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新作文素材及运用点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海潮
体育类
天才射手缘何重蹈覆辙
雅典奥运会最后时刻戏剧性丢金的美国名将埃蒙斯再次在最后一枪出现严重失误,在北京奥运会上又一次将几乎到手的金牌拱手让给了中国选手邱健。
应该承认,年少成名的埃蒙斯是当今男子步枪射击届少见的天才射手,今年才27岁的他已经在大大小小的国际赛事中收获了众多的世界冠军头衔。然而,当踌躇满志的埃蒙斯在雅典奥运会上最后一枪脱靶,将金牌拱手相让给中国选手贾占波后,他所表现出的只有慌乱,甚至自己将枪栓打开,检查最后一发子弹究竟射向何处……
四年一个轮回,当埃蒙斯再次站在北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赛的决赛赛场上时,自第一枪起就一直牢牢确立着领先优势的他似乎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成长,埃蒙斯再一次带着巨大的领先优势来到了最后一枪。然而,他却不可思议地再次上演了悲情一幕,尽管这一次埃蒙斯没有再次将子弹打到别人的靶子上,但仅仅4.4环的成绩几乎已经等同于脱靶,几乎已经到手的金牌再次不翼而飞,连坐在看台上为丈夫加油助威的首金得主、捷克美女卡特琳娜都惊讶地瞪大的双眼……
[分析品悟]连续两届奥运会,在同一个项目上出现几乎一样的重大失误,看似偶然实属必然。正是因为太想得到了,埃蒙斯的心理才会出现如此巨大的波动。众所周知,能够来参加奥运会的选手都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选手,因此在决赛中选手们所要较量的,远不仅仅是技术战术,心理因素应该毫无疑问提升至了第一位,谁的心态更为放松,谁能将期望值降到最低点,谁就有很大希望成为最后的王者。竞技体育如此,人生也如此。
[适用主题]较量 心理因素 平常心 失误 偶然与必然 期望值
美媒体给菲尔普斯泼冷水
杨晴川在8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撰文说,菲尔普斯无疑是奥运史上的一个传奇。在本届奥运会上,这位“泳坛一哥”实现了8金梦想。不过,对于这位游泳天才,美国媒体并非铺天盖地一边倒的褒扬。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一些“泼冷水”的另类声音。
麦克拉奇报业集团撰文认为,尽管菲尔普斯是奥运史上荣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并将游泳运动提升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但不意味他已经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奥运选手。
文章认为,菲尔普斯能够成为“奥运多金王”,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首先是游泳项目的赛制特点,易于产生“多金王”。田径名将迈克尔・约翰逊就曾指出,如果短跑也能“侧着跑”和“倒着跑”,一样也能产生“多金王”。这虽是戏言,却不无道理。其次,现代社会,商业与体育的联系日益紧密,给运动员夺金增添了巨大动力。如果一百年前的奥运选手面前也摆着数百万美元的商业广告合同,他们可能做得更好。此外,科技进步极大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如今游泳破个世界纪录,似乎不像过去那么难。
《芝加哥论坛报》则从另一方面对菲尔普斯提出了批评:在奥运冠军领奖台上,这位天才从未跟着国歌声一起哼唱。而且,有一次在奏美国国歌时,他和队友罗切特甚至在说笑。“哥们儿,别忘了你代表的是美国!”该报尖锐地指出。
[分析品悟]在体育史上,少年成名却终被“捧杀”的例子并不少见。美国媒体的“泼冷水”,值得深思。在对奥运冠军们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需要这类善意的提醒。
[适用主题]一边倒 “捧杀” “泼冷水” 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 提醒
刘子歌的得与失
关于在北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的上海选手刘子歌的报道,有个细节值得注意:这位19岁的少女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一年四季基本上都穿运动服。19岁是一个爱漂亮、追求时尚的年龄。但这一切,距离刘子歌都是那么的遥远。
在刘子歌的心里,几乎就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游泳。无论是当年在上海游泳队,还是如今在中国游泳队,刘子歌都是练得最苦的一个人。她每天的训练量达到15公里左右,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如此。刘子歌爱读书,她读《道德经》,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有自己独到之见:“无为而治和我平时对待事物的态度很像。我今天得这块金牌,应该也是功到自然成的吧!”这也是刘子歌比无数同龄青年的过人之处。
[分析品悟]得与失,是辩证的。但许多时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就需要我们分清楚“鱼”和“熊掌”谁更重要,把握好“舍”与“得”,然后瞄准目标,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勇敢追求。
[适用主题]得与失(舍与得)生活的辩证法理想与奋斗 梅花香自苦寒来
站起来比倒下只需多一次
1988年,美国速滑运动员简森首次参加冬奥会,他在报名参加的500米、1000米速滑比赛上都具有夺冠的实力。比赛前几天,简森突然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他的妹妹因为身患白血病去世了。他强忍悲痛参加了500米的速滑比赛,但刚一出发,就重重地摔倒在地,无奈只能退出比赛。带着遗憾他向1000米速滑冠军发起冲击,两圈过后,他把对手远远甩在后面,此时计时器显示,他是所有参加这项赛事运动员中速度最快的选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再次摔倒在赛场上。
4年后的冬奥会,简森再次在赛场上滑倒,与奖牌擦肩而过。
1994年,简森第四次站在冬奥会速滑比赛的赛场上,在比赛中,简森遥遥领先于其他选手,但也出现了两次可怕的手扶地的险情,许多观众都吓得闭上了眼睛,担心噩梦再次降临到简森的头上。但他并没有滑倒,最终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自己第一枚也是唯一一枚奥运会金牌。
[分析品悟]简森四次在赛场上滑倒,这样的人生际遇足以把一个运动员彻底打倒。但简森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用坚定的信念作为支撑,一次次站在了奥运会的赛场上。他的站立只比倒下多一次,但也正是这多出来的一次,使他最终战胜了厄运,实现了心中的奥运梦想。人生如赛场。
[适用主题]摔倒与站立 顽强信念 命运
想起李宁留在首尔的微笑
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3枚金牌,被称为“体操王子”的李宁,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兵败汉城(首尔)”的那次战役中却“倒”下了:吊环比赛中,他的脚挂在了吊环上,但他微笑着落了下来;跳马比赛中,他重重地坐在了地上,但他微笑着站了起来。有人批评他怎么还有脸笑,他后来回答说:“不笑,难道哭么?”
