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材料呈现时机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国
前不久外出听课,听了一年级的《认识钟表》一课,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引起了我对学习材料呈现时机的思考。
教学片段:
教师走进课堂,略带神秘地做了个安静的手势,对学生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听一听他的脚步声,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虽然是公开课,可还是有学生马上侧过身子窃窃私语,有些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摸课前准备好的小闹钟。“闹钟”、“钟表”的声音虽然轻微但清晰可闻。)
课件里传来了钟表的“滴答”声后,马上响起不约而同的声音:“闹钟”“钟表”……
师:是啊!你们真聪明!钟表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谁愿意来说说它有什么用处呢?
生1:钟表能告诉我们时间。
生2:我有一个小闹钟。早上闹钟响了,我就该起床了。
生3:“我也有一个,看,我的是凯蒂猫的……”
“我也有。”“我也有……”
(也许是刚才的问题没有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表现欲。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经意的你一言我一语打破了教师苦心经营的学习氛围,座位上的小头顿时攒动起来。一些顽皮的学生纷纷拿出放在抽屉里的小闹钟,情不自禁地说起了自己的闹钟,课堂教学有些失控……
原本“猜一猜”的活动能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准备的学习材料提早泄露了“天机”,对早已知道谜底的学生而言,这种神秘的情景已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不猜,学生也知道今天要上的是认识钟表。因而交流自己的小闹钟成了他们最想做的事情。由此我想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呈现如何才能做到科学而精心,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比较有实效。
一、 开门见山,让学习材料直接呈现
所谓开门见山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知识的起点,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直接把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
《可能性》教学片段:
由于学生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的意思有了大概了解,因而在教学中教师直接在黑板上写上三个词语。
(直接出示:“一定”、“可能”、“不可能”)
师: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什么意思?
生1:“一定”就是“肯定”的意思;
生2:“一定”就是肯定喜欢;
生3:“一定”就是一点儿也不喜欢;
生4:“可能”就是都行。
生5:“也许”
生6:“或者”
生7:“大概”
生8:“不可能”就是没有
生9:“不喜欢”
生10:“绝对不行”
……
教师在教学中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知识起点,运用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组织教学,马上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在想:怎么上数学课会解释词语?学生运用了很多的词汇来表述自己对这三者的理解。这很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二、 顺水推舟,让学习材料乘势而下
所谓顺水推舟就是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新授环节中自己出题作为探究的学习材料,在巩固环节中自己出题作为验证的学习材料,并根据这些学习材料顺着他们的思路深入下去展开教学。
《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能从生活中寻找到成正反比例的例子吗?
一位学生看到老校长坐在后面听课,就编了这么一道题:老校长爱吸烟,一盒烟20支,吸掉1支,剩19支,吸掉2支剩18支……吸掉的烟越多,所剩的烟就越少,变化正好相反,所以吸掉烟的支数和所剩烟的支数成反比例。
(教师大为震惊,没想到编题会编到老校长头上。但冷静一想,觉得此题大有利用价值。)
师:那大家觉得这道题是不是成反比例?
生1:是的,抽得越多,剩的越少。吸掉烟的支数和所剩烟的支数成反比例。
生2:不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才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生3:这道题不是积不变,而是和不变,所以不成比例。
师:看来这道题确实不是反比例,那还是这个事,能不能编出一道成正比例关系的题呢?
(经过大家互相启发,终于有人编出来了。)
生:每支烟含尼古丁量一定,抽烟的支数和吸入的尼古丁量成正比例。
师:看来吸烟危害太大了,我们一起劝老校长戒烟好吗?
(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校长也情不自禁地鼓掌,并不断地点头。)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编例子并以此作为学习材料,让学生探究这是不是反比例,没想到学生编出了老校长抽烟的例子,于是我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追问,这是不是反比例,最后竟出来了每支烟含尼古丁量一定,抽烟的支数和吸入的尼古丁量成正比例。
三、 曲线迂回,让学习材料错进正出
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的学习材料,面对这些学习材料,如果采用回避或反复强调的方法,都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曲线迂回的方法,引导他们比较、思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还可以帮助学生从对错误的反思中,提高思维的批判性。
《图形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拼图形。学生很快就按要求操作起来,反馈时,绝大多数学生表示都已摆出了四种图形,少数学生有点疑惑。
生:我只剩4根小棒,拼不出一个圆来。
师:那大家一起来数一下你的圆有几条边。
生1:圆有8条边。
生2:圆有12条边。
生3:圆有20条边
师:圆到底有几条边呢?
(学生争论不休,这时我就拿出一个圆让学生来数数有几条边。)
生:老师,你拿出的这个圆,数不出有几条边。
师:那么书本上的圆能数出有几条边吗?
学生摇摇头。这时我让每个学生拿出圆片,动手摸一摸,学生就像发现了新大陆,纷纷举起手来。
生1:圆的一圈是弯弯的,我们拼出来的都有角。
生2:那是因为我们的小棒不够了,多一点就会像的。
没想到学生不经意的一个错误会引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在亲身体验与探索中学生不但知道了圆的特征,并初步感受了极限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
四、 动态生成,让学习材料意外生光
课堂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呈现课堂学习材料也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一个“可变的过程”。
《可能性》教学片段:
教学《可能性》时,创设了如下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一个互动生成的空间。
师:(提供给学生一个盒子,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盒子里有6颗棋子,可能怎么放?
(学生汇报,并完成下表。)
师:请你在这里选择一种,如果要拿一颗白棋子,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
师:好,下面我们通过活动验证一下大家的想法。
小组合作验证并填表,要求:A、先数一数自己盒子中有白棋子与黑棋子的颗数;B、在盒子里拿1颗棋子,再放回去;C、组长做好记录,小组成员轮流拿,每人拿3次。
汇报,完成表格。
师:观察这张表格,哪种拿到白棋子的可能性最大?
生:第五种,白棋5颗,黑棋子1颗。
师:哪种可能性最小?
生:第一种,白棋子1颗,黑棋子5颗。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1:白棋子与黑棋子一样时,拿的次数也可能一样。
生2:白棋子多的时候,拿到白棋的可能性大。
生3:黑棋子多的时候,拿到黑棋子的可能性大。
……
可能性大小教学所需的材料都是学生在相互操作、交流中形成的,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在这其中只起到了引领和组织的作用。上例中,首先让学生通过交流得出如果一个盒子里放6颗棋子,有七种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呈现学生所交流的成果,接着马上要求学生在这里选择一种,如果要拿一颗白棋子,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从中初步体会可能性的大小,当学生初步感知后,马上让学生小组合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学生通过操作、汇报、比较等方式,逐步生成学习材料,在动态生成中,领悟可能性的大小。
总之,有效的学习材料呈现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探索、研究。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材料的呈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材料因为呈现方式不同,呈现的时机不同,学生实际情况不同,收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同,如何使材料使用更有效,需要深入开展探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