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彦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改变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局面?答案很简单:兴趣。写作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在教学中去激发,关键是需要增强写作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培养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教人的目标。如何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充满自信、享受习作的快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增加写作素材来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进一步讲:米不仅要有,还要多、要精,只有这样才能随心所欲充满信心进行烹制。叶圣陶也曾说过“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只能写什么样的东西来”。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脑是“加工厂”,如果光写不看,就缺少了原材料。所以,教师要告诉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材料仓库。
  “事事留心皆学问”,学生应该多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自然风貌、书本、别人的作文、自己的感受、他人的议论中吸取灵感和方法。至于文学作品这个巨大的宝库,在日常安排的“阅读课”上,教师和学生一定要一起去阅览室、图书馆等,共同阅读和学习,让学生尽量补充课本上所没有的素材,拓宽写作视野。在假期,教师则要布置阅读任务――读前给予一定的提示,不拘于具体书目,主要关于文学作品等方面,读后还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心得体会,让学生解放思想,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且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互分析吸收不同观点,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以增加自信心,点燃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在自信心增强、兴趣被点燃和学生放开手脚的同时,教师还要加大写作技巧的指导,这样学生写作水平将更上一层楼。
  
  二、重视“分数”引导作用
  
  1、用高分增强自信心
  有些学生写作能力本来就弱,次次作文绞尽脑汁,次次分数都不尽如意,长此以往必然会极大地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他们视作文为畏途,进而厌烦作文课。因此,教师要用高分表达对他艰苦努力的尊重。
  2、拉大评分差距
  由于各种原因,老师批改作文时只写一个综合分数,且常常是高、中、低分差距不大,如若加上错别字、卷面、通顺等的扣分,往往会把一些有创意的好作文评为平庸之作,而一些写作平庸的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差距。为了强化“分数”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建议在考虑具体学生实际情况时采取大差距评分,并尽可能地拉大差距,并要在评语中详细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让学生能从分数中感觉到自己的差距、弱势、优势和进步,使学生对写作继续保持信心。
  3、实现教学目标
  针对当前学生普遍认为“构思难”“下笔难”的问题,建议主要以立意和技巧为主,错别字、卷面、段落等的扣分则由学生自己去掌握,有时甚至还只对立意打分而不顾及其他。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在分数的比较中明白了“这篇文章该从什么角度切入,该站在什么高度来观察,如何立意会比较好”等问题。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努力方向集中到了教学目标上。
  
  三、防止和减少为难情绪
  
  加强学生对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不怕困难写好作文的决心,虽是老生常谈,却必不可少。为此,教师要切切实实降低写作门槛。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轻松跨过写作的门槛,教师对学生不能提过高的要求,初期甚至对文章的开头结尾、结构段落、遣词造句、字数甚至错别字等都应放宽,让他们自己去掌握。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就像平时说话一样,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只要能动手写,就予以肯定,从而保护和鼓励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信心。还有,在日记和随笔中,教师应鼓励“原创”,但也应允许对佳作进行模仿。因为,模仿既是一种对原作理解的深化,也是一种再创造,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和“粘贴”,会给学生带来构思、写作技巧、语言风格等多方面的启发和碰撞。其实,有些学生早就有写日记和随笔的习惯。因此,教师应提倡和要求,使之在全班普及。因为,那些有感而发、贴近生活的形式和题材,更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更易突破畏难情绪。这样,学生写多了,畏难心理也就慢慢消失了,写作信心自然就增强了。
  此外,教师还要认认真真地注重学生每一小步的前进。只要学生动手写,只要学生的作文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只要学生的作文中有亮点,教师都要在面批、分数、眉批、尾批中体现出来,或用在文章下面加波纹线等方式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知道自己在前进,让他明白“我努力的每一小步老师都在关注着”。让他每次在看到评语时都会增加写作信心。
  
  四、培养写作思维,增加写作信心
  
  1、学生往往对命题作文有种约束感,在一定时间里将完成一篇作文当做任务来完成,缺少一种主动,往往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写作信心和兴趣的培养,建议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和灌输一种思维,一种随时发挥随时记录和写作的思维,而这随时记录或写作的往往是最闪光的,也是最能增加写作信心和兴趣的。
  2、培养写作思维
  当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欲望或抒发情感的方式时,稍有感触他们就会产生想写的冲动。这时,他们就形成了写作思维。学生初步形成写作思维后,应在生活中做到勤动笔,即要随时随地随手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的形式,可以是记日记,可以是写散文随笔,可以是发生活所感等。总之,是要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自然享受。
  
  五、营造愉快的写作氛围
  
  课前课后,教师要经常讲一些古人“一气呵成”“七步成诗”“滕王阁故事”“洛阳纸贵”等写作小故事,让学生心怀向往,充满写作信心和成功欲望。
  作文批改要快,教师不要等到要做下一篇作文了,才把批改后的作文发下来,尤其是随笔、日记。教师要常常利用“修改小组”进行初步修改,相互讨论点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文重做。
  教师要对优秀的作文予以大力肯定。比如,优秀作文不但可以得高分,而且还要张贴或传阅,让作者有自豪感,激发其写作热情。
  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拿出几篇曾经的得意之作或他人的作文在全班传阅,相互点评借鉴,在阅读他人的佳作中互相碰撞启发。
  教师还要勇于亲自“下水”写作,尤其是一些大家觉得难写的题目。此外,教师的文章虽然不一定“很优秀”,但有利于营造写作气氛,对学生而言,是多了一种启发,也多了一种角度。
  教师还可以尝试指导学生仿效古时文人相互和诗或对对子的形式,进行限时作文比赛。比如,或由老师即兴命题,也可由学生相互命题,针对时事热点、校园话题等及时立意,并指定一些学生据此写成文章。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只要勇于探索,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作者单位:河北藁城一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