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反思中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军会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向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新课程改革不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突破口,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全面改革,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在我国,“反省”观念由来已久,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们一直强调通过反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那么身处教学课程改革实践前沿的语文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反思,从而落实课改精神实质,真正提高学生素养呢?
  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应该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正确的理念导致正确的行为,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等方面落后的话。那么,他的工作精神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往往越大。如今,语文教学领域产生了不少新的理论、观念。这些理念、观念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第二,教学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不能把学生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
  第三,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并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第四,教学不但要研究教法。还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随着对教学理论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笔者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愈来愈感到自己所谓的好课标准已是“明日赏花”,明显地感到自己的观念已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一直以来,课堂上讲什么。怎么讲,讲得深、广、多、寡,对学生的要求等等。都是许多老师备课关注的。而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相应地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
  其次是教师要反思课堂教学中新理念的运用及课堂教学效果。很多时候教师想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课程新理念,然而一到实践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教师们感到非常苦恼:新理念实施起来怎么就这样难?接受教学新理念和落实新理念是成为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教师在接受新理念之后。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教学新理念更为重要。
  古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老师的课堂又何尝不是这样?其实。与其他评价者相比,教师最了解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对象,最知道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可以说最有发言权。应鼓励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如笔者在讲《陈情表》一课时,教案的设计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陈”什么“情”?为什么“陈情”?希望借此理清课文思路,但课堂情况大大出乎意料,面对笔者的问题学生茫然无措,课堂成了一潭死水。可这是为什么?笔者明明作了详,细的教学设计,难道是教学设计有问题吗?当时丝毫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按照设计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走完流程,再也无法顾及到学生了。于是越教越枯燥。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不上来。感觉整堂课都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把“答案”“教”给学生。这种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状态,课堂教学走向失败。经过反复推敲。第二次试讲,笔者把提问的问题改成“本文‘陈’了哪几种‘情”’?并展示了一组提示性词语:苦情、恩情、忠情、孝情、亲情……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理解“情”的内涵。进而展开讨论。由于问题很好地贴近了课文和学生实际,而且又有了详细的提示语,因此学生能很快地深入课文进行思考、探究。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更值得我们反思。在教学《项链》一文时,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一种“自读提示”的思维定式下展开的。但个别同学却认为,玛蒂尔德丢失这串项链,丢得好,这一丢不应该是她的人生“悲剧”,倒是使她从艳羡上层社会生活的虚无缥缈的梦幻里回到了现实生活之中。开始其自食其力的诚实劳动,“显出了英雄的气概”。这对她来说实在是一次人生的飞跃。是一次“新生”。这种个性化的解读出乎笔者的意料,是笔者在备课时没想到的,于是在这节课结束后笔者把教学过程中的情况、感受写在了教学后记上,这也更让笔者意识到运用新理念组织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
  此外,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与同事同行的教学进行比较反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文教师应抓住各种学习良机,或多听同学科教师所教的同一节课,或自己创造机会多观摩名师名家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感悟他们的教学理念,从而观照自己的教学,从中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如一次在听一位特级老师执教《项脊轩志》,对“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一句子,老师引导学生品味言语后面的情感。“从这树触摸到了归有光对爱妻沿着枇杷树那越长越高的思念。再往深处。看到了归有光凝视这棵树时孤独无助的背影和对爱妻深情的呼唤……还有归有光眼角的颗颗泪珠”,这段话引起笔者深刻的反思。对言语形式的深入感悟,挖掘出语言背后的意义、意味、意蕴、意趣,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
  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还可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伴随着一步一步走进新课程,我们必须用新课程的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必须时时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反思中学习、比较、前进、成长。有了反思,我们就能拒绝平庸;有了反思。我们才能吐故纳新;有了反思,我们才能在磨砺中成长;有了反思,我们才能永立潮头。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生命如东升的旭日,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在反思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不断超越自我,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新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1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