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20世纪中期新音乐思潮的一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分两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对20世纪新音乐思潮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新音乐思潮对未来音乐风格的影响结合笔者对其的态度进行评估。以 20 世纪初中期的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 20 世纪 70 年代前的音乐最具代表性,与以前的音乐对比最强烈)。
  【关键词】实验音乐;浪漫主义;调性;现代主义以后
  
  20世纪时期的音乐与20世纪以前的音乐有着诸多变化和**,尽管他们在主流创作上仍然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比如:对调性方面的把握;对音响素材的选用;对音乐创作方法的取舍;作曲家自身的审美变化;作曲家创作情感方面的差异以及乐器演奏方式的更新等等。这些因素的出现,使得二十世纪的音乐出现了变革,当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止上诉6点。在笔者看来,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迅速变化导致的人们的心灵变异造成的。
  20 世纪初至中期世界接连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分别是 1914 年至 1918 年、 1939 年至 1945 年),两次大战期间还爆发了 1929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而战后国际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剧烈变化(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使国际局势动荡不稳,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紧张不安的情绪;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心理需求比起 20 世纪以前有了更复杂的要求。面对这种社会背景,人们普遍是焦躁不安,十分茫然的,对前途对命运都充满问号,甚至大有悲观情绪存在。此时人们面对的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最快速的发展时期,其内心的思想,看问题的角度必然不同于 19 世纪(很多看似常理的东西都被推翻了)。而音乐的风格变化,首先归因于作曲家的思想,是某个时期的作曲家对某一特定时代的现象带有个人思想的抽象化的描述。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作曲家都不可能对 20 世纪时期社会的变化程度,科学的进步程度做出合适的体会,而且有很多先进文明的烙印他们甚至做梦都没有想的到。所以,当 20 世纪初中期人们面对当时的社会,心理还没有安停下来的时候,处于一种焦虑状态的时候,想用 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来释放心情,自然显得分量不够(笔者认为这是处于一个人类历史上最特殊的转换时期所以才得出此结论,随着人们的思想渐渐适应了新的社会,精神安定下来后,人们一样能像以前一样从各种早期音乐中寻找快乐);而此时的作曲家一方面面对的是 19 世纪已经几乎发展到极致的浪漫主义音乐,一时无法超越过去;另一方面面对的是史无前例的人类社会新局面,人们需要新的情感刺激的现实。进而各国的作曲家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对音乐创作、演奏等方面进行了各种新的尝试和发展。如:最开始是对浪漫主义音乐进行改良的无调性音乐,随后又开始对古典主义进行改良(新古典主义音乐),直到最后(也就是目前)发展到“现代主义以后”。
  20世纪出现的这些新型的创作理念,虽然在一定时期里有过不小的影响,但就长远来看,笔者认为这些新音乐思潮对未来音乐主体的直接影响微乎其微,间接影响也不是很大。
  因为笔者自始自终都认为 20 世纪初中期所一度发展起来的以实验音乐为代表的新音乐风潮完全是一出闹剧。实验音乐的产生完全是由于作曲家们在当时混乱的历史时期所做出的欠思考的判断的产物。并且因为实验音乐毫无深度的开始,导致了她一直摇摆不定地向极端发展,直到 60 年代凯齐的偶然音乐而达到极致。
  任何背离规则,脱离约束,放任自由的事物都是必亡的。众所周知,事物都是因为合理而强盛、壮大,因为不合理而衰弱、灭亡;而实验音乐的发展道路从一开始几乎就是蹦着不合理的方向去的(尽管一时有一部分人支持,但反对的声音是绝对优势的),企图扭转人们对美的认识。在疯疯癫癫的胡闹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一批又一批的作曲家们冷静了下来,开始重新回到了主调音乐的世界中来了。毕竟,人们对美的概念始终都没有改变,至少现在还是如此,而且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也会如此。甚至,实验音乐从一开始,就没被人用“美”这个词来形容(当然,除了几个神经质的作曲家和几个哗众取宠的乐评人之外),都把它当作一种新的宣泄途径来看待,直到最后发展到人们对它连这层基本需求都没有了为止。其实这也是必然的结果,试想一下,有深度、有价值的东西能让人揣摩、品位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而没有深度,毫无价值的东西人们对它的兴趣很难维持下来。对于音乐来说,美就是她的价值所在。能给人们带来享受,或引起正面感情上的共鸣,这就是她的价值――要么让人因为激动、感动、同情而流泪,要么让人精神愉悦而欢笑等等;如果引起的是负面感情上的共鸣,那这种音乐必然衰落、灭亡――如:让人呕吐、反胃、头晕、烦躁、间歇性休克等等(现代音乐中,重金属摇滚乐的衰落就属于此类, 70 年代时欧美经济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人们对政府不满的情绪高涨,直接导致重金属摇滚风格的产生,而随着社会矛盾的缓和,进入 90 年代后,新一代的年轻人对重金属摇滚乐里的那种 70 年代遗留下来的嘶吼和呐喊风格已经慢慢失去理解,他们更关注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但是,实验音乐给观众除了带来以上的情绪之外,甚至还有更多的对作曲家的愤怒,这一点我十分理解,如果我花钱听了一场实验音乐会,会觉得作曲家这样的作品还让我花钱进来听,简直是对我智商的侮辱。
  要说 20 世纪初中期的音乐对未来有多大影响,我觉得直接影响是几乎没有的,主要体现在没有动摇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它打着无调性的旗帜开始,到最后发展到 20 世纪 70 年代,大多数曾经追随无调性音乐的作曲家又回到了调性音乐中来了。调性音乐依然是主流音乐,依然指导着当下各种音乐风格的发展(古典,流行,摇滚,爵士等)。要说间接影响,也就是实验出了一些新的作曲方法(如:序列音乐作曲法、拼贴技法及简约派风格等),以及用这些新的创作方法结合传统的音乐语言进行创作而已,但就其对古典、浪漫主义时期那些大师们用传统的手法创作出来的传统的音乐作品所产生的影响来说,简直是微乎其微。音乐的发展因该往更好,更完美的方向发展;超越前人的成绩,承上启下是天才干的事,目前无法超越,并不代表不能超越,这类天才几百年也就出现一、两个而已。我们这些普通的音乐工作者遇到困难时因该想办法克服它,而不是想法子逃避它、躲开它、绕开它,因该为天才的出现做好铺垫工作,创新和变革当然需要,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我觉得这和现代人普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是相吻合的。在这里,我想到了郭德纲先生的一段话:“现在相声圈内,有人说要进行相声改革,抛弃传统相声,另外开创新的道路,跟上潮流发展等等,我觉得这是糊涂,自从清朝末年到现在 100 多年了,这么多老先生,老前辈把中国语言里能构成包袱笑料的技巧都总结出来了,你无论说什么笑话,这里面都可以从中找出来,今天就凭我们这些个晚辈,能比的过这 100 多年来这么多老前辈的智慧吗?好比说厨师炒菜,你可以发明新的菜圃,新的炒法,但你拿个痰桶当炒勺说是革新,那谁敢吃啊?!”
  
  【参考文献】
  [1]《西方音乐通史》(M),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7月
  
  作者简介:莫大尼,男,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音乐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