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偶像,想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让我们不妨先从两个家庭教育个案看起:
几年前那本《哈佛女孩刘亦婷》热销的火暴场面还历历在目,据说该书成功创下165万册的惊人销量。之后,女孩的父母又趁热打铁,《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又摆在各大书店的显著位置。因为有媒体评价该书的可操作性很强,又引得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慷慨解囊。当然畅销的不只是哈佛女孩、剑桥男孩,还有随之而来的清华男孩、北大女孩等,似乎孩子只要考上一所名校,他们的父母就有了出书的资本,就这样,一个个教育偶像如雨后春笋般,异彩纷呈地展示在大家面前,成千上万的家长看过在书中的教育方法后亦步亦趋。那么,教育偶像究竟是否真的能让普通孩子也像他们那样成功呢?
实战个案1:打造哈佛男孩,从零岁做起
教育对象:孟习(7岁)
教育偶像:刘亦婷
这是一年级小学生孟习暑假生活正式开始的第一个周一,刚刚七点半,小孟习还沉浸在和同学嬉笑打闹的梦中,就被妈妈准时叫醒:“乖,到听英语的时间了。”迷迷糊糊地穿好衣服,妈妈已经把复读机打开,李阳那很有特色的疯狂英语语调立刻充满整个房间。
别看孟习刚刚7岁,可他学英语已经有年头了,那时虽然还没有哈佛女孩之说,可妈妈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说如果想打造一个聪明的孩子,必须从妈妈的肚子开始做起。妈妈当年申请国外某高校奖学金就是砸在托福成绩上,所以好强的她从知道怀孕的那一天,就发誓将来要把儿子送到国外深造,英语自然显得格外重要。孟习从在妈妈肚子里就闭着眼听叽里呱啦的洋文,等出生后全家更是为着这个光荣而艰巨的目标齐心协力。他们首先给儿子起了个外国名字叫RICK,每天RICK长RICK短,大名“孟习”却好像被遗忘了似的。爷爷是多年前的老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所以在妈妈上班后教孟习学说话的任务基本由爷爷承担,不懂英语的奶奶也开始戴上老花镜跟着爷爷现学现卖。家里每件物品上都有英语标签,当着孟习的面家里人说话尽量说英语,实在不行就说单词。所以等到孟习开口说话时,知道吃香蕉要说“BANANA”,苹果要说“APPLE”等。孟习做机电工程师的爸爸对这种做法有些反感,但无法说服妻子,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
当别的孩子都在听童谣时,小RICK的英语磁带已经有十几盒了。三岁时,妈妈的工作忙碌起来,专门请了一个外语系在校大学生给他做英语家教,每周都要到家里辅导三个晚上,费用也不少。盂习3岁时正赶上《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上市,妈妈赶紧买来一本全家传阅,刘亦婷成为小孟习的教育偶像,培养一个哈佛男孩成了全家人首要的任务。
书中主人公的所谓成功,良好的英语基础帮了她不少忙,这更坚定了妈妈的信念。可是她却发现儿子其实对童谣和童话更感兴趣,书中人家女孩的父母也说兴趣是儿子坚持下去的前提。于是在散步时、在去公园游玩时,全家人都绞尽脑汁想把英语讲得更有趣一些。60多岁的爷爷还学着各种动物的动作和叫声逗他乐,甚至还搬来一些笑话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爷爷给他讲有个小朋友英语不好,经常闹出笑