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朗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绵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学生朗读各阶段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因此,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笔者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发现小学生朗读常常会流于形式,甚至偏执于整体的齐整性,将朗读的真正目标抛之脑后,从而令许多小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
由新课标可知,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同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思维拓展,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朗读这一课堂活动,同时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式。
对于如何改善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心、口、眼、耳综合运用的方式学习、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最终让小学生愉快地参与知识学习与应用的课堂活动。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朗读训练:
一、朗读前,向学生讲解文章的背景材料,合理地烘托出文章应有的氛围,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传统教学的朗读大多停留在认识生字后马上进入朗读,这样学生只会机械式地读课文,至于理解与否感觉并不重要,最终丧失了朗读甚至是学习的兴趣。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我们有必要改革过去的朗诵模式,进行方式性的转变。培养小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是朗读不可缺失的前提。
在完成课堂的识生字环节后,我们主动讲解课文的背景材料,加深学生的感受。然后,我们应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脑海中想象出当时的情境,进一步理解课文。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朗诵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丰富朗诵过程中的想象力。
二、引导学生朗读时应用眼睛和耳朵相结合激活大脑记忆组织来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规范学生用普通话进行朗读
课堂朗读时经常会出现部分学生念错字、慢半拍、方言混杂的情形,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朗读时分散注意力。因此,培养朗读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同时还应注重眼耳结合。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大声朗诵时耳朵接收到声音信号后会立即经大脑中枢发出指令给眼睛进行识别,然后再反馈中枢神经进行记忆存储。因此,朗读教学的眼耳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
通过理解加记忆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普通话为课堂唯一的沟通方式。普通话的运用对于正确朗读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视正确领读,引导学生感知领读时表现的情感
小学生的各种自我判断能力尚处于待训练、提高的时期,教师运用正确的领读方式,让学生通过正确的领读感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样一个过程对于学生的情感表达锻炼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力,让学生正确把握文章情感,从而达到朗读的要求,即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朗读有助于发散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
现今,千篇一律的语调、僵硬的表情,令朗诵失去其真正价值。没有情感的朗读,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如何才能赋予学生朗读的灵魂呢?笔者认为,唯有在朗读时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才能去感知作者的情绪。小学生的心智尚在成长阶段,因此,我们在课堂中烘托气氛比较关键,这样学生更容易进入状态,从而发挥想象力,激发情感。
学生朗读时,引导其通过自己的理解在大脑中幻化出各种场景,犹如身临其境,深刻地体验情绪。尽管每个学生的感知程度不同,但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求单一的情绪波动,而是更好地发散思维。
五、应用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
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这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至今仍有积极的作用。小学生还处在好奇、贪玩的童年时光,如果常年以单调的方式进行朗读,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当以多种朗读模式交替应用,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具体的朗读方式可以采用指名朗读、自己选段朗读、小组朗读、男女赛读、自选方式朗读、配乐朗读等,但朗读过程一定要引导学生进入朗读角色,不可一味放纵。
六、及时进行朗读评价,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因人而异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需要周围的人群对其认可,体现其价值。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不妨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来激励朗读、学习的兴趣。在评价时应注意方法,应该以肯定朗读为基础,对于不足应当以引导的方式来改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评价时要保持微笑,恰到好处地辅助一些激励用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