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钱友军
摘 要: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教学。强调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是总体目标。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就是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那么,究竟该如何抓住教材特点,注重语言训练呢?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言训练 语文教学
一、注重准确理解“语境义”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语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通过训练,使学生准确把握语词在句中的特定含义,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一文中写道“……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在文中作者用“标致”一词讽刺了清国留学生那种不求上进、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生活丑态,表达了对他们强烈的厌恶和失望之情。由此可见,要想准确理解语言,就不能离开语言环境,就要仔细阅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语言。
二、注重正确运用语言的训练
要做到正确运用语言,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语言环境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句子。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句话中“云霄里”如换成“天上”句意有何变化?表面上看变换后语法上并无不通之处,但句意却发生了变化。因为“云霄里”比“天上”更具体、形象、更能显示叫天子逃窜的神速和所达到的高度。因此只有结合课文,结合人物的思想感情,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语言的正确运用也离不开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感知和理解。
三、注重语言训练中的思维训练
语言训练中题型应力求多样化,题型丰富、多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水平的目的。注重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进行同异对比。例如七年级上册课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开头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中“似乎”与“确凿”两个词语看似矛盾,其实不然,“似乎”是因为事隔多年,对此断定又不能十分肯定,“确凿”是现在断定百草园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如此训练,就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比较分析能力。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从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比较和分析能力,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这也是响应祖国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5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