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教材《〈史记〉选读》教学方法例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帆
新课标提出要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有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都提出选修教材也要着重进行“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观点,但我以为现阶段仍要以“自主”学习为突破口,为重点。这是因为,一是我们的学生仍是未经历过新课改或经历过不太成熟的新课改的“旧”的学生,二是“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与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的“合作、探究”学习只是表面的热闹和少数学生的话语霸权,没有深入的“自主”学习为根基,合作、探究学习也无从开展。
所谓“自主”,包含着自觉、自动、自控等意思。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是要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下面结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谈谈我的几点想法与做法:
一、自主求知,自主积累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项羽本纪》。课堂上,师生一起针对预习中的困惑进行研究。
生:“田父绐曰:‘左’”中的“绐”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词是个新词,大家推测一下它的意思。
生:这不是新词,上次学过了。
师:什么时候学过的?
生:就在《高祖本纪》里刚学的。
生:“乃绐为帖曰‘贺钱一万’,实不持一钱。”
师:意思是……
生:“诈称”的意思。
师:那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生:也是诈称吧。
师:那么田父为什么要诈称项王呢?
生:想欺骗他。
师:那么是“欺骗”好还是“诈称”好,为什么?
生:“欺骗”好。查词典也是这个意思。因为他想让他上当,前面说过,项羽屠城,坑降卒,可能田父的孩子也在其中也说不定。
师:言之有据!那么,为什么写刘邦要用“诈称”呢?
生:因为刘邦喜欢玩弄人。
师:以一字了解其人个性经历,读书确有自己发现,值得提倡。同时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实继承了孔子《春秋》的“微言大义”的写作传统,由此可见一斑。
文言词句的学习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概括,自己总结,以切实提高其翻译词句、体悟文字魅力的能力,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由于选修教材课文普遍很长,决不能采取老师串讲或让学生逐段翻译的方式,而要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圈出未知,然后引导其咀嚼品味,理解内涵。在自主预习的同时,要指导学生进行持续的积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积累一直重视不够,只是以训练来代替积累。对于文言字词,老师或以为是“小儿科”,不屑一顾;或感觉无从着手,将其完全放给学生自学,缺乏必要的指导。一个班上大部分学生没有必备的语文工具书,遇到不明白的字词很少查阅词典,养成了等靠老师的心理。为改变这一现状,在学习《史记》之初,我就告诉学生词汇是语言的基础,高中阶段一个学生要积累2000个文言词汇,要求他们从一开始,专门准备一个词语摘录本,对自学中的任何一个自己不明白、不清楚、译不准的词语,对课堂上老师拓展的内容、每次练习或测试中的文言重点词语等都进行积累。这样不仅保证了词汇的积累,为学习选修教材中的长篇文言文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日后的高考复习做好了准备。
二、自主诵读,自主感悟
文言文的学习,诵读至关重要。所以不管学习哪一篇文言文,我都让学生在课堂上大声自由朗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加强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通过阅读也更易发现问题,这时老师再针对疑问,引导讨论,效果更好。根据教育心理学知识,在阅读中发现有两个层次:一是主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心理图式)有所发现;二是发现未知,即发现问题障碍。因此我在教学中总是强调让学生分两步阅读文言文本,一步是在阅读实践中通过迁移、拓展、想象、体验进行自我解读、自我体会、自我感悟;同时在这基础上明确自己的知识盲区、知识障碍。二是交流、讨论自己的知识盲点,解决学习中的重点或难点,然后再次诵读,加深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的感悟,并培养、强化自己对长篇文本的统领和分析能力。
自主阅读应是一种本色阅读,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保证,在操作上应力戒教师提前、过早导向。传统的阅读常常先由教师给出阅读目标,提出问题,形成学生大一统的努力方向,其思维形式大多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思维,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色阅读则倡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究的阅读,其思维形式是从个别到一般,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问题火爆的情景,有时学生提问题的字条很多,内容也非常丰富,有时还出现要求老师补充讲授课外知识的要求,而这些实际上正是教师也是新课标所希望的。
三、自主讨论,自主练笔
随着《<史记>选读》学习的深入,许多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人物形象开始鲜活、生动起来,他们带着各自的个性、表情浮现在学生的眼前。这些人物,思想、性格复杂丰富,而学生由于年龄、经验、阅历的影响,对人物形象认识往往流于简单,这不利于他们对文本内涵和对《史记》卓越的人物刻画艺术的把握。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组织学生撰写人物评论,并要学生在写前依据课文内容讨论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再写,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讨论兴趣和写作积极性。下面便是学生对刘邦的人物形象讨论片断:
生:刘邦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他善于网罗人才,并且知人善任,例如张良、萧何、韩信、郦食其等……
生:但从《鸿门宴》中可以看出,刘邦其实是个没主见的人,别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如果没有谋士和护卫,他早就丧命了。
生:不错,他确实是个胆怯、目光短浅的人,但他能容纳那么多人为己所用,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在这一点上他是有过人之处的。刘邦自己在建国后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大军所需的粮饷,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然皆为我所用,此我所以成功也。”
生:刘邦的“约法三章”,稳定民心,使“秦人大喜”,这种政治眼光就很有远见,比项羽高明多了。
传统的作文课,总体而言是重视技法,轻视生活与思想的积累。要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就要重视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平时积累与思考的习惯。在撰写《史记》人物评论活动中,学生通过相互讨论,相互碰撞,大大拓宽了自己的视野,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品质,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写作起来就言之有物,热情高涨。如有写《汉高主刘邦论》的,有写《刘邦的胸襟》的,有写《凡人刘邦》的,等等。有的学生为此还翻阅了不少名家论坛的文章,进一步增加了写作积累。经过几次磨炼,便有不少学生不再惧怕作文,提起笔来有话可说。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2225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1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