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适应新课改 创设新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肖静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逐渐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转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下面,对于如何开展课堂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谈谈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一、适应新理念,转换教师角色
  
  新课程标准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换教师角色,即由“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换。“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现代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意义的角色特征。那么,教师该如何扮演好这个新角色呢?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两点:
  1、教师要实现由“主角”向“配角”的转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尊重学生动手学习的权利,要选择、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生一道探究知识的真谛。
  2、应创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从“师道尊严”的长者向亦师亦友转变。高中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一定的是非、善恶标准,因此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而要注意倾听他们的想法。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优生,要尊重学困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正确对待,认真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切忌讽刺挖苦学生,伤害其自尊心。
  
  二、改进教学行为,注意学法指导
  
  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证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
  1、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是知识反馈的过程,是师生心灵碰撞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创设一种探求知识的情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又不能使课堂处于无序状态。
  2、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应以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为主,而应以解决怎样学的问题为主。在学习过程中,笔者依据本学科特点,给学生制定了如下学习流程:观察(质疑)一预习(了解)一听课(理解)一复习(掌握)一应用(巩固)。对上述每一个环节都提出几项具体要求,让学生按照要求去做。学生按照这一流程应该做到: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结合预习题进行预习;了解有关知识,在听课时做到有的放矢。解决疑难问题,理解知识;通过复习掌握这节课的内容;最后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指导方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三、加强探究性学习
  
  单一、被动、陈旧的传统教学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障碍,现在我们倡导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其中探究性学习尤其关键,它由美国科学家施瓦布教授提出,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次,针对不同的问题做出不同的假设,假设既要符合逻辑又要能充分引导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判断力和洞察力。再次,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对探究问题做出解释,科学地得出结论。最后,在学生个人探究结束后,教师还要充分地鼓励学生,让他们通过资料共享、讨论交流,提出建设性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进而拓展探究的范围。对于学生的各种见解与观点,教师应以激励为主进行评价,也可让学生自评或互评。
  
  四、围绕素质教育,注重培养能力
  
  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的一种教育。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可以从多方面来衡量,而能力培养是重点,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的做法是:(I)预习阅读。为了提高预习阅读的效果,笔者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定的课文,并要求阅读后做出解答或提出新的疑问。(2)贯穿于课堂的阅读。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阅读一个或几个重点段落。为了使学生对所阅读的重点段落做到字斟句酌,笔者常变换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个人收入的分配问题,可以提问:①我国现阶段能不能实行平均分配?②我国现阶段能不能实行按需分配?③为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设法把自己要说的话,尽量由学生的口说出来。学生回答问题时,对于那些回答得好的学生,除了给予鼓励之外,还应向全班学生指出这些学生回答问题时所用的良好的表达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勇于探索,在教法、学法等诸环节上使课堂设计独具匠心,使教学模式达到最优化,以形成灵活开放、创新发展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9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