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实践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丽

  摘 要:“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应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准确把握教学契机,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在时空开放中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运用合理评价调整合作学习进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90-001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如何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现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笔者在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一、优化组合,增强合作学习意识
   分组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时,一般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以及性别特征等进行评定,然后分配成若干合作小组,既要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建组原则,还要有尊重学生个人的自愿原则。其目的是让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形成一种互补。每小组4―6人为宜,在一定时期内小组成员应相对稳定,保证合作的有序开展,经过一段时间(每学期)调整一次小组计划,以便拓宽学生的交往空间。组长实行轮换制,可以定期轮换,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临时轮换。这样,在各组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进行公平竞争,使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另外,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还要积极营造学生合作学习的心理基础和心理环境,学生之间要学会相互尊重,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化建议。
  二、精心准备,提升合作学习效率
   要想使学生有效地、持久地投入合作学习,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年龄性格特征,精心设计难易合适、具有挑战性的讨论题、操作题、思考题、开放题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效,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能用事先准备的工具和已经学过的知识想办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吗?学生用事先准备了梯形纸、剪刀、学生尺,开始先独立操作,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把握契机,发挥合作学习功效
   合作学习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合理科学地选择合作交流契机,适时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真正发挥合作交流学习的功效。
  1.百思不得其解时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是常有的事,关键是如何有效的解决问题。当一道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需要帮助的心理需求,此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当大多数学生独立一道题有困难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借助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使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在听取别人的观点和方法中心领神会,自己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拓展,从而获得成功体验。
  2.意见不统一时
   现在的教科书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字眼:你是怎样想的?你最喜欢那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正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论之一,就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放手让学生去争论、辨析,学生会在各种激烈的争辩中,越辩越明。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学生探索12×10的算法时(图意:每箱牛奶有12瓶,10箱牛奶一共有多少瓶?三年级有117名学生,每人一瓶够吗?)出现了如下的算法:
  (1)先算5箱有多少瓶,再算10箱有多少瓶。
   12×5=60 60×2=120;
  (2)先算9箱有多少瓶,在加上1箱的12瓶。
   12×9=108 108+12=120;
  (3)把每箱的12瓶分成10瓶和2瓶,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瓶,一共是120瓶;
  (4)由12×1=12想到12×10=120。
   此时学生争论不休,各持己见,虽然解题方法迥然不同,结果却相同,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确定最佳方法,也渗透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思维策略。
  3.难以独立完成时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内容是靠学生个人的力量难以独立完成的,它必须依靠小组合作的力量来解决。例如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设计这样一个活动:从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个球,然后再放回袋中,这样一共摸40次,红球和黄球各摸到多少个?由于学生又要摸球,又要记录,还要统计,一个人操作有一定的困难,我提醒学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形式进行,于是他们开始结成小组,进行分工,借助集体的力量,顺利地完成任务。
  4.突破重难点时
   教学中,对于知识重难点的突破,教师要善于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借助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当学生有了成功喜悦需要分享时,为满足学生极强的表现欲时,都是学生合作的最佳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及时捕捉合作最佳契机。
  四、开放时空,保证合作学习效果
   充裕的时间、开放的空间是合作学习取得有效性的前提。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时间要求,但时间规定要有一定的弹性,主要是要告诉学生速度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合作交流将会流于形式。它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合作交流前,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其二保证充裕的小组合作交流时间。时间的不充裕直接制约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五、科学评价,调节合作学习进程
   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积极参与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适时深入学习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与之交流,引导学生达到组际竞争的境界,对合作学习活动要及时作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教师不仅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学习的过程以及情感态度的评价。例如评出最佳汇报员、优秀沟通员、最佳集体奖、最佳配合默契奖等。教师对待每个学生要坚持正面表扬原则,使学生在评价激励中增强自信心,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在我们的教学中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更新教育理论,积极营造合作学习环境,切实优化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在合作学习中增长知识,快乐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5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