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明笋

  摘要:作文教学中,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可行之路。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搞活作文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关键词:培养 写作兴趣 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而作文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由于他们少有创作热情,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不是无病呻吟、矫情做作;就是言不由衷、假话连篇。个性没有得到发展,写作水平就很难提高。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可行之路。笔者经过近年来的观察、实践和思考,在作文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和指导学生作文,并取得一定成绩。
  现在总结如下,仅作抛砖引玉,以供同仁参考。
  
  一、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诱发学生的写作欲
  
  其实,写作过程往往是学生心理和情感的体验过程。没有对自我心理情感的主动积累和积极审视,就不能写好作文。
  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作文教学的比重和要求,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作文教学规律的教学计划,并认真执行。根据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年级的目标计划,教师精心设计作文命题,诱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写作欲望,以培养作文兴趣。命题要尽量新颖别致,含蓄隽永,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要留有想象的空间和驰骋的余地,使学生看到题目就大有愤悱之感,大有话在喉头一吐为快的劲头。作文教学训练计划,关键在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命题要注意中学生“成人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这种情感。例如:《我最在乎的人》《我对老师的评价》。
  ②命题要注意学生“觉醒感”的心理特点,应在分辨是非、认识美丑方面启发学生进行严肃的思考。例如:《一张纸给我的启迪》。
  ③命题要注意学生的成长意识,要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以适应学生这种心理愿望。例如,《当我30年后回母校》《当失去的不再回来》等。
  ④命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学生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以及常用的归纳思维、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例如:《鲜花为谁而开》《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⑤命题还要注意学生的情感特点。命题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感情,使之先情动于衷而后言于外。例如:《我的理想》《路在脚下》等。
  只有培养学生欣赏自我、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才能引导学生注重感受生活和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把关注生命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只要学生的写作是发自生活的真实,来源于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考,无论他们的文笔多么稚嫩、多么拙笨,都要设法欣赏、设法肯定,因为它真。因此,评语要感情真挚,态度中肯。评讲要动人,形式活泼,发现学生文章中的可贵之处、闪光之处,不断鼓励和激发学生自我欣赏、自我完善,激发起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关心、对社会的关注,以唤起全班学生写好下一次作文的欲望,最终写出倾吐真情的好作文。
  教师也可以安排几次自命题作文,连体裁、题材也不限,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自己长于表达的文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这样,必然会涌现出许多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显示出不同的学生写作某种文体的特殊才华。教师充分肯定这些习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写作特长并加以引导,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达到诱发作文兴趣的目的。
  
  二、搞活作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作文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同问题,适时传授写作技能,帮助解决具体困难,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单独交流做法有:个别交谈,指出作文的主要问题,以为鉴戒;启发思路,教给开掘提炼素材的方法;帮助修改,使原作更加成熟;指导小结,总结作文成功的经验等。作文差的学生多数是无话可说,刚开了头,便写不下去。对此通过谈心,引导挖掘生活素材,帮助建立“兴奋中心”,使之产生写作欲望;还可指导列详细提纲,学会依照提纲把内容一层层表达充分。
  针对众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时,要注意各种题材的作文,要注意从审题、拟题、开头、结尾、立意、谋篇布局、写作顺序等方面,有侧重地训练,使教学计划具有可操作性,力求做到一课一得。具体做法可以这样:
  1.引导学生分析命题(包括命意)作文的特点。作文永远是个性的,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只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到位了,就是好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硬叫写,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也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现行的课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久远,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握命题这一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疱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游刃有余”。
  2.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概括的反映过程。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必须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则又称求异思维,它从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立体地全方位地来思考问题,是创造思维的核心。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积极突破思维定势,纵、横、分、聚,发展学生思维的多极性、敏锐性、深刻性、独立性、创造性等种种品质,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围绕作文题目,作思维辐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平面到立体,跳出事物点、线、面的限制,指导学生注意既要从上下左右的纵向,又要从四通八方的横向联系中考察事物;也可以指导学生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从而使主体思路更加灵活。学生写作时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能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在指导写作同时,要要求学生在平常观察事物时,善于发现事物产生联想,运用发散思维,抓住“小”来反映“大”。当然,要想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得要求学生在平时要扩大阅读面,扩大见闻,沉淀文化底蕴,为作文的发散思维打下基础。“如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只有丰富地体味人生、观察生活,只有投身时代的洪流,体察时代、了解时代、把握时代,只有保持对外界事物发展变化的敏锐感受,才能在发散思维的世界里,触类旁通,驱遣裕如。
  3.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只有青少年学生最少保守思想,他们思想解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但和成年人比,他们还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思想还幼稚,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没有深度。这些特点常常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
  因此,教师应对他们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要用正确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认真观察、不断思考现实生活,提高他们辩证分析能力。中学生只有这样苦苦探索、不懈追求,辩证地分析,才能去伪存真,寻找出材料所揭示的正确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作文才能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4.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落笔成文。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根据不同的题材性质,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写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还有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设置中心句的方法,等等。
  具体到某一篇作文,是用这种方法,还是用那种方法,必须从全文出发,从所要表达的内容出发。比如叙事,有的事从头说到尾,显得平淡,就宜采用倒叙;有的事,先知道了结果,反而无味,就宜采用顺叙;有的事,紧接着说下去,太直太露,就宜来一段插叙或铺陈……再比如写景,擅长写景的,记人叙事时不妨以景衬人;而不善写景就不必勉强,而应当多注意到人物与事实上去;千万别拉扯上一些不相干的柳暗花明,或菊花时节什么的(老舍语)。
  5.范文引路,模拟训练。传统的教学范文还是有不少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处,范文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技巧构思谋篇,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教师应在教这些课文之前,作好写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数,使学者学有目标。在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点,这就要求学生要精读欣赏过的作文,研究作者为何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学习范文的取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碍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往后的作文教学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以上一番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就会渐渐步入作文技巧之门,同时一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渐渐提高了。
  当然,作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没有创造性,就没有艺术。我们教师也要逐步打破当前的教学模式的清规戒律,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探索,从实际出发,发挥条件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课内外结合,更好地开发引导学生的天资和禀赋,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学生形成能力,使学生真正具有扎实的写作能力,不仅能应付考试,还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1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