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物质条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继愈
古代汉字的书写工具是刀、锥、木、竹、帛。钟鼎文字是用刀刻在模具上,范型成器,器物的铭文出于铸工手刻。钟鼎文出现以前有甲骨文,文字刻在牛肩胛骨、鹿头骨,大量的是龟腹甲骨。安阳发现的大量甲骨片中,有的片上还有书写的字迹,尚未用刀刻过,可见甲骨文制作过程是先写后刻。书写的用途是为了传播、保存文献记录,考古发现的竹简、木牍、帛书字体都不可能过大,目的在于实用。受书写工具的限制,汉字只能小,不能大。
汉代(公元前后)中国发明了造纸术。早期造纸不能造太大的纸张,但比木牍、竹简提供的书写空间大得多。书写的工具――毛笔也有了改进,笔头增大(考古发现公元前三世纪的毛笔很细小,制作工艺很粗糙),可吸收更多的墨汁,在较大的纸面上写字,大到“榜书”(写匾额)。
1900年于甘肃敦煌石窟发现了大量手写经卷,经卷纸张坚硬光滑,抄写者的书法有的生疏,有的成熟,具有书写者独特的风格。手写卷目的在于讽诵、传播,而不在于欣赏其书法。
唐代造纸技术比汉魏有所发展,纸质坚实,不晕墨。唐人制笔用紫毫,笔锋较硬(从韩愈《毛颖传》可知当时制笔原料为兔毫),席地而坐,面对矮几,悬肘而书(悬腕自不待言)。凡习书者,必先练腕力,使之不摇不颤,故能运笔有力,挥洒自如。唐人书法流派纷里,流利而不呆滞。其书写工具与书写条件对书法不无制约影响。
古人生活的社会去今世遥远,只可从现存的文献资料及文物遗存中窥见其端倪。敦煌莫高窟壁画有许多唐代人生活的图像,其中有关于建筑、室内装饰、人物服饰、生活用具、社会风俗,弥足珍贵。唐人室内生活席地而坐,写字凭几而不用高桌,敦煌壁画中提供了实物例证。
宋明时期,中国造纸术进步,能造熟纸(澄心堂纸,即宣纸的前身)。纸张洁白如玉,吸水力强。书法家喜用羊毫笔,笔毫散开能作飞白体。宋明以后,中国人起居用桌椅,不再席地跪坐,写字时坐高椅,作书时双臂有所倚托,故不必悬肘。苏轼书法其向左撇笔多长,而向右的捺笔较短,当是伏案作书,用笔使然。如悬肘为之,不致有此现象。黄庭坚书体瘦劲而善作波磔,其所用毛笔当为长锋羊毫而非紫毫,用熟纸而非汉魏硬纸。与苏、黄同时的米芾、蔡襄,字亦丰腴,虽出于秉赋风格,与其所用工具为羊毫、宣纸亦不无关系。
明清以来,科举取士,模仿古人书法,读书人桀骜不驯的性格,经过书法的训练与八股文同时灌输,使之纳入政府要求的规范之内。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从思想到行为,连同书法,都受到约束。后人论书法,多推尊唐以前而菲薄宋明以后,主要在于馆阁体当道,抹杀了作者个性。
书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本身也要求发展。我们不能同意中国书法今不如古,越来越倒退的观点。书法与其他艺术一样,其生命在于发展创造而不是模仿。复制的艺术品价值不高,原因也在于此。为摆脱科举考试给书法带来的桎梏,明清书法家进行了一些突破性努力。
(一)打破科举培养的馆阁作风,创造标新立异书法,如郑燮中进士后,专工书画艺术,其书法完全摆脱了科举的范式,创造了他的六分半书。
(二)甲骨金石字体本来用刀刻成。后人用柔软的羊毫表现用刀刻的甲骨文、钟鼎文,从而是形成清以后“尚碑”的风潮。邓石如用羊毫笔写小篆书,上追秦汉,为书坛开了新生面。近代发现甲骨文后,书法家把甲骨文引入书法――不是用刀刻在坚硬的甲骨上,而是用毛笔书写在柔软的宣纸上。也有用甲骨文篆刻印章,或小字放大成楹联、堂匾,别具一格。
(三)元明以来,书法与中国绘画相结合,画不离书,把书法的美与绘画的美融为一体,在书画界成为定式,几乎无画不题字,字画结合,相得益彰。
(四)古代书法,大字小字各有专工,大字用大笔,小字用细笔。书法的审美要求也不同,大字贵结密而无间,小字贵宽绰而有余。今天有光学投影技术设备,字体大小可以任意操纵,这是古代书法家所未料到的。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而不重视中国汉字书法使用的工具(文房四宝)及生活物件(古人席地而坐,今人高桌高椅),也是不全面的。文房四宝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现代化,也在发生变化。以墨而论,古人制墨以杵捣碎。清人袁枚制墨精良。号称“随园十万杵”,以示其研制精细,今人书法多用墨汁,很少人工研磨,砚台的作用仅供盛墨汁,有的只供观赏了,所谓端、歙等名砚温润发墨的优点、特点已无从发挥。古人用墨块,人工磨墨必以人力。康有为善书,他写字用半机械的一种工具“磨墨机”――用手摇动的一种齿轮机,比人工省时省力。近来有了墨汁,既细且标准化,墨、砚越来越不重要,退居次要地位。
近代书写工具又有广泛改变,日常多用钢笔、圆珠笔,在机器造的硬纸上书写。近十年来硬笔书法逐渐被承认。文房四宝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怕只有纸和笔“二宝”了。
(选自《皓首学术随笔・任继愈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6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