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科学视域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复杂性理论的兴起促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复杂性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对体育新课标的理解,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认为复杂性科学观照下体育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生命、淡化程序意识、注重教学机智、简化组织规则等。
【关键词】复杂性科学 体育课堂 教学研究
Complexity science see under the area of the teaching investigation of the athletics classroom
【Abstract】The rise of the complexity theories urge people from new of angle to examine classroom teaching.This literary grace use a cultural heritage data method, on-the-spot interview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etc. research method, take complexity science as theories foundation, pass to tradition the introspect of teaching of the athletics classroom and to athletics new lesson object comprehension, carried on to comb to reach agreement to read to the athletics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angle of complexity science, think complexity science view to shine on private parts to teach classroom teaching concern student's life, downplay procedure consciousness,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tactful, simplification organization rule...etc..
【Key words】Complexity Athletics Classroom
复杂性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复杂系统及其复杂性,被誉为“21世纪的新科学”。它强调的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教育教学活动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系统,具有非线性、不可还原性、自组织性、偶然性等特征。因此,复杂性科学的重要概念可以为教育这个复杂的巨系统所借鉴,为全面认识教育给出了新视角,为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启示。体育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我们把复杂性科学的重要概念引入我们的体育教育领域,通过复杂性科学的视角来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也将有助于体育课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1.复杂性科学:21世纪的新科学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复杂性研究或复杂性科学,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之一。尽管目前它仍处于萌芽和发展形成阶段,但已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复杂性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现象时的一种存在多个意义不确定、非线性、非周期的思维方式。复杂性科学提出一个运用“整体”或“系统”来处理复杂性问题的一个新方向,以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开放思维、生成思维作为事物的主要特征考察其运动变化,我们可称之为复杂性思维[1]。这种描述方式所得出的结论更接近于真实的世界,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开始由线性思维转向非线性思维、由还原论思维转向整体思维、由封闭思维转向开放思维、由静态思维转向生成思维。
2.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简单化特征
科学世界是简单的线性世界,它探寻世界的规律性,具有直线性、单维性的特点;生活世界则是复杂的情境性世界,它充满了偶然性,具有非线性、多维性的特点。科学世界里倡导简单性思维,它寻求事物的确定性,而生活世界则依靠复杂性思维,它探寻对象的情境性。教育的首要问题即培养人,教育所谈的人跟其他与人相关的学科所谈的人并不相同,此人乃是指整体的人,生成中的人。教学世界应是生活的世界,它应该是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单凭简单性思维不能捕捉到课堂生活中最精彩最动人心弦的地方[2]。人的复杂性、完整性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然而,受经典科学解释原则的影响,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呈现简单化的特征:
2.1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程序化。
确定性连通简单性,不确定性连通复杂性[3]。经典科学的解释原则通常是把对象孤立或脱离它的环境。过去我们一味把教学过程程序化,科学实验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实验程序进行,排除偶然因素,追求普遍性规律。这种简单范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呈现程序化特点。教学设计有限,教学过程善变。回顾历史,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直至形成我国特色的“教学的特殊认识论”,教学过程的程序和模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教学过程的设计成为事先规定的教学任务,没考虑到教学突发事件的存在。例如在学习挺身式跳远技术的课程中,很多体育老师根据经验和教科书,他们将挺身式跳远技术分为起跳技术、助跑起跳结合技术、腾空步技术、空中挺身动作技术、落地技术等五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上设定了练习标准,在达到每一个环节的练习标准以后,再进入下一步子练习。同时练习按照所规定的严格顺序做下去,对于学生也没有做到区别对待。可以说整个体育课堂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就是执行并完成教案的过程,体育课堂成了“教案剧”,体育教师是“主角”,学生成为了“演员”或“观众”。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样的体育教学认识观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把握体育教学过程,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组织具体教学活动的制高点,确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曾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简单性理解的局限也带来了受其影响的教学过程程序化的局限,复杂性理解方式为我们分析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复杂性理解方式在承认普遍性原则是有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从局部性和特殊性出发的不可分离的理解原则[4]。
2.2 体育课堂教学行为的标准化。
