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独标高格新耳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洪方煜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应包括以下内容:观点另辟蹊径,别出心裁,想他人之所想,言他人之所未言;观点对某一问题作深度的思考,将一般认识提升到新层次,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鸣,具有发人深省的作用;观点能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等等。下面我们就从这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想他人之所想,言他人之未言
  
  这些观点避开了套话空话,打破陈旧观点,能敏锐地感知现实社会中的某种动态,提出了独特看法。如2006年浙江满分作文《休息,工作的另一种形态》的开头几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睡眠不足的民族。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是谁家的女儿起得这么般早?雄鸡的第一声鸣叫还未叫醒太阳,纤弱的女儿们便已早起。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烛火明明灭灭,是谁家的男儿睡得这么迟?头悬梁,锥刺股,而真正悬在头上的是“忠义孝悌,功名利禄”这把锋利的剑。
  女儿睡眼惺忪,男儿睡眼朦胧。仲尼曰:“生无所息。”人生没有休息,既然孔夫子这么教育学生,那么所有的人就一起挤时间吧,这时,睡眼就显得无足轻重。
  从古到今,男儿女儿一起失眠。祖逖的剑似动非动,一闻鸡声,便陡然出鞘。今天的学生依然挑灯夜读,第二天天色未明,又早早起床,工人们透支睡眠,时间就是金钱。一杯一杯的咖啡,一支一支的烟,又是谁在灯下伏案写作?
  生无所息,谁又知晓,我们的民族已是疲惫不堪。当一个个年轻的科学家、企业家倒在他们的案上的时候,我们开始生出恐惧。其实,我们是误会了孔老先生的话呀,而且一错就是几千年。“生无所息”是一个哲学的概念,他并非指只工作不休息,而是时刻保持着一种奋斗的状态。“生有所息”才是真正的人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睡眠不足的民族”,作者于众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中看到了我们民族的一个侧面,直指本质:我们的女儿们早起织布,我们的男儿们挑灯夜读,我们的科学家过劳而死,我们的作家熬夜写作……作者自然地得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结论:“生无所息”是一个哲学的概念,他并非指只工作不休息,而是时刻保持着一种奋斗的状态。文章的起笔非凡,立论深刻精警。
  
  二、观点能引起读者关注共鸣
  
  作者谈到的问题往往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提炼出的观点也因此具有了时代感和现实性,切中了人们的内心需求,这些观点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如2007年北京卷满分作文《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结尾几段:
  我很“佩服”《超级女声》这个节目,它让我明明白白看到原来专业与非专业没有限制;我很“佩服”《红楼梦中人》选秀,原来还可以这样招募演员;甚至这些演员中一大部分连《红楼梦》都没翻过。没有对角色的了解,只有外表华丽,又如何将这一经典再现;我很“佩服”那些热衷“摇滚”的的狂热青年,他们“热衷”自己的“爱好”,有的竟可以在夜深人静时为广大居民“高歌一曲”,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啊!
  本来我是不太反感一些网络歌曲的,那毕竟是人们自己热爱的,是人们自己的歌,可它们制作粗糙,唱功不佳,实在让我不敢恭维。我不强调哪个好,也不想消灭流行,我只是认为,当粗俗的、浮躁的,娱乐大众的音乐压倒了那些经典、纯粹,使人心灵宁静的音乐时,我们是否该反思社会中那些浮躁是不是有些过多;娱乐性质的节目的升温是否可以反映我们内心的躁动?
  我憧憬“看不见“、听无声”的境界,可是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了。呜呼!哀哉!我也只能在这停电的片刻享受无声的世界。但真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从现实中炒得沸沸扬扬的“超级女声”“红楼梦演员选秀”到网络歌曲喧嚣,看到了人们内心的躁动,进而憧憬“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很好地激起了读者的共鸣。
  
  三、观点能预感事物发展趋向
  
  高明的作者,能从眼前的事物状况预知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并将这种观点提前告知大家,让人早做准备,能促使人避开一些误区。如2007年湖南省满分作文《守住文化最后的净土》的结尾部分:
  我还记得早几年,爸爸的一个好朋友偕妻女回大陆,他很早就去了香港,并在那里成家立业。他的女儿与我年纪相仿,却始终不曾开口说话。某一次,我听见她和她爸爸的对话,纯正的英语让我很是羡慕。事后,我跟爸爸说了自己的看法,爸爸却说了句我当时听不懂的话,他说“她已经不是中国人了”。
  直到过了很久的今天,我才明白爸爸那句话的含义,一个连国语都不会说的人,注定是一个回不了家的游子,徘徊走四方,却找不到根的感觉,很是可怜的。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自下而上发展之根,是文化最后的净土,我们可以不抑制肯德基,可以忘掉怎么拿筷子,但要记住,不要忘记母语,不要忘记―――我是中国人。
  守住母语,守住文化最后的净土,守住华夏之根。
  作者从“一个民族用以区分其他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不是武器,不是权势,而是语言”谈起,由美式英语谈到汉语,深刻地感觉到“一个连母语都不会说的人,注定了是一个回不了家的游子,徘徊走四方,却找不到根的感觉”。最后,作者将自己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理性层面:“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自下而上发展之根,是文化最后的净土。”预示了失去语言将失去民族之根的走向,立论高远,很有启发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2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