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如何应对学生情感的缺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 强

  案例一:
  
  初三语文试卷上有这么一篇阅读分析――《你遗失了感动吗?》评讲试卷时,笔者问学生:“你们曾经感动过别人吗?”他们有气无力地回答:“没有。”笔者又问:“你们曾经被别人感动过吗?”他们零零星星地回答:“没有。”这样笔者如文中的老师一样,心情异常沉重。这些孩子平常接触了那么多的人,经历了那么多的事,看(听)了那么多的故事,难道就没有什么能拨动他们的心弦令他们感动的地方吗?
  果真是这样,即使他们阅读分析的答案完全正确,那又有什么用?因为国家需要的是一批有理想、有情商的人才,而不是没有情感的机器人。面对这样一批情感苍白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去做呢?
  
  案例二: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尽管初三临近中考,笔者仍然要求学生适当收看电视,关注地震情况。笔者相信,只要学生看到那一幅幅悲惨的画面 ,听到那一篇篇包含血泪的新闻报道,他们的灵魂肯定会受到一次洗礼!然而,当笔者在课堂上想请学生讨论自己的体会时,他们面无表情,无人出声。一打听,才知道,地震都过去好几天了,关注的只有几个同学。
  如果一个初三学生――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对汶川大地震这么一件震惊中国、震惊世界的大事,竟能熟视无睹,竟能无动于衷,竟能如此地麻木,那么他们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类似于上面这两个例子,在课堂上,笔者经常碰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体味到学生那种麻木无知、情感冷漠的思想。常常在伤心、难受的同时又感到很无助、茫然。
  原因是多方面的。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造就现在许多孩子的思想复杂、情感缺失。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使一个孩子真正的成人,需要众多教育合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责任尤其重大。我国的语文教育,历来主张文道统一,要求学习者读书做人。
  由此可见。在语文课上,把学生思想情感的陶冶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在语文课上应怎样去找回学生缺失的情感呢?
  首先,在语文课堂上,应尽可能地采用情感教学法。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在语文课堂上要用情感来激发人。用真情去打动人,教师用丰富的情感熏陶学生的思想,用真挚的感情滋润学生的心田,用诚挚的话语引导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努力进取,获取真知,陶冶情操,使他们的灵魂达到高尚的境界。知识的传授不应该是简单的说教,不应该是脱离情感、苍白无力的表述,这样。学生是不会接受的,即使强制性接受,也是暂时的。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土壤上。知识传递如能伴随着浓烈的感情,学生才乐于接收、理解、记忆和运用。教师运用情感教学。把最美好的东西――感情还给人类,让教学充满情感,让教学充满爱,让教育对象在爱中学习,在爱中茁壮成长,践行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爱满天下”,使他们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并富有爱心、感恩之心,成为合格的人才。
  其次,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品读课内名家名篇。
  语文教材提供了情感因素。“诗言志”,志者,感情也,诗来自感情;“歌缘情”,缘者,因缘也,歌也来自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者文之经”。等等。这些无不说明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文章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由各类文章构成的语文教材是一个储满情感的仓库。那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还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他们树起榜样和楷模,指出努力方向和行为规范,帮助他们认清是非界限、美丑标准,达到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净化灵魂的目的。
  再次,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赏析课外的美文佳作。
  语文课本上情感教育的文章毕竟很有限,作为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收集一些优美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具有启迪作用的、充满人性关爱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指导学生赏析。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那一篇篇优美文章的情感陶冶下,学生感动并感化着,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人性。
  最后,推荐好书让学生阅读。
  课外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读者》、《阅读年选》、《智慧背囊》、《青年文摘》、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世界名著都能给人以启迪。阅读它们不仅能让学生们享受到良好的文学艺术熏陶,增加文化底蕴,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素质。
  总之,学生的思想是复杂多变的,学生的情感也是敏感脆弱的。一个学生良好品德和丰富情感的形成,需要各科老师以及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教育合力。而语文课程本身就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有广泛的影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注重语文的人文性,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帮他们找回缺失的情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1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