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不同版本地理教科书的分析与使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曲忠厚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了一“标”(课程标准)多“书”(实验教科书),使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进入师生的视野。这是件大好事,它让我们欣赏到不同背景下教科书的不同风格,也使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了一些教学资源。几年来,通过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人教版”和“湘教版”等实验教科书(这是我们有针对性的研究,我省普通高中目前就使用这两套地理教科书)的研读及教学实践的信息反馈,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新课程背景下不同版本地理教科书进行分析、比较,以达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科学使用。
一、对“人教版”、“湘教版”地理实验教科书的分析与比较
对教科书的分析与研究首先要看其表现形式和编排方式。教科书的表现形式归结为逻辑式组织、心理式组织及折中式组织三种。逻辑式组织是按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组织教科书,这种表现形式是将事实材料、概念、原理、观念所构成的内在的相互联系作为教科书建构的基础;心理式组织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作为教科书组织的出发点,逐步扩大教科书的内容范围,注重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折中式组织则采择两者之长,兼顾学科与学生两方面的需要。
教科书的编排是决定一个学科一个年级的教学内容将按照怎样的次序组成,或这门学科内容在几个年级中的排列次序。教科书的编排呈现一般分直线式排列和螺旋式排列两种方式。直线式排列是对学科教学内容采取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方式,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后面不重复前面已讲过的内容。螺旋式排列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学科知识的某些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人教版”和“湘教版”地理实验教科书就是因采用折中式的表现形式,对教科书做了科学恰当的处理而受到师生的欢迎。下面根据我们对这两种版本教科书的研读,做一肤浅的比对。
1.对“人教版”地理实验教科书的分析与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理解深刻,把握准确,充分发挥了长期从事基础教育教科书研究与编写经验丰富的优势,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形成了“扎实(重基础)”、“平实(重衔接)”、“朴实(重实用)”的风格。人教版地理教科书注重强调地理思想,使教科书有“魂”;注重问题探究,使教科书有“理”;联系现实生活,使教科书有“用”;尝试多种表达,使教科书有“趣”,以此形成了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教科书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其框架,使教科书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教科书编制恰当体现了三个重心,即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教科书的始终,尤其深化了“因地制宜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科书能够完成课标基本要求,体现先进的学科基础,反映地理的实用价值,设计精当清晰的逻辑结构。整套教科书站位高、落点实,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教科书重视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把综合的、动态的观察世界的地理思维方式,作为分析地理问题的立足点。在内容组织上符合地理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发展方向,突出人地关系,精简内容,降低难度,在深度、广度和基本技能上把握适度。
(2)抓住时代主题和社会发展问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所学内容变得生动、鲜活,突出了地理学的实用价值。注重基本原理,密切联系实际。通过典型案例和开放型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教科书中创设的“问题探究”栏目,让学生尝试从地理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和国家大事,体会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构成本教科书的一大亮点。紧密配合各章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问题研究。侧重过程与方法,结果具有开放性,突出地理学的实用价值。注重探究学习的思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人教版教科书将探究活动都显性化了:在“章―节―标题”系列中嵌入了“案例”和“问题研究”。“问题研究”设在每章内容的最后。这样的设计继承了传统教科书结构的优点,既便利教学,又将探究活动安排在新内容的学习之后,突出“迁移”的要求,使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探究相互衔接、有机联系。
(3)教科书本着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与方法,努力使学习内容具有阶梯性、逻辑性和开放性,把教学过程变为探究过程(课后的“问题研究”就是很好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从而使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成为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能力提高的过程。教科书编写抓住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用。譬如教科书中的有些内容采用了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即教科书不直接叙述所学内容,而是通过对某些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从中感悟和体会出其中的道理。再如教科书中设计了许多与课文紧密结合且分工合理、能引导学生广泛且主动参与的活动题,这些活动题的设计尽量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科书呈现的案例类型多、容量大,案例的组合较好。教科书对案例的分析“见事见理”,即在具体分析案例时,将其置于一般原理之中,夹叙夹议。对案例的分析“进得去,跳得出”,即详细展开案例分析,但着眼点不在案例本身,而是能迁移、扩展运用到其他区域。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主干部分案例的学习,把握相关案例提示出的思想方法;进而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对课文拓展部分案例进行分析,以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4)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意识,让学生尝试用地理的眼光、地理的思维,独立地思考一些世界、国家及社会性问题,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比如雨林的开发、湿地的保护、河流大坝的修建等,都有着进一步反思和批判的空间。
