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90后”作家2011年度宣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参加“第二届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的作家代表,共同签署发表了这份文学宣言,以兹纪念和相互勉励。
  一、热爱文学,坚持创作,追求文学艺术美的境界;
  二、善于阅读,从经典中汲取文化的精髓;
  三、深入社会,创作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佳作;
  四、“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脚踏实地,戒骄戒躁,静心写作;
  五、注重个性,发扬风格,提倡“原创”与“独特”;
  六、肩负起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创作出有益于公众的作品;
  七、努力发展“90后”作家联谊会,实现“90后”作者的抱团发展;
  八、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繁荣中国青年文学事业。
  
  主题讨论-“90后”作家该如何写出属于这个群体的作品
  冯静茹:要学会提高自己,多读经典,多写多看多思考。
  李开浓:现在的“90后”作者太“自我”,大部分“90后”作者还处于非清醒阶段,自我认识不够。
  陈胜:部分“90后”的作品无病呻吟,没有力量,完全模仿郭敬明,没有自己的风格。
  朱惠莲:我主张不能够像那些缺少自己风格的人一样写作。
  李炫:写作要怀着责任感。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不应只是关注风花雪月。
  朱雀:把写作当成某种爱好是最好的,并不一定非要当专职作家。
  黄宇:多关注底层人的生活。
  许仕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关注本土文化。
  林为攀: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最重要。
  胡代旭:大部分“90后”作者技巧、能力不足。
  张震扬:脚踏实地地写东西,把心态放平。
  李泓业:写自己的东西。
  王苏辛:畅销书只是一个巧合的问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吧。
  杜雅熙:我们每个人本身也是作为一个读者存在,现在很多读者把读书也看做像电影、音乐一样的消遣方式,这也注定了要适当迎合这种消遣的意味。
  李柏林:太重视名利是写不出好的作品的。具有时代性,而且坚守你自己的文学才会畅销。
  刘辰希:坚守文学不是我们在这里谈论就能讨论出来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写东西。
  李达:我认为文学更多的是坚守和呵护。在这个年代,坚守对我们写作本身很重要。
  范磊:大家写作的初衷更多的不是为了销量,而是为了自己。我也不会打破自己的底线。
  胡杉杉:我觉得文学是永恒的精神行走的方式,它是灵魂的独白。
  王苏辛:写作是一个人的事情。坚守文学就是写好作品。
  
  “90后”代表声音-所有不以服务读者为目的的创作都是耍流亡民
  在第二届“90后”作家联谊会上,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90后的书如何能畅销”,听到最多的人名就是郭敬明,见到最多的场景就是某人赠送签名书。
  其实“90后”很早就已经不单纯了,由开始痴迷于文字希望倚笔走天下到现在越来越多地去关注文章的稿酬以及为自己带来的诸多好处,“90后”作者开始变得浮躁、虚伪、世俗。
  在这个文学和出版事业普遍低潮的时代,“90后”浮躁得坐不住,想要出名,想要赚钱。这种心理正常,当少年的心膨胀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就会进入一个异常矛盾的时期――既想摆脱外界的束缚自食其力,又很想依赖于别人获得些非分之想。因为这样,“90后”作者们才为了争取稿酬,抱着自己的书稿一家又一家出版社地跑,才会在联谊会的时候急着去询问如何“打造畅销书”。
  不只是为了利,在虚名方面,“90后”作者也很过分。很多时候,我都觉得“90后”已经完了。百度百科里自封了几十个派别,有的时候为了争到派别代表作家的“荣誉”,都快要打在一起,让人实在无可奈何又忍俊不禁。
  更有甚者,为了炒作,不惜在网上以骂别人、骂政府来提高自己博客的点击量,以求获得多一点的人气。有的人博客里的个人简介比自己的文章还要长,还不忘在结尾加上“某某作品正在创作中”。
  这些举止都充分证明了“90后”急躁的心理和虚荣的心灵,为了名誉,不惜代价,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了炒作上,而放在创作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被名利卷进漩涡的“90后”作者,到底怎样才能ⅡU做成功?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描述过:当有一天,“90后”作者的博客里不再是那些找不到方向的头衔,而是一部又一部成功的作品;当有一天,别人问你哪一年出生的,可以很高傲地说我是“90后”,而不是整天窝在网上说我是哪个派系的作家:当有一天,网上讽刺和质疑“90后”的声音能够减轻,“90后”开始真正成为文学的主力军:当有一天,“90后”的创作不再只为稿酬和名誉:当有一天,“90后”文字圈的自创杂志虽然很少但是很精;当有一天,“90后”可以高傲地指着“80后”的鼻子说我比你强――如果能占到其中三条,我相信就已经足够成功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2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