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经典,“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诗与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清澈。
――朱光潜
古代诗歌中精致、纯粹、优美的经典之作是传统文化的精品,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学趣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让学生鉴赏、领悟经典中的美感和哲思,教师需通过有效拓展,迎领学生独步登堂、陶冶性灵。
一、在朗读中拓展。重视朗读、诵读、美读,以读代讲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声情并茂的朗读、吟诵有助于学生领悟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催发他们的联想、想象,再造属于诗篇的更属于读者的诗情画意,让诗中的形象更加活跃鲜明,让诗的意蕴更加丰富深刻,让诗的情趣更加浓烈感人。但赏析不能停留在口头,应强调学生在课堂动笔。高考鉴赏最终要形成文字,所以,动笔这一自我梳理过程就尤为重要。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在《致教师》一文中明确指出:以“写”促“读”,推动鉴赏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古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写:描绘一段美景,描写一个场面,与古代诗人跨越时空进行一次灵魂的对话,和现代作家重读经典感悟一首千年的绝唱。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一副对联、一首诗、一个剧本、一篇文章。于是有了《春江花月夜》的优美画卷,有了李白饮酒作诗的豪放场景,有了《永远的李清照》,也有了现代诗《长相思》和分镜头剧本《夜归鹿门歌》。学生写的东西虽然稚嫩,但赏析的目的达到了,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提高了,对作品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
二、向相关作品拓展。教学一首古诗时,如果能联系有相似点的一些古诗,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或找主题类似的,如将杜甫的《旅夜书怀》、《登岳阳楼》、《阁夜》放在一起教学,就能使学生对杜甫在成都避难时的心态有更为准确全面的把握;或找题材类似的,如柳永的《甘草子》和周邦彦的《苏幕遮》;或找写作特点类似的,如厉鄂的《晓至湖上》和王维的《归嵩山作》;也可找同一作者同一时期的作品,如陆游在罢官六载后被重新启用的1186年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还可以找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如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加入她的《如梦令》和《一剪梅》,因为这三首词很准确地反映了词人人生的三个阶段:《如梦令》――天真烂漫的少女,《一剪梅》――相思幽怨的少妇,《声声慢》――凄苦无助的孀妇。有了三者的互补,学生不仅更容易理解《声声慢》,也能较好地体悟李清照的生命历程。
三、向相关资料拓展。鉴赏诗歌要“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教师可适当提供作者人生经历、写作历史背景及文中涉及的典故材料等。还以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为例。为了体会诗中的“愁”,师生可共同搜集资料,总结归纳为:
1103――1126年,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
1127年,金灭北宋,国破家亡;李清照夫妇南渡逃难,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病逝,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1年,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如舟,九月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孑然一身,离开人世,没有留下子嗣,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通过搜集这些资料,学生对李清照的一生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她晚年作品《声声慢》中的国破、家亡、夫死之愁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李清照其人肃然起敬。
除了文字资料,影视资料也可灵活使用。专题片《唐之韵》对教学唐代诗歌大有裨益。片中诗化的语言、写意的画面和丰富的史料把唐代诗人及其作品演绎得精彩绝伦,学生观看之后,对学习唐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唐诗之美有了概括的了解,对唐诗的风格流派也有了粗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欣赏具体作品,收效甚丰。人物专题片《李白在安陆》、配乐朗诵《琵琶行》、《百家讲坛――稼轩词》等影视资料为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教师应选其精要,合理使用,以求拓展。
教材仅仅是一个例子,古代经典诗作蕴涵的的丰厚内容绝非教师传统单一的讲授就能凸现,必须借助多种方式进行拓展。实践证明,古诗教学中的有效拓展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他们的视野,提升其能力和人文素养。教师应用智慧和灵感探求拓展之路,不断攀登,让学生在拓展中濡染古典之美,“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4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