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焦朝军
在历史教学中,有的学生总感觉到学历史很枯燥无味,课堂很沉闷,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教材知识过于庞杂和枯燥,另一方面是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是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内容和贴近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对于学生来说,每一堂课总是充满着期盼,历史课是否生动有趣,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态度。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在讲“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讲了一个小故事:“古时候,人们仰望天空心想什么时候能登上月球,还有的人看见天上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会飞起来,曾经有一个人把两个薄的木板绑在自己的两肋,从高空往下飞,结果当然飞不起来。在当今社会,手机比较普遍,超市在我们身边,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什么产生的结果?”这样的开头,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时,做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答出“中国”和“西汉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做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或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非常伟大。这样一环扣一环地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既激发了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知识,为他们培养创新思维奠定了基础。
三、与时俱进,以新引趣
历史教学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学生喜欢看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在平时的谈话和语文的作文练习中,也常常引用历史典故,滔滔不绝。但这些人在历史课堂上却无精打采,成绩不理想,为什么对历史的兴趣难于转化为历史学科的学习优势呢?有学生说:“历史教科书就像是抽掉了血肉只剩骨架的白骨精,让我如何能爱它!”确实,历史教科书讲述较为简略,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趣味性少。再加上观点滞后,学生读起来枯燥无味。现代教育论认为,我们的学生好奇心强,容易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因此,要让学生乐学、有兴趣,就必须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加进新东西,使学科充满新鲜、新颖、新奇,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1. 教学模式要变化。不应该由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由教师把学生的“一杯水”倒满。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四步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辩论赛法、编写历史小论文、表演历史剧、小记者报道大会等。教师的工作重点则转向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2. 史学信息的输入要新。每一门学科都在进步,历史也不例外,因此要及时传达最新科研成果,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如夏商周的断代工程,在北京老山汉墓出土的美女是中亚人还是西亚人或者是西域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兴趣。
3. 教学手段要变化。现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有了很大改善,为历史教学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丰富、生动的资源优势,更直观展现历史的生动、人物的鲜活。
4. 知识结构要重组。如讲“十年建设时期”时,我按照中共成功的探索、出现的失误、十年成就来重组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也符合高考命题的要求。
5. 教学内容要更新。现在的中高考试题大多立足教材,关注现实,观点新颖,设计巧妙。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走在教材前面,及时引入新观点,关注现实热点问题。
四、编歌谣,促兴趣
当今的教育学、心理学也根据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对指导我们教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我想: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管教,也得管学。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学生反映“学时容易记时难”,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介绍如何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几个环节外,还要努力向学生提供更为具体的记忆方法指导,如纲要浓缩法、音韵歌诀记忆法、串线法等。如在讲“战国七雄”时,我编了一则歌谣:“东南西北到中间,齐楚秦燕赵魏韩。”上下两句一一对应,学生一举两得,诸侯国和地理位置都掌握了。又如在教“洪秀全永安封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时,学生常常会混淆,分不清东西南北,我根据五个王的方向和姓名编成一则天气预报,即“东洋(杨)消息(萧西),北纬(韦)十(石)一(翼)度,吹南风(冯)”。学生记得又牢固又准确。再如《天津条约》内容一大段,我则把它简化成四个字“公开行贿”,“公”即公使进驻北京;“开”即开辟通商口岸;“行”即外国兵船和军舰、外国人可到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游历、经商;“贿”就是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
总之,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历史科就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直接动力。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了,才能让他们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去创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