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命价值成就语文课堂的高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文章讲述了在长征途中过草地时,由于粮食奇缺,面对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晕倒在地时,彭德怀把自己最心爱的大黑骡子杀了。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特别是描写彭德怀神情、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正所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教学时使学生“得意又得言”,是语文教师的追求。
  一、爱为主线,情满课堂
  综观以往的教学案例,许多教师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彭德怀先后一共下了几次枪杀大黑骡子的命令”这个问题上,只注意到了三句话,然后就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致使课堂节奏拖沓,使得课堂教学很“散”。
  于是,我在教学设计时思考:“是否可以进行‘块的教学’?”教学设计中要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因为学生是很难自己达到这个高度的。同时,在思考“哪些句子写出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这个问题时,我又在上述三句话的基础上添加了四句话。在精心研读文本之后,我将这七句话组合成三个板块,并且都紧扣中心词进行教学,即“柔”“怒”“悲”,引导学生体会感悟这“柔中见爱”“怒中藏爱”“悲中透爱”,这三层“爱”是螺旋上升的,是层层递进的,是一波更胜一波的。
  这样的设计既引导学生进行了情感体悟,让学生的心灵在体悟中得以净化、升华,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学习素材的把握能力,进而提升其鉴赏水平。这不是什么花架子,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有效训练。
  二、情境创设,情动辞发
  语言文字训练的设计要与课文的教学目标和谐统一,要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讲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时,要尽可能避免脱离课文思想内容而孤立地进行语言技巧训练。好的语言文字练习,应该使学生通过练习,不但在丰富词汇、丰富句式上有所长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教师就真正找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平衡点。
  在引导学生初步品读了“彭德怀背过脸去”“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两句话后,我在悲壮的音乐声中启发学生:“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彭德怀那撕心裂肺的痛呀!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彭德怀身边的战士,从他‘背过去的脸上’,你看到了什么表情?如果你是彭德怀身边的警卫员,从‘他缓缓地摘下军帽’的动作中,你听到了他内心痛苦的声音了吗?如果你看到了,如果你听到了,请你用笔写下来。”在悲壮的音乐声中,学生奋笔疾书,在他们泪眼摩挲、语调哽咽的交流声中,我感受了他们的真挚情感。
  在文本情境中学习完课文,再引导学生用笔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们对课文内容、人物语言的理解更加透彻,也就能比较顺畅地加以表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综合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情感的经线不断,练笔的纬线拉实,这样编织出的学生言语训练网络才是牢固的、有效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渗透到课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课堂教学的密度大大增加了,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言语实践,落实课标
  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高年段閱读“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与习作“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的要求,再来反观我的课堂教学,教学也有遗憾之处。
  在高年级,我们同样应该关注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创设适切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地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精心预设言语练习,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做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并相互促进与发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并适时地帮助学生加以概括提炼,让学生明白这就是“细节”。同时,在评价学生交流写话时,教师还应做这样的引导:你的细节描写为我们刻画出了什么样的彭德怀?你的细节描写写出了彭德怀此时此刻怎样煎熬的内心?……教学有时需要无痕的渗透,有时就需要直白的告诉。在这一点上,如果教师能扶学生走得更实,也能让学生走得更远。
  我想,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文字运用,也不是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应该有更高的境界——关注生存、生活和生命的价值。语文课堂有了生命价值的境界,则自成高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3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