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的形成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都是基于教学行为的发生而得以实现的。经典科学三大认识原则分别是普遍原则、还原原则和分离原则,反映在实践中,即追求可操作性、可重复性的技术。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是现行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且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目前我们国家这种大班授课制、教师培养的师徒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教师教学行为走向标准化的道路。让我们试想,面对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体育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生长状况了如指掌,如每个孩子吃些什么,营养上缺些什么,他们在体育教育上“吃”(接受)些什么,在体育“营养”上缺少什么,他们的体育价值观上有何种倾向等等,于是,顾全大局这种照顾大多数人的教学策略统治着教师的思想,体育教师所关注的仅仅是大多数同学的共同特征,体育教学也仅仅关注学生的普遍性、共同性,体育教学行为成为标准化的操作顺理成章。再例如,现在很多的教师培训中,许多青年教师都在简单、机械地模仿专家型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机械模仿意味着无变化,无变化的东西是不具有生命力的。把“没有生命力”的教学技术运用到具有生命力的学生身上,只会“制造”出不具有生命力的“商品”。而老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生命以及不同特征的个体,参与教学活动主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行为的多样性、开放性、生成性。因此可以说,对复杂性关注的正是简单性所忽视的。
2.3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单一化。
受经典科学简单的线性因果原则影响,教育活动似乎只要遵循了“目标――手段――效果”的模式,教育效应就实现了。复杂系统的非线性关系表明,系统与组成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许多关系,都不能简单地将其忽略不计[4]。教育简单化的认识造成体育教学评价呈现单一化的特征,特别是传统体育教学评价在“增强体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和“应试教育”影响下的一种评价,它与解放初期我国当时“国民的体质状况不良,因而人们锐意追求体质改观”,以及改革开放后“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密切相关。它采用统一考核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评价,没有考虑学生的起点因素,这种评价方式简单实用,操作性强,在当时是可行的,对促进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强调竞争,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最大的弱点是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等因素,从内容上看,是考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它诱导学生为成绩而考试,是“应试教育”的突出特征。因而使体育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体验不到体育的乐趣,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传统单一、狭隘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不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方式不仅要注意到横向的全面性,还要注意到纵向的发展性。另外,评价要重视那些被忽视的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单凭量化测量难以科学评价,因此需要进行评价方式上的改革,质的评价方式作为量化测量的必要补充应该得到重视。
3.体育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审视
3.1 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生命。生命的意义是人的生命充盈、发挥和表现自身,是生命本质力量在克服一切障碍、创造属于人的世界中的自我肯定和自我确证。复杂性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从横向上看,课堂生活是学生生活世界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儿童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通通丢在校门之外,怀着纯而又纯的学习愿望来到学校。”[5]他们多彩的生活是学习源源不断的供给。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教材、与自己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有着情感、意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对人而言,生活的意义内在地包含着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世界包含着生命的世界。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自观感性活动,其丰富的、赋予变化的内涵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体验生命的方式,不断变化的运动体验使生命主体和对象融合为一体。从古希腊体育发源史看,体育运动不仅充分表达了人的肉体的直观感觉,体现了人对宇宙力的向往,而且把肉体的感性充分融于灵感、生命意志、欲望和情感之中,强调强健的肉体是坚强精神的载体,在运动中毫不隐讳,甚至是野生地表达肉体所寄寓的速度和力量。而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当中,由于知识本位、技术至上思潮的影响,面对考试升学的压力,体育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认知目标达到与否。事实上,体育教育目标包括学生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思想素质和人格的相对完整性。从关乎学生生命的立场出发,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是不可忽视的,那种根本就没考虑的做法更是不足取的。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存在,其发展不仅需要知识、能力的获得与提高,还需要观念、情感、态度、意志等多种要素的协调发展[7]。可以说,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授――接受”知识的认识过程,而是主体双方体验生命意义的自在过程。双方作为具有丰富主体性的“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其中体验着自我的存在和生命的意义[7]。复杂性科学视域中的体育课堂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相互之间合作学习,甚至走上讲台畅谈自己的见解,以使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3.2 淡化体育教学的程序意识。
