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训练和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口头表达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150-0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把口头表达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这显然是片面的。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也许有的人再也不会去写文章,但话却是天天要说的。如何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得清、说得精、说得好、说得巧,需要严格有效的训练和培养。其次,初中学生“知识增强了,感情丰富了”,“独立意识和遇事想要表达自己见解的愿望大大增强”;“他们可塑性强,天真烂漫,在说话和交际中没有高中生那么多羞涩感,从初中课时的安排、教材的内容与数量等方面看,对初中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是有时间和精力的乃至情绪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应抓住初中阶段这个训练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段,进行以下训练:
  
  一、明确要求,循序渐进。
  
  初中新生一入校,就明确提出努力方向和长远目标,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每节课前3―5分钟口头作文练习,分三步走。
  第一步:基本要求训练。从初一第一学期开始按记分册顺序由一位同学作口头作文训练,基本要求:态度大方、姿势端正,眼看听众(目光注视至倒数第二排同学的脸,可使全班同学感受到你的目光),不能望天望地望窗外,不能抓耳挠腮。声音宏亮,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语调要有起伏顿挫。在内容要求上相对较松,讲清一件事即可。但对基本要求却要一丝不苟,采取评比打分的办法,先由教师示范评议一两次,以后均由学生评议、打分,教师总结后将分数记入记分册作文成绩栏。经过一学期的严格训练,学生在口头表达的基本素质上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第二步:在素质训练的基础上,从初一第二学期到初二第二学期,从口头作文的内容、质量方面作重点训练。具体要求是说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的景和物。因此,他们对周围的人、事、景、物注意观察、分析;主动阅读优秀范文,从中学习观察、命题、选材、构思、布局谋篇的各种方法,还要力求新鲜、独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视野日渐开阔,选材日渐丰富,分析、评论也越来越深刻。他们说学习的苦与乐,倾诉“乘车族”的艰辛,对桩桩件件震撼了自己心灵的社会现象谈感想;进而谈环境污染,谈限制人口发展,谈“我们呼唤和平”……我再及时提醒大家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异同,使他们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书面作文的水平,使“说”与写的训练结合起来。
  第三步:初三年级,要求由自拟题目、自选体裁内容改为抽签。预备铃一打即上台抽一条由教师和同学拟好的题目,略作思考后即席作文。(这个要求在初二年级期末即明确提出,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样,思考时间短、发言时间有限制,初一、初二训练的各项要求不变,口头作文的难度明显提高。我又注意命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并按月提高作文题目的要求,使学生既有新鲜感又有神秘感,带点紧张与不安,而后又获得成功的喜悦。一开始难度较大,准备时间可稍长,但不超过三分钟,发言时间可稍短,但不少于两分钟。起初学生略感困难,很快也就适应了,而且思维更加敏捷,语言更加凝炼,态度也更加自然,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训练。
  
  二、创造环境,提供条件,加强实践。
  
  对学生的语言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周围的语言环境。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说普通话,教学语言干净、精炼、逻辑性强、有趣味性,以优美的语言范例影响学生。同时要提醒、教育学生注意分辨、分析周围的语言环境,从语法、修辞、逻辑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语言,抵制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影响。
  1.推荐评选优秀作文。
  无论是每日一篇的优秀作文推荐还是学生互评的作文,都由学生上讲台逐条分析、评价。
  2.提高对口头作文评价打分者的要求。
  评价并打分的同学由教师指定。对这些同学,说话的基本要求与作文者相同,还要求他们以友善、认真的态度,客观地进行评价,既有与全班同学的横向比较,又有与作者自身情况的纵向比较,给分有理,扣分有据。
  3.搞班干部“竞选”。
  人人都要当值周班长,有“竞选宣言”“施政演说”,卸任时要作“工作总结”,发言均限制在三分钟以内。这既施展了才能,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4.家长会以学生汇报为主。
  在个人“述职”的基础上,由小组长向家长汇报本组每个成员的品德、学习、纪律等情况,由班长汇报全班的情况及小组长的个人情况。小干部们的汇报既有表现、又有各种数据,非常明确具体。不少家长转而向小组长、班长询问孩子的情况。学生看到自己的发言这样被大人重视,积极性大为提高。
  5.组织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和辩论会。
  由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演课本剧;由学生组织、主持演讲比赛和辩论会,并观摩高年级同学的辩论会,增强兴趣,提高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6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