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认知冲突”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崇香

   摘 要:课堂教学需要促成学生主动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主动产生冲突,利用来自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来组织安排教学活动。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来营造、捕捉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成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
   关键词:认知冲突;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促成学生主动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主动产生冲突,利用来自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来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一、针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来安排教学内容,使“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与未知之间发生冲突
   通过引发冲突,可以激发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要学的动机,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新内容的学习之中。
   新课程强调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强调“从学生已经会了什么”开始进行教学。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如下几种:
   1.布置学生完成需要新旧知识才能完成的、感兴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产生“不会、有困难、费时间、结果出现很大分歧”等困惑
   这样的冲突营造,一般可以安排在课下的实践活动当中或课伊始,教师创设一个学生喜欢、感兴趣、跃跃欲试要完成,但马上就产生困难的情景。这样的冲突营造,一般安排在课伊始。课题的题目、内容对学生来讲比较新鲜时。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将新的课题或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猜想学习的内容,预测问题改如何解决。如:学生二年级学过《狼和小羊》,到了三年级学习《会摇尾巴的狼》,老师引导学生回忆《狼和小羊》的故事,然后,给出《会摇尾巴的狼》,让学生猜测:狼掉进了陷阱,遇到了老山羊,狼向老山羊求救,老山羊会怎么做呢?由此引发学生读书、验证自己猜测的动机。
   2.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可以由教师提出学生平时发现的感兴趣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建立问题与新学内容的“链接”,也可以制订一个领域(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领域),让学生提出自己平时发现的问题;还可以营造一个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这样问题情境。
   二、引导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
   学生学习理解新的知识、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总会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
   1.新知理解的困难
   包括相关资料的不足、思维策略技巧问题、思维角度问题、资料分析处理技巧问题、情感态度倾向问题、价值观问题、理解过程问题、现象观察的印象认识等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引导之对学习困难进行描述,使之清晰地成为学生的认知冲突。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通过恰当的引导,引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产生有价值的新的认知冲突。
   2.学生实践操作进行问题解决时遇到的障碍
   有些时候,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时,因为操作方法、知识运用、观察角度等方面的原因,本来可以通过实践来完成的问题,却不能完成――得不出需要的结论、不能对某些观点进行验证、制作不出需要的成品、观察不到需要出现的现象,即使出现了,也与需要的或理想中的相去甚远。这时,学生感到困惑,出现认知的冲突。但,往往学生自己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于是,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自己也不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密切的关注,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冲突及症结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三、在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交流研讨时,注意抓住学生出现的意见冲突,将典型的问题摆出来,引发大家的辩论
   学生经过独立学习、小组学习,进行小组或全班交流讨论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同意见。即使是老师认可的定论,也会有学生表达出不同的看法。这些冲突的解决恰恰是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的关键因素。学生之间的意见冲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各自经验的不同,导致他们对学习内容认识方面的差异
   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时,由于各自的经验、知识储备、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建构出来的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化差异。如:同样的一个问题,有些学生从表面来理解,有的学生从本质上来理解,有的学生用抽象的理论理解,有的学生用具体的事物来形象的理解等。这样,学生的理解就出现了差异――学生之间,产生了认知冲突。教师抓住学生这样的冲突,将问题摆出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点在那里,各自的理由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驳对方证明自己的正确合理?能够相互借鉴什么?
   2.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带来对学习内容理解产生的差异
   这是教学中最经常出现的学生见的认知冲突。由于看问题的立场、观点、价值观、切入的角度等因素,学生得出的认识有时会出现巨大的反差。如:学习《坐井观天》,小朋友们大多认为青蛙“眼界狭小,看问题片面,固执己见”。而有的学生则说到“青蛙说得有道理”;学习《燕子妈妈笑了》,老师问: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小燕子怎么样?有学生说:小燕子很认真。他是从结果来看的。另外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它不认真。他是从过程来看的。这样的意见争锋,对学生深入学习领会,很有益处。教师抓住这样的冲突,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理由,再深入读书,反思自己的观点,一方面促成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也将学习进一步引向了多角度深入的思考的境地。
   以上从三个方面谈了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来营造、捕捉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是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所忌讳的。因为,这样的教学,教师真正地是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目标较过去单纯以认知为主,动态生成性加强了,更加综合不易把握,学生的认知冲突,给老师的备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唯有这样,我们才真正地把学生当成了主体,才真正能够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自我。
   (作者单位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