(5)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再现和灵活应用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终使其形成公民必备的素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加强了基本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突出学习内容的要点和内在联系,注重内容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以利于不同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而灵活采取教学方法,为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6)教科书文字表述严谨、准确、流畅,可读性强,且呈现方式多样,鼓励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教科书编写过程中注意按照学生地理学习的心理特点设计课文,众多科学、规范而贴切的地图、景观图、统计图以及各种类型的变化图,更凸现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图片多,直观性强,体现了地理学中“图”的优势。活动和思考问题的设计多,有利于教学互动。阅读材料和案例多,信息量大,有利于课程的拓展、延伸和深化。每章节后都设有一个“问题研究”,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应
用,可以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7)注重“过程与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科书重视对学生进行观念教育,其把握知识内容的落脚点,就是尽可能将知识内容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起来,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习相关知识。教科书突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贯穿始终。
(8)实施立体化教科书和教学资源战略,教科书的系列化建设好,配套资源丰富。出版社影响力大,作者队伍实力雄厚,且教科书编写经验丰富。
建议对教科书中个别知识内容予以充实或调整,如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文化的中外比较;教科书依据课标的陈述位置,把“地球的圈层结构”放在“行星地球”一章中总感觉有生拉硬拽之嫌,建议将这一部分内容放到《地理必修1》第四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部分;《地理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中关于“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的区位因素”部分需进一步完善。
2.对“湘教版”地理实验教科书的分析与研究。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体现了课改理念,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
(1)在教科书选材和内容组织上,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内容组织上符合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结构和发展方向,在深度、广度和基本技能上把握适度;能够用新的教学理念组织有关内容,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分析阐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比分析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及其对策,综合研究地理环境的区域联系及其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学科内容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科书中安排大量的活动和阅读材料,便于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和钻研地理问题的兴趣,活动和阅读材料选材角度新、时代性强、内容丰富、创新意识明显,给学生提供了综合看待问题、动态观察世界、多样空间描述等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使教科书具有综合性、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特点。
(2)教科书以着力培养学生基本地理素养为己任,明显强调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原理、地理规律和地理过程等主干内容的落实。主干核心知识语言简练,穿插于正文和阅读材料中,并在教科书正文之后提供大量与其相关的多种类型活动方式,有利于学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知识,进行地理问题探究。在内容安排与呈现方式上有一定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活动”板块,充分发挥其理解、应用、拓展等功能。
(3)教科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大胆整合传统教学内容。如在《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的学习内容中增加了大量人文地理内容;教科书编排强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核心理念,更加适合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和专题研究。
(4)教科书文字表述严谨、准确、流畅,可读性强;语言精练,突出地理主干、核心知识,地理图表绘制科学、规范,注重图文优化设计。
(5)教科书适合教师与学生实情,系列化建设较好,配套资源丰富,提供了教学参考书、教学地图册及挂图、地理课外读物、多媒体资源库等教学资源。
(6)出版社影响力较大,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被广泛使用,编写队伍实力雄厚。
建议提高教科书中个别图片的清晰度,并进一步加强个别图片选材的典型性;对一些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安排典型案例加以充实解释,如工、农业区位条件分析方面的案例知识;教科书编排有些知识重复出现,如《地理必修2》《区域产业活动》一章中的有关内容有重复现象;应加强对教科书中大量的阅读材料和活动内容的典型性选择,便于教师教学中操作与应用。
二、教科书二度开发“三大步”――认识、理解与活用
课改中,广大一线教师在教科书使用上大多已树立起“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的理念,认为教科书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教科书应是一扇窗户,把学生的视野打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为依托,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教科书不是法典,也不是圣经,不能再用这张“旧船票”登上新课程的“渡船”。实践证明,正确的教科书观应是“认识”、“理解”、“活用”。从教学层面讲,教科书的二度开发须经过“认识教科书”一“理解教科书”→“活用教科书”三大步的跨越。