简单性思维依赖和崇拜程序,通过程序,人们竭力强化对每一短暂时刻的使用。似乎每一片刻的时间都是用之不竭的,似乎通过一种更细致的内在安排,人们就能逼近一个使人保持最高速和最大效率的理想极限。简单范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呈现程序化的特点,而复杂范式则需要淡化体育教学中的程序意识。从复杂性理论来看,尽管一定的结构和程序有助于开展教学,但如果体育预设性教学的逻辑起点始终是静态性的,即在思考体育教学问题时,往往是把教师、学生和运动技能作为静态的客体加以考量,而没有看到三者及其关系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都处在体育教师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操作、控制之中。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或无序状态就不能灵活地做出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显得手忙脚乱、疲于应付。这样很可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全面提高,也不利于对教与学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复杂性科学视域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是教师把已经备好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的简单过程,也不是已经设计好的计算机程序,只要enter键一按,就可以顺利执行,万无一失。复杂的教学系统中的各相关要素的运动没有固定的、普遍性的、最优化的模式[7]。过于程序化的体育课堂,在排斥课堂意外事件的同时,只能导致体育课堂教学的死气沉沉,使学生缺乏“策略性”和“灵活性”。当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和突发事件时,我们应该视之为难得的能激发师生智慧和想象力的好机会,为灵感的迸发和创造的火花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系统复杂性的探索,使我们明白体育课堂教学应淡化程序意识。
3.3 体育教学中注重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根据课堂管理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恰当地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教学机智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理论与实际、深思与果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独特结合和特殊呈现。它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头脑灵活,急中生智,灵活而巧妙地实施教育。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或意料不到的问题要善于根据问题出现的“预兆”,做出敏捷的反应,及时采取合理的对策。例如:在做技巧练习鱼跃前滚翻时,要对可能出现的腕关节及颈部损伤作事前的准备,万一出现损伤,应及时处理。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强调教学流程的高度规范化、统一化、精确化和程序化设计,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体育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前后衔接,甚至每个问题用时多少都要精心计算,课堂教学过分地封闭和预设。复杂科学认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及课程等因素构成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系统甚至教学质量。复杂系统的开放性特征说明体育课堂活动并不总是像预设的那样,随时都会有一些突发情况或事件。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以便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课堂上的各种状况,从而及时地把握和调节教学内容、进度、节奏、不失时机地抓住教育和管理的良机。例如:在做侧向滑步推铅球的辅助练习,双手抛球练习过程中,在实现预定的练习数量上,同时要观察学生心理反应,若练习情绪较高,则可多加几次练习。反之,则可减少练习。由此可见,其实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每一瞬间都期待体育教师超越文本化的备课方案,对意想不到的情景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智慧应对[9]。
3.4 简化体育教学的组织规则。
自组织是自然界和社会长期演化选择而形成的非常优化的进化方式,它是自然界各个子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已经形成的一套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最高的循环方法和道路[10]。在复杂系统内部,各自独立的简单要素之间会按一定的规则发生自组织、自适应的过程。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更多地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自主探究活动和发现来学习,而不是被告知或强加给他们某些观点。所以,在以人为事物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系统中,组织课堂的规则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越简洁越好。因为获得类似生命行为的方法,就是模拟简单的单位,而不是去模拟巨大而复杂的单位。运用局部控制而不是运用全局控制,让行为从底层涌现出来,而不是自上而下地做出规定。做这种实验时,要把重点放在正在产生的行为上,而不是放在最终结果上[11]。也就是说,规则是关于简单单位的规则,规则要自下而上,规则要相当简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谈到要达到某一些目标,设计一系列训练活动,遵循一些体育教学原则,使用多种体育教学方法。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几条最简单的规则。例如,在乒乓球课中,让学生明确他自己必须明确并切实掌握正手攻球的动作要点;必须挥拍五十次再休息等等……事实上,这几条简洁的规则,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最终能导致学生自学能力的显著增强。
4.结束语
教育无疑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体育教学在复杂性科学的视野中是多维、交错、复杂的系统,包含着多种因素(或变量),是许多隐性因素与教师、学生、教材等显性因素交织着的充满活力的复杂系统。虽然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研究在教育领域尚未得到完全清晰的界定,但重要的是它代表一种新的态度,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全新方法论的视角。关注复杂性科学这一新兴的跨学科的方法论,必将为我们理解体育和教育的本质提供理论依据,我们理应用复杂思维去认识与把握具有复杂性特征的体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彭新武.复杂性思维与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58.
[2] 吴亮奎,复杂性思维视域下的课堂生活[M],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11期42-43.
[3] 苗东升.论复杂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6):87-96.).
[4] 夏英,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课程改革[J].江西教育,2007.4.24-25.
[5] 【苏】山.A.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孩子们,你们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16.
[7] 杨辉,周应;中课堂教学活动系统复杂性特征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7.1,80-81.
[9] 刘志春,李肖卉:复杂性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99-101.
[10] 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1] 秦书生.复杂性技术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