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识过程。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呢?
一、激发兴趣――有效阅读的动力
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的提高阅读教学的前提是:在阅读过程开始之前,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明确地告诉学生读什么,为什么读,怎样读。这一环节的一个重要的必备条件就是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以便于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巧妙引导、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即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迫切地、带着好奇心走进课文。好奇心是一种渴望了解事物和理解事物奥秘的情感。一个人的认知发展和事业创造首先取决于这种好奇心。如果说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发展与创造的外部动力,那么好奇心就是一个人发展与创造的最本质、最内在的动因。瓦特由于对水壶冒出的蒸汽的好奇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由于对树上掉下的苹果的好奇创造了万有引力学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创造同样离不开这种神圣的好奇心。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音乐、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和联想,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文课注入活力。例如,在教《在声音的世界里》时,我采用乐曲《清晨》做背景音乐,导入新课,我们仿佛听到了鸟鸣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微风舞动的声音,感受到了温馨、优美、和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声音的精华。这种恬静、美好的氛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方式恰当――有效阅读的保障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文阅读教学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方式单一,势必造成课堂上的心理疲劳,造成学生不愿读下去,乃至恹恹欲睡;只有根据教学需要不断地变换阅读方式,学生才会觉得新奇,才能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阅读方式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别,如从声音角度可以分为有声和无声,比如朗读和默读;从速度角度可以分为速读和慢读;从精细角度可以分为精读和浏览;从感官角度可以分为听读和视读;从辅助手段可以分为配音朗读和清读;从个体与群体关系分为个读和齐读;从解读文本角度可以分为对话阅读、探究阅读和体验阅读等等。阅读方式、时机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的需要、文本解读的具体实际而确定,要服从并服务于学生的有效阅读,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胡乱选择。比如笔者在教学《山中访友》时就运用了多种阅读方式,教学效果非常好:首先是听读,让学生听录音,看画面,感知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接着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些朋友的;然后采用了指名朗读、齐读、角色朗读、教师范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之中,体会课文的内容、写法和语言。多种阅读方式的运用,使课堂充满琅琅书声,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深刻、独特,达到了有效阅读的目的。
三、深化理解――有效阅读的灵魂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对文本的理解。无论阅读教学怎么教,也不能脱离对文本意义的解读,语言的积累,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阅读,教师首先必须阅读,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阅读引导。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忽视阅读指导,放任自流,阅读呈现出盲目性;有的教师把阅读变成了做阅读训练题,阅读呈现功利性。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只有在正确深入的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有好的设计和好的教学过程,才能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支架、平台。教师必须花费大量时间钻研教材、多角度理解教材,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在不偏离教学的重难点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生的阅读过程既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又要给学生留有自由阅读的空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由于知识经验、个性气质、情感态度的不同,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同时,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文本的自主阅读,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表达思想感情。正确朗读和感悟文章思想感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堂重要的教学任务,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借助文本,理解和体验文本的价值;借助文字的阅读,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提升人文素养。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的阅读引导,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情境下,恰当选择、运用阅读技法,深化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最终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56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