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慢性腰痛症之膝顶旋腰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腰痛病是骨伤科常见的多发病,在临床上常需辩证施治、巧法施出,确有明显疗效。现将本院骨科治疗腰痛病的体会介绍如下。
人体的躯干部的腰段是枢扭带,腰段有五节椎体,椎间盘富有弹性,能吸收和缓冲外来的缓力。韧带,棘上韧带、前后纵韧带的连接更便使脊椎稳固,当腰部活力时椎间盘,小关节、韧带等是互相协调、互相制约的,称为内在平衡。腰大肌,前方的腹直肌、腹内肌、腹外斜肌等,当收缩时能控制腰段的稳定,并产生强大的动力作用,称为外在平衡。在超出腰部的运动范围,均能使内在平衡和外在平衡受到损坏,出现紊乱状态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1、临床上根据受伤机制,根据受伤时间长短,可分为稳、慢性
1.1前屈型:当腰部超前屈活动时,椎间盘负重增加,椎间韧带和棘韧带紧张度增加,腰骶棘肌过度牵拉,出现腰后部紊乱产生的腰痛,此类型在床上是多见的。
临床表现:当弯腰提拉重物,肩挑、举重时,腰部前屈突然直腰未成功,患者可自觉腰部发出传导“咔嚓”一声,腰部剧痛,立刻用手捂着腰部,不敢高声讲话,深呼吸疼痛加剧,腰部处于不能直立的状态。
1.2后伸型:当腰部超后伸时,脊柱的重心则后移,小关节压力增大,前纵韧带紧张度增加,刺间韧带,棘上韧带则松驰前纵韧带过度延伸牵拉而致腰部内在平衡的紊乱而产生腰痛,此类临床少见。
临床表现:当腰后展活动,练功时,腰部外力伸出时,突然直立不成者,自觉腰的前腹疼痛,似有尿意,并有向骶髂放射痛。咳嗽时疼痛加剧,重者不能直立独立行走。
1.3旋转型:当腰部超旋活动时,各关节韧带紧张度均增高,腰部的前后纵韧带及腰部肌肉过度收缩产生的紊乱而出现了腰痛,临床多见。
临床表现:当搬运、重物扭动时,由于动力从腰背撞击脊椎突然间转所至,表现腰部疼痛,并向两侧臀部放射。
以上三型急性损伤,如不能迅速恢复正常,日久失治必然形成慢性损伤,终成慢性腰痛症。
诊断:应用望、问、摸、量再结合病史,体征、腰痛的四型诊断是不难的,必要时可拍腰椎正侧位片,以排出腰椎骨折等病理改变。
望诊:望病人的疼痛姿态,局部肿胀畸型,知其病的能重之分。
问诊:问清受伤的时间、病因及受伤时的姿态、疼痛的性质、是否经过治疗,效果如何,以作鉴别,确定其腰痛类型。
摸诊:用拇、食、中三指触摸腰部形态及痛点、部位、肿胀的,程度脊是否有后突、侧弯的改变(以便排除外伤性骨折、脱位)。
量诊是对机体活动角度及腰部功能的侧量,如结合病史及有无坐骨神经痛和下肢腿抬高试验,足背试验阴性,基本可排出腰间盘脱出症。弯腰拾物试验可排除腰实质病变。
2、治疗
1.1急性腰痛型治疗,以膝顶旋腰法
患者低于术看坐位、双腿分开,双手抱头,助手一人双手推压患者双膝部术,者坐在患者背后,用膝顶住腰痛点,双手搬住患者双肩,以膝顶点为轴向外侧进行转动,反复多次,旋转度逐渐加大,当患者不紧张时突然用力重复旋转,听到咔嚓的声响,然后术者膝顶对侧对称点,同样重复旋转,当患者不紧张时突然用力重复转三次,最后膝顶在痛点的水平线棘突间,搬双仰后仰三次,用手局部顺理,拇指点压痛点及内侧新环跳穴数次,令其弯腰,直腰活劳。此时息者自觉深呼吸痛消失,能直走,出现喜悦面容。此法适用于以上三种腰痛型。
1.2慢性腰痛型治疗
①对慢性腰痛,包括脊椎退化性腰痛者均用膝顶旋腰法,同时每日用活血化瘀中医热敷20分钟,卧硬板床,火炕为好。
②每日早晚服药。
③每日早晚背肌练功一次。
3、探讨
本文所述三型损伤均属伤筋症。因筋主运动,故伤筋后必然出现活动受限功能失调与内在不平衡,腰肌功能减弱与亢进而至腰痛与变形,因腰部周围肌群收缩较强,用于理筋法的手指以使损伤的筋归原。临床治疗上以用拇指理顺到掌推膝顶,后改用膝顶。以膝顶为力点进行对称性的主、被动相结合反复旋动作(以主动活动为主),这样两侧肌肉的收缩达到了一致,膝顶棘突间挺胸背展也起到了镇静作用,使体内、外平衡恢复到正常。对慢性腰痛的病人,因他的内在平衡长期处于紊乱状态,通过膝顶旋腰法后,改善了局部的气血流通以滋润受伤的筋逐渐恢复了腰的功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