”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
  关键词:自主;新形势;高效
  
   以往我们对作文的评改,通常是教师费心又费力地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进行评改,进而再加上一个分数,写上几句评语了事。这样做不仅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还将学生置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境地。学生拿到作文后,只看自己的成绩,订正一些错别字,而后便束之高阁。其结果造成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不出来,动脑少、动笔少、收获不多。自然,也让学生逐步养成了“写作是自己的事,评改是教师的事”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一旦养成,对学生自主修改文章是极为不利的。那么如何有效改变这一现象,来切实提高作文评改的效率呢?笔者觉得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评改的过程,最终达到学生能够自主修改出一则满意的习作,无疑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常言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认真修改的习惯,也就谈不上真正形成写作的能力。因此写作能力的发展只有在不断写、不断改的基础上,再谋求更高的境界。笔者任教年级已进入五年级,在三年级时笔者便有意识地引入了学生自能评改作文的这个环节,应该说是对作文教学的有利补充。而针对高段,笔者觉得与中段年级的评改应该也有所差别,这样既保证了此项活动能够正常开展,让学生始终有一种新鲜感,突出其主体地位,保持对作文自主评改兴趣,又使学生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渐悟写作的真谛。而基于医院给病人看病的种种现象及原理来对作文评改进行微格化的操作,是笔者在高段作文自能评改上的一些作法。
  一、设立各“专职”科室,形成评改新形式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呢?我的实践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评改方法。在作文评改时,尽力缩短师生间表达与欣赏的距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作一些新角色的体验、尝试。老师就自封为“作文医院”院长,下面开设“外科”(错别字查改)、“内科”(主题、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的评改)、“美容科”(语句的修改)、“综合科”(综合评语的撰写)等“科室”,聘请各科“主任”和“医生”。这种不同角色的体验,激发了学生内在兴趣,学生跃跃欲试。然后引导学生可选择不同的方式。可采用同桌合伙开设“两人诊所”(同桌互评),也可采用几人组合开设“分医院”(小组评),还可开设“个人诊所”(一人一本调换评改)等。在选择评改方式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本次作文最佳评改方式是哪种,然后有针对性地确定评改方式。评改好后要评出“优秀病人”、“最佳医生”、“庸医”等,引发学生竞争的意识。多种评改方式的选择,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诱发了尝试体验角色的欲望,经过几次实践之后,他们对作文评改由原先的“讨厌”到而今的“喜欢”。
  二、“临床”诊断微格化,指导方法求实效
  有了兴趣,只是达到了评改的第一步,最主要的还要让学生明白如何去评改。就如同医生在接触病人后,怎样了解病人的症状。在评改之前,教师先讲清每次作文评改的具体内容、评改方法。如“外科”要检查的是(1)格式是否正确;(2)卷面是否整洁;(3)标点用得对不对;(4)错别字有几个等。“内科”医生最需要水平,要根据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习作内容,确定评改(检查)内容:(1)中心是否明确;(2)语句是否通顺;(3)层次是否清楚;(4)选材是否真实;(5)事情经过是否具体等。“美容科”主要的是侧重于“美容”(改),如用“~~~~~~”划出好句,用“。。。。。。”划出好词,修改病句等使原文更美。“综合科”则需要全面研究原文,从各科的评改中概括出评语,写在文后。在写总评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放大镜”去看闪光点。只要在某一方面有特色,就可以予以肯定、鼓励,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不断地把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当成参照典型,连“点”成线,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即使是批评性的评语,也要出语谨慎,在鼓励中让作者改正缺点,如写得不够具体的地方,可建议评语:“这地方很美,大家都想知道得更多一些,再描述细致一点好吗?”等。有了细致的引导,学生不论采用哪种方式评改,在评改的过程中,都能够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有效地拓展了思维的发展空间。
  三、专家“会诊”评优劣,注重反馈显效果
  作文评改当然不是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要调节作文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动态因素。当学生自己的作文本经过同学的修改回到自己手中时,心中便有了一份阅读期待。阅读同学给的评语,阅读经同学评改后的文章,心有所得。等所有的同学都有所收获时,教师再请“医生”(评改者)推荐“优秀病人”若干,也就是在评改的过程中,觉得文章遣词造句、结构、主题各方面都不错的文章。如笔者班级陈钱英同学写《春》开头就引用古诗“春风又绿湖田畔”,然后抓住了湖里的鱼儿,湖边的垂柳,山上的杜鹃花等来写,文笔优美。“医生”就写下这样的评语:改写的古诗,让人眼前一亮,文章条理清楚,选材典型,紧紧围绕春的色彩展开,那鲜活的鱼儿,风情万种的垂柳,色彩艳丽的杜鹃花在你的笔下是如此的生动,我要向你学习。而被推荐到的“优秀病人”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习作,宣读评语,然后接受其他同学的评价。这个听习作、评价评改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习作,学习评改方法的一个过程。然后,还要请习作者推荐“最佳医生”若干(评改准确、恰当、认真者),习作者朗读文章评语,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地方。最后习作者推出1~2名“庸医”(评改不认真、需要提高者),习作者也要宣读文章和评语及自己认为不满意的地方,“最佳医生”和“庸医”也要接受大家的评价,听取大家的意见,最后由教师进行批改后确定。互评互改,通过这样的一个寓教于乐的讲评,反馈出学生评改的情感、态度、能力,使评改的过程真正成为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互评的过程中,他们的角色是多样的,既是学生,又是老师,既是作者,又是评论家,角色的转变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新鲜感和权威感;用同龄人的思维来审读同龄人的作品,既有亲切感,又好理解,还能有启发。
  四、自主评改求突破,寻求自我静修炼
  以上的种种做法,最后还是要归结到一个原点:让学生能够真正意义的进行独立自我修改文章。别的学生的文章你能挑三拣四,那么自己的文章是否也能够挑出一些毛病来呢,有些学生则不尽然。为此,笔者在以上几种方法的基础上,在五年级第二学期着重关注学生自我修改的修炼法,以切实提高学生自我修改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大声阅读自己的文章。首先,第一遍要求出声读,边朗读边检查,你自己写的东西是否有基本的错别字,哪些标点不合理;第二遍朗读要求轻声读,要求重点检查你的语言是否通顺,是否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第三遍为默读,形式采用慢慢读,一词、一句、一段地读,有时还可停下来好好琢磨言语的流畅以及对文章的感觉。如果不行?就要细细体会,慢慢品味,反复阅读怎么修改才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要求向王安石、贾岛那样琢磨、推敲到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最后,第四遍,认为文章可行,还要进行一遍有感情的朗读自己的文章给同桌听。课后,再组织班级评委组,进行全班评比,看看谁改时运用的修改符号最标准,其修改后质量明显改观。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作文,进行自主的评改习作,既提高了评改水平,又提升了写作能力,岂不妙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6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