一个老师说他的儿子竞选班长失败了。别人问为什么,他说他儿子不会哭,只会笑。结果,那个在得票落后时就放声痛哭的女同学反败为胜。
[分析品悟]哭泣的失败者,让人同情;微笑的失败者,让人尊敬。有部电影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一个伟大民族不会让哭泣成为制胜法宝。那么,请我们记住李宁20年前失败后留在首尔的微笑,那是因为他已种下的胜利种子:看谁能笑到最后。
[适用主题]笑对失败(笑到最后) 信念 坚强 微笑与眼泪 同情
文化教育类
俩熊猫
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期间,当地的邦尼维尔小学邀请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到学校联欢,3对中国花样滑顶尖高手悉数到场。联欢会在校礼堂举行,例行致词、演节目、合影之后,中国驻美使馆的文化参赞上台宣布他带来了两个大熊猫玩具。
“我把熊猫只送给两位同学,”参赞说,“一个送给一位学习成绩最好的男同学,另一个送给一位学习成绩最好的女同学!”令我惊讶的是,翻译把这句话译成英文之后,孩子们脸上是似乎没有听懂的茫然的表情。
孩子们不喜欢大熊猫吗?谜底当晚揭晓。邦尼维尔小学有5个中国孩子,其中一个孩子的母亲晚上打来电话说,那两个熊猫给学校出了个小小的难题。“你知道,美国的小学教育是不强调名次的,根本没有‘谁的学习成绩最好’这个概念。我女儿就是只知道自己的分数,从来都不知道别人的分数。”这位母亲说。
“俩熊猫怎么处理?”“学校一开始也不知道该给谁。使馆送的熊猫脖子上各有一条彩带,写着给最好的boy和最好的girl。学校想了个办法,在boy和girl后面都加上s,改成了给男孩子们和女孩子们。这样,学校将永久保存这两个熊猫。”
[分析品悟]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异,由来已久。而中国驻美使馆的文化参赞的按名次最好来奖励的事情,确实说明我们的应试教育在许许多多人的心中已根深蒂固了,因为他毕竟是“住美”的高级官员啊,何况我们这些“身在庐山”的布衣呢?总之,“俩熊猫”最终被那所学校保存是幸事也是不幸!
[适用主题]教育观念 应试教育 尊重学生个人隐私 教育体制改革 奖励的误区
不吃亏
广场的长椅上坐着两位年轻的母亲,正幸福地在谈论着各自的孩子,一个说:“我那宝贝特聪明,在哪儿都不吃亏,我一旦买回他不喜欢吃的零食,他总要带到幼儿园去,与其他的小朋友交换些他喜欢吃的零食,吃不完就藏在书包里,回家后还向我们炫耀。”
另一个说:“我家那宝宝也是,以前在幼儿园常被小朋友欺负,每天都哭着回家,但他吃过亏之后,每天都在他爸爸身上操练,现在在幼儿园,可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儿。”
有一个老太太在她们旁边的垃圾桶里“掏宝”。听到她俩的谈话后插话说:“我那俩儿子小时候跟你们的小孩儿很相像。”两位妈妈一脸的唐突,但听到老太太在讲儿子的话题,便饶有兴致地问:“那现在你的儿子怎么样了,为何你落到要靠捡垃圾为生?”