1.认识教科书是教科书二度开发的前提。认识教科书,有利于地理教师读懂教科书、借鉴教科书。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教科书,由《地理必修1》、《地理必修2》、《地理必修3》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整合。在突出反映地理独特视角、注重地理问题探究、强化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联系现实生活等方面构建了新的教科书体例结构和体系结构。如“案例”的大量呈现就需教师认识到位,只有理解“案例”,才能进一步领会教科书编写者的良苦用心。
2.理解教科书是教科书二度开发的关键。“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理解教科书并不只限于增加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还要运用获得的知识发表泌论、提出见解、解决问题。对于地理新教科书,我们既要勤读、善读,又要力求真解。所谓力求真解,就是要研究所使用教科书的特点,领悟编者的意图,理清教科书的结构,带着教学中亟须研究的问题深入阅读,从而指导地理教育教学实践。如人教版《地理必修3》中《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章,案例分别选取了我国西气东输和东亚产业转移,教科书先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的原因,再分析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时,教科书还以“思考”、“活动”、“阅读”、“问题研究”的形式呈现相关知识,突出重点内容。若不能理解和把握地理新教科书的特点和内涵,产生了误解、错解,就会误人子弟、影响课改,给地理教学带来损害。
3.活用教科书是教科书二度开发的目的。目前使用的地理教科书本身并不针对任何特定的学生群体,然而具体到我们所教授的学生,他们都是具有个性特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特定的群体,其认知发展水平具有特殊性。因此,课堂教学的第一个过程,是教师需要针对所教授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作认真分析,同时结合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先“解构”教科书、“建构”教科书,再活用教科书。活用地理教科书的形式一般包括:灵活调整教科书顺序;重组教学内容与呈现方式(亦指教学内容的增补、取舍和拓展);选择内容,控制难度;用好教科书所留空间和时间;站在审视教科书的高度,敢于质疑教科书、完善教科书。还以上述例子为证,教学时就可以灵活处理,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选取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中线案例,指导学生读图,自主学习输水线路经过的省区、地形区等
相关知识,归纳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素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科书的重点,挖掘教科书的难点,感受教科书的亮点,不断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1.把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地理教师在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践中,要坚持把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将课程观转变为教科书观,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即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创设民主平等、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地理教师在备课时,应分析课程标准对所教内容的具体要求,要充分参考课程标准解读书籍、教科书和教师用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课堂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之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的制订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要充分体现对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对地理基本技能的获得,发展地理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要侧重于对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强化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等观念的培养。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促进地理课程多样化目标的达成。
3.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设计就是要在研究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基础上,大胆吸取其他教科书的创意,做好基于课程标准、反映新课程理念所进行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其实施要点包括:解读课程标准的目标陈述结构,分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分析教科书,提取教科书所隐含的知识结构;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的特点,确定教学或学习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开发、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制订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根据内容特点设计学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方法;设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及时总结与反思教学过程。
4.教师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明末清初教育家颜元曰:“教之功有限,学之功无已。”注重学法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就是要把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使学生沿着学会地理→会学地理→乐学地理→坚持学地理的专业成长方向前进。
不同的教科书编写者基于相同的课程标准,在教科书内容的理解、把握、选取及组织上存在着差异,毫无疑问,这种差异对教科书质量和教学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何从学生心理、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三位一体整合优化的角度探求地理教科书编写“最有价值知识体系”,以及处理好教科书内部图文系统的合理搭配,达到二者的最优组合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而理解地理教科书编写意图、科学使用地理教科书,则应是地理教研工作者今后一段时间应加强研究的内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