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中学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构建学困生对中学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
  关键词:构建;学困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的教学思维决定了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有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因为我们的学困生不是他们自身很笨,而是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及方式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去学习。有些学生做其他事情做得很好,脑子很好用。但一谈到学习就感到头痛,这主要是他们感到学习是件很痛苦的事,根本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根本就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曾记得读中学时流行着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对学好数理化的重要性,我常想,为什么不是化理数,而是数理化的说法,这主要是数学学科是学习数理化的基础,因为只有具有扎实的计算功底和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才能对物理和化学等学科进行分析、计算、研究。
  然而,在九年义务教育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毕业生不需选拔考试,直接跨入中学校园。使我们教育第一线的教师面临更多的学困生,尤其是在数学学科中,存在的数学学困生更多,这使上数学的老师感到困惑,压力特大。多数老师辛勤付出,然而,事倍功半,始终不见成效。同时我又想,为什么我们会面对如此多的数学学困生呢,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拿我们学校近两年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来看,2008年,七年级第一学期,800余人参加考试,及格人数为100人左右,平均分45分,2009年,七年级第一学期,700多人参加考试,及格人数为93人,平均分39分左右,其他两个年级和七年级几乎在一个水平线上。
  我们有如此多的学困生,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农村家庭,多数学生的父母农活繁重,由于一天的劳累,也就顾不上管理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并检查其孩子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另外,多数家长本身对数学这一学科就不甚了解,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无法给予解答,孩子便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度。或许孩子会想,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会,自己不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久而久之便不再理会数学了。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对教材不加分析和研究,照本宣科,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再则,教师一味以教参书的教学进度为准,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得失,拼命赶课程,当多数学生需要复习、巩固、提高时。这一教学环节而没有得到落实和实施。大多数学生会因上节知识没有学好而影响下一章节的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得从家庭、学校和教师入手。作为学生家长,应及时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做好监督、检查工作,若家长文化程度较高,要主动帮助孩子学习,还可以结合教材有选择性的考察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做得好要给与肯定和赞许。孩子不对,就及时辅导更正。当孩子的家长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以开口就说不会,更不要训斥孩子,要鼓励孩子多思考。也许孩子通过自己仔细思考,一下子就弄懂了一个难题,这不是比训斥和数不会更好吗?如果孩子经过仔细思考还不好的,要要求孩子去问老师或同学,直到解决难题为止。这样的要求一定会让孩子学有所成,养成探索研究、乐学、好学的好习惯。
  其次,作为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要吃“老本”,一味吃“老本”,会被时代淘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的点,要努力使自己的思维闪耀金光。我们可以借鉴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同时,也要融会自己对所教教学内容的思维结晶。把自己的领悟,结合教学实际及学生实际,灵活应用和实施。尤其是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体现精炼的层度,表述的内容更要直观易懂,重复繁杂的语言会使学生越听越糊涂。比如,有的老师上有理数的加减法是,喜欢让学生先记运算法则,然后按运算法则讲授内容。其实,这种方法对理解能力较强,而且对绝对值的相关内容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较为适合。然而,面对理解能力较差的学困生,这种方法就大打折扣了。因为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不是很好理解的,它包含了三个重要知识点。曾受一位学生的启示,对讲授有理数的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用如下的方法讲授可能会更好些。这种方法比记运算法则容易理解,并且贴近生活。当然这种方法仅共大家参考。
  再次,由于数学学科并不是完全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而是相互交融和联系的。因此必各科任老师必须加强沟通,互通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协调发展。万丈高楼平地起,各科任老师必须重抓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查缺补漏。对于章节知识通过测试和作业找问题,哪里出问题就在哪里停留复习,以此构建学生良好的基础知识平台,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增强信心和兴趣。
  参考文献:
  [1] 刘兼 孙晓天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一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4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