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8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180-02
一、坚持训练的针对性:心理训练是有意识、有目的、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施加影响,以形成良好心理状态的过程。
1.狠抓“拼搏”精神教育。教练员在训练场上要鼓励拼搏,调动其主动性,以高昂的情绪、旺盛的精力、高质量的动作、顽强的意志去完成每一次训练。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态和为国争光的高尚品质,帮助其找准位置,观察其表象,以教育说服方式对其进行心理调节,充分调动他们勇往直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他们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2.狠抓“激励评价法”。青少年可塑性大、兴趣广泛,上进心强,爱表扬爱展示自己等等,教练员要充分利用少儿心理特征,多激励、多鼓励。运动员每取得一点进步,每取得一次成功,教练员都要有意识的抓住闪光之处予以及时的表扬鼓励。 当遇到困难时,也应及时加以引导和启发,防止他们由于缺乏耐挫折力而失掉成功的机会。
3.狠抓“模拟心理训练”。教练员应教会运动员正确的认识恶劣条件,必须对比赛对手、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然后针对实际情况来安排训练,提高运动员临场的适应性。具体可根据比赛地点的气候、场地、观众的倾向性等“实景模拟”来描述比赛的情境。通过电影、录相了解对手的行为和自己的行动等“图象模拟”进行训练。不断的围绕不利因素园地制宜、因时制宜的、针对性的模拟演练,要有计划性和预见性。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有身临其境之感。最大限度的在平时训练和测验中获得切身体验。
二、坚持比赛的适应性:在竞赛中,运动员心理异常激列、而复杂。大大超出平时的紧张程度。这种竞赛环境中的心理是平时任何“模拟”训练也无法体验的。我们应从奥运最高目标出发,把国内、省内各种竞赛作为练兵的手段,把这些竞赛作为心理训练的重要过程,通过国内、省内赛事及训练、测验锤炼运动员的心理。
1.赛前精心准备。根据运动员赛前情绪一般容易波动、出现赛前时兴奋、时,忧郁的现象特点,心理训练应从赛前2周开始针对比赛任务着重安排。用注意力的训练、专门化知觉的训练、克服恐惧心理的训练以及意志的训练等心理调节方法和准备参加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模拟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表象重现训练、念动训练。针对过分安静型运动员,因其常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对其缺乏认真的心理准备应及时调整他的情绪状态,消除他的盲目自信思想,可用“激将法”激发他的斗志;针对过分紧张、焦虑型运动员,赛场降低比赛的意义,给他布置较轻的任务,运动员场上杠铃重量的安排尽量避免其第一次试举失败,安慰性谈话、分析他的长处,引起他良好的回忆等方法,增加运动员的比赛信心。
2.赛中精心指导。举重项目在比赛中有其独特的特点,运动员“台前表演”、“教练员幕后竞争”。运动心理的高度凝聚,瞬间能使运动员爆发出闪光的亮点,夺得比赛的胜利教练员心理素质好坏很大程度影响着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因此,教练员应注意场上的每一个环节,告诉运动员,不要带着想赢怕输的思想上场比赛,把精力放在回忆起正确的技术上,给运动员一个独自的“心理世界”,使运动员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技术和战术,真正进入比赛状态。告诫运动员,哉胜自己就是战胜竞争对手。
3.赛后调整恢复。运动员赛后精神极度疲劳,一般赛完精神即溃,失败者尤为突出,对运动员疲劳和失败的痛苦心情教练员不存在“终身制”。让成功者明白,强劲的对手时刻潜伏在自己周围,有意识的让成功提前体验失败的感受,做到“胜而不骄”;针对失败者应对其失利的原因、经历、感受去深挖细嚼,了解其心态,让失败者领略将来有成功的喜悦和希望。任何成功的运动员都是从一次次失败中走过来的,给他指明前进的方向。即要使其体会失败的痛苦,又要增强对其失败的忍耐力,激发他更好的训练,使其从沮丧中找回自信,败而不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6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