老太太叹道:“就是因为他们俩太聪明,小儿子不愿吃亏,打死了人后坐牢去了。大儿子不愿吃亏,他家里有钱,可就是一个子儿也不给我。”
[分析品悟]前两者是现在,是原因,后者是未来,是结果。故事看似巧合,却又是那么真实合理,因为这是一种必然。“吃亏是福”,是有点不合时宜,但讨小便宜吃大亏,确是社会中的常见现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崇尚竞争的当今社会和现代教育中,也绝不过时,甚至非常重要。
[适用主题]现在和未来 原因和结果 辩证看“吃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竞争 教育(家庭教育)
“陪玩家教”遇冷折射教育困境
据《新民晚报》8月13日报道,暑假里,父母别出心裁地为自己上小学或初中低年级的孩子请个大学生到家里来“陪玩”,这样的新鲜事在申城已经悄然出现。有意思的是,这个家教新模式甫一面市就不太被看好。某家教公司接待人员说,这类“订单”目前不仅比较少,而且失败率还极高,很少有大学生能坚持做满一个月的。分析下来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的“80后”大学生,做题目应付考试或许是他们的强项,而一旦要他们像模像样地玩,且要能玩出高雅、玩出水平、玩出智慧,甚至玩出体力,还真有点勉为其难。特别是一些“书呆子”,自己从童年、少年一路走过来,除了擅长与教科书、教辅书打交道,他们压根就不会玩。
[分析品悟]小孩子没人玩,大学生不会玩,这绝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在大踏步前进的今天,在教育越来越受宠的现在,我们生存能力和生活的乐趣,却与日俱减了。其实,很多时候,玩也是创造发现、获取知识、学会生存的有趣并有效途径。
[适用主题]学与玩 教育 知识与能力 应试教育的弊端 生活的乐趣
动物类
藏獒真相
这是一只母藏獒,他买到它没多久,它就生了八只小崽!要知道,藏獒就是钱啊。随着小藏獒一天天长大,问题却出现了。那些小家伙一有机会,就会互相撕咬对方的身体。
某一天,他竟然发现其中的一只小藏獒被撕咬得遍体鳞伤!更不可思议的是,所有的小家伙在互相撕咬时,都是当着它们的母亲――那只母藏獒的面,但母亲理也不理,任由它们在自己的面前残酷地撕咬个不停!这种情况他已经碰到好几次了!他觉得再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于是就把所有的藏獒分开,一只一个狗屋。但让他困惑的是,他把这些小藏獒分开后,从那一天起,就再也没有一只进食!小藏獒们一天天在消瘦。没有办法,他只好又把这些藏獒全集中在了一起。
一天,早上醒来,他看到整个狗栏里鲜血一片,狗栏里躺着七条死去的小藏獒!所幸的是,还有一只小藏獒活了下来。只剩下了一只,也就没有什么竞争了,它安安稳稳地随着母亲长大,而且变得特别强壮、凶猛!
后来一位专家对他说,藏獒一胎都会生好几只,但每一胎最后都只能留下一只!原因是藏獒天生就是一个好斗的品种,只要它们一生下来,就会开始永无止境的争斗。争斗的目的,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强大。在它们的群体里,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永远都是那些从一生下来就最好强的个体!而这也保证了藏獒这一物种一直以来能传承一种最强悍的血统,间接为藏獒生生不息的繁衍立下了汗马功劳。
[分析品悟]原来,那些藏獒的“同室操戈”,竟然都是为了物种能更好地延续这一目的啊。是啊,千万不能仅仅以人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一种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生灵。它们也有它们生存的准则。这就如一朵花,你只能看着它开,而不能命令它在什么时候开一样。
[适用主题]适者生存 生存准则 真相 延续 个体与整体
千里马
千里马是大臣从草原上找来献给皇帝的,皇帝对千里马很满意,特地为它量身定做了一辆崭新的马车。
这天皇帝出游,决定试试新马车。马车走了不到一里地,皇帝就不满意了。千里马脚力太好,速度很快,马车里坐着很抖,皇帝坐得很不舒服。考虑再三,皇帝决定把千里马赏给将军,千里马脚力这么好,在战场上一定很神勇。
将军得到千里马很兴奋,急忙就牵着它回了自己的骑兵营,千里马刚到,骑兵营里别的马就被它吓得四处逃散,将军明白过来,千里马太神勇,别的马都怕它。千里马不能在战场上用,战争不是一个人打的,用它会影响整个部队。
将军忍痛把千里马送给了通信员,通信员主要负责传递情报,千里马在那里一定用得着。
千里马就是千里马,脚力果然非凡,别的马需要一天,它半天就行。通信员对千里马很满意,可当通信员给千里马喂草料的时候,他就犯难了,千里马的食量是普通马的三倍,通信员没有那么多草料喂它。通信员没有能力喂养千里马,就把它放了。于是,千里马回到了草原。
草原上的马原来是很敬重千里马的,可现在不了,因为千里马是匹没有用的马,没有人要它。草原上的马陆陆续续地给人带走了,有的上了战场,有的拉了马车……它们都成了人类的工具。
最后,只有千里马还留在草原上奔驰!
[分析品悟]人们常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这匹千里马的遭遇,又告诉我们,千里马不但需要慧眼独具的伯乐,还需要善于驾驭、善于礼遇它的“骑手”,以及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否则就会有千里马还不如凡夫俗子的结局。如此,这就不只是千里马本身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适用主题]人才与管理 位置 社会与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29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