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祝继群

  一、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社会实践是将应用专业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相统一,在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培养塑造高中生为人民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全面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加快其成才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实践中高中生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具体实际,主动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积极发挥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强化了一种爱岗敬业、对人民负责的奉献精神。由于社会实践是在具体、丰富、生动的实际环境中的活动,因而具有比理论教育更直接形象、更富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特点,从而也更容易被高中生们所接受。
  目前,加强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已成为高中教育的首要任务。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显得十分的不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开拓政治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思路,充分开发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将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具有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行性。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拓展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将空洞抽象的理论、枯燥的说教转化为实际行动,避免说得多做得少、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的弊端。据调查,49.5%的高中生认为加强和改进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载体作用,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社会实践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1.要采用与教学改革相一致的课堂内教学实践活动
  这类实践活动旨在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形式主要包括讲座、讨论、演讲、辩论、模拟再现、案例分析等。讲座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实际,解决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更好地指导其行为。以社会热点问题或学生自身问题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适合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自我展示的特点,能较好地起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演讲这种形式,既可以考查学生的思想深度和创新思维,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在“基础课”教学中,可以举办“当代高中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高中生活该怎样度过”等演讲活动,使学生在自我思想情感的表达中获得行为的动力。辩论则重在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能力,帮助学生弄清一些复杂的理论问题,提高其行为的辨别能力。模拟再现主要应用在人际交往、道德培养等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设计特定的场景,由学生扮演某个角色,进行现场表演,从而将课堂知识进一步活化,调动学生完善自我修养的主动性。案例分析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典型案例,如涉及道德两难时的选择、道德与法律的冲突、当前社会典型事例、高中生中有代表性的事例等,进行理论分析、实践引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
  
  2.广泛深入地参加社会实践这一第二课堂活动
  社会实践是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高中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贡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形式有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训、社会调查、学习参观、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可通过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表现思想道德情操、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类实践教育活动应结合相关课程教学,由任课教师负责实施。军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其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强其组织纪律观念,发扬其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应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一般在新生入学后集中进行。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学习参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形成调研成果。这项活动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中生在校期间每人至少应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写出一篇较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应大力倡导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如组织学生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活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应保证高中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两周时间的“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技术改良、工艺革新、先进适用技术传播等科技活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学术道德、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勤工助学活动对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勤俭节约精神,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且简便易行,参与面广,都可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予以提倡和推广。
  
  3.建立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涉及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诸多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工作体制和保障机制。(1)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要把实践教学特别是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有明确的时间和任务要求,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把“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党建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作为对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2)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实践教学所需经费的落实。对于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训,学校要在教学经费中做出安排,确保人人参加。对于“三下乡”、“四进社区”及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学校要建立专项经费,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3)要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要求和高中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相对稳定的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力争学校、院系、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4)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教师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广大干部、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学校要把领导、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人工作量,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以调动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5)改革“思政课”考核和成绩评定的方式方法。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知行脱节的传统考核办法,加大对知识运用能力和行为表现考核的力度。同时,对于学生日常思想道德行为的评价,要充分尊重学生工作人员和学生自己的意见,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确定,以保证成绩的公正性、准确性。(6)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和落实,涉及教学安排、经费保障、基地建设、政策措施等诸多问题,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难以实现的。学校要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齐抓共管,统筹安排,及时研究和解决实践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以保证实践教学持续、健康、有效地进行。
  总之,要搞好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重视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进一步自觉地接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完整体系和科学内涵,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