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挥音乐教育德育功能 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文章指出,应以音乐教育为手段,运用音乐心理学原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开展政治思想工作。采用多样化的音乐教育形式,可以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 以生为本 音乐教育 创造力 德育
  当今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发生变革、信息急剧膨胀、各种观点纷至沓来的特殊时代,思想活跃而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往往会在认识上形成诸多“热点”和多元倾向。为适应时代和思想潮流的飞速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个体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社会群体,推动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并在引领文化创新方面有其独特职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其最终目标在于使人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从“合唱”到“和谐”
  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旨在“以生为本”,使每一个学生的人格都得到绽放,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开阔眼界,在艺术实践中体现自我价值,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合唱是音乐活动中一种非常普及的形式,是运用音乐素材、歌唱内容,教育学生树立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导的人生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显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增进学生团结凝聚的集体主义精神。合唱是一种重要的教化手段。歌曲的教育性和艺术性,通过歌词(显形载体)、旋律(隐性载体)两大载体体现,让学生在排练与演唱中解读领会歌词,把握感受旋律,以音乐艺术的美丽吸引人、诱导人、感动人、启发人。正如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的:音乐负有这样的使命,帮助我们达到更好的认识,没有音乐就没有完善的心灵生活。
  如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同一首歌》等,其歌词中都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能够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引导学生在生动委婉、激昂明朗的旋律中体会美好的亲情、友情,感受音乐的美,产生联想、引起共鸣,培育高层次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以音乐的手段达到全面教育人的目的,促进和谐社会中人的和谐发展。
  
  二、从“娱人”到“育人”
  音乐和一切艺术一样,都兼有娱人和育人的双重作用。不取悦于人的艺术,就谈不上去育人;不起任何教育作用的艺术,充其量也只能作为单纯的娱乐文艺。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更是一种品性的教化。它在提高人的欣赏能力的同时,提高了人的情操。它承载着真、善、美的教育目标,能够以美的规律来改造和完善人的身心,并以音乐艺术为媒介实现“以美怡心、以美陶情、以美启智、以美导善”的作用,最终将学生塑造为具有真、善、美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的人。
  1.以乐辅德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来表情达意,它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如教唱革命历史歌曲《义勇军进行曲》《长江之歌》等,能唤起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规范学生行为,净化学生心灵。
  2.以乐促智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如孔子、爱因斯坦、卢梭、歌德等人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的成就具有一定影响。在音乐欣赏和唱歌时,学生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思维活跃,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进行器乐演奏时,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能极大地开发他们的协调能力、智力,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3.以乐怡性
  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它主要是在音的运动与结构中让人们感知美、享受美。学校音乐教育应注意抓住音乐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做到以乐怡性,让他们欣赏、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如名曲《二泉映月》会使学生产生愉快、兴奋、痛苦、哀伤等不同的情绪变化,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里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
  
  三、从“师生”到“朋友”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其基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审美教育,其根本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而高校的音乐活动实际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和沟通的纽带。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可以感染和熏陶学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从而使师生在愉快、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和谐相处与沟通。
  1.从“重讲授”到“重沟通”的转变
  音乐学习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强调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美感的产生和发展中,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意向,在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融洽师生关系,完成从师生到朋友的转变。
  2.从“教学相长”到“共同成长”的实现
  高校学生思想活跃多元,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处理各不相同,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导,而非支配。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努力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经历,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以提高自身的悟性和想象力。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可以自由体验、充分表达音乐,而教师在聆听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还能交流情感,获得全新的经历与经验。在这个音乐教学的“审美场”中,师生彼此交流与理解达到心灵共鸣,这是师生从教学相长到共同成长的过程。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育一些少数伟大杰出的所谓天才,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一个小孩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和完美的人格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
  作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凭借敏锐的目光、扎实的理论,结合音乐教育把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研究他们的心理轨迹,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引导,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0.3.
  [2]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2.
  [3]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
  [4]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4.
  [5]徐希茅,傅利民,邹建林,等.音乐美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
  [6]何乾三.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7]缪嘉华.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8.
  [8]刘志山.科学发展观及其教育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5(2).
  [9]仲呈祥.艺术美学与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5―7―28.
  [10]巴云杰.从艺术的视角看和谐[N].人民日报,2005―7―28.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责任编辑:王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