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继宁

  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习历史是一项智力活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向学生说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唐太宗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章炳麟说:“不读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邓小平强调:“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党中央也反复要求加强历史和国情教育:“要对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自古至今,重视历史,倡导学史,懂史言论,不胜枚举,综述其重史原因,不外乎是:治国的需要,建国的需要,培养人才的需要,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学史以明智”。成大事者可谓大智者,古往今来,从历史中吸取养分并成大智者进而成大事者,可谓多矣。马克思酷爱历史,通过广泛研究各国阶段斗争史,特别是法国革命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毛泽东酷爱历史,读私塾,上高中,进师范,他对历史的痴迷一直不改,建国后,常常是顺手拈来一些史实说明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经常举一些伟人学史成大器的事例,相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
  鉴古察今,学史明理。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对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加强古今联系,来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如,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学习,可引导学生联系各朝经济发展的原因,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或措施,经济发展的表现及结果,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当今应当如何发展经济,可得出如下结论:(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2)维护政局稳定,并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建设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3)大力发展科技,坚持科教兴国。(4)加强民族团结,大力发展民族经济。这些结论与我国现行的大政方针相吻合,加深了学生对现实的了解。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史有用、学史明理。
  二、全面提高历史教师素质,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
  1.自重
  古语云:君子自重则自威。教师时刻都处在学生的注视下,其外表和行为应该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整洁的衣履,文明的行为,和蔼的态度,敬业的精神,都会体现出教师的魅力,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学生也就会产生出“信其道”的愿望。相反,如果教师不自重,不检点自己的言行,则会遭到学生鄙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无声胜于有声,就是这个道理,恶其师,何来信其道的兴趣?
  2.历史教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
  “给学生以升,自己必须有斗”,就是说教师需有广博的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搞好历史学科的教学,不仅要求切实掌握历史学的基本内容,同时要求历史教师做杂家,关心各种知识。古语云:世事洞明皆学问,如果教师能将文、史、地、政、熔于一炉,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教师知识方面的魅力就一定会升值,学生也就会由衷地产生“亲其师”的情感,至于“信其道”的兴趣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3.课堂上的历史教师应该是美的化身
  首先,应该做到语言美。每位历史教师都应具备将喜怒哀乐和爱憎褒贬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去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美的魅力。
  其次,要做到板书美。板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无声的语言,如果教师能在内容上精心提炼,形式上巧妙设计,做到字迹美观、整齐,内容概括、鲜明,这样就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美好的印象。
  4.适应时代的要求,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改变传统教法
  传统教法,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仅充当观众。这种教法已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们要下决心与传统的教法告别,要变教堂为学堂,变教材为学材,变尊师重教为尊生重学。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中当主角,教师仅是个导演,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
  兴趣。
  5.对学生充满爱心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放弃师道尊严,走近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加深感情。付出就有回报,爱的付出就会得到爱的回报,学生会因“爱其师”而“信其道”,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肤浅的想法和做法,写出来求教大家,不
  妥之处,恳请指正。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洋河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