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晓燕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
   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之前,我先带领学生熟悉美丽如画的校园和参与各种课内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并感受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喜欢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教授《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我把学生领到操场这个“大课堂”,实地做游戏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学生非常熟悉喜爱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来学习1~10各数的认识。在游戏中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参加游戏?”“男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几人?”等等,在数扎长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整节课,学生们“玩”得很开心,“大课堂”气氛很活跃,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被动式课堂,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学习中去,“学习”热情很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地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探索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的学前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是依赖于实际生活实践,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信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画面,让数学贴近生活,在组织学生活动中,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去看一看、数一数,让学生充分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体会1~10各数的意义,再联系生活,广泛地选取学生身边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三、有意识地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安排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
   四、培养孩子数学的生活实践能力
   许多孩子在上学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数100以内的数甚至更多,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中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一般5岁以后数学的思维能力才开始萌发,上一年级的学生部分只能机械地数数,但对数的意义还不很清楚,因此,就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己的身边熟悉的环境中寻找数。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现实生活中并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同时用生活经验更好地为数学学习服务打好结实的基础。
   总之,数学教学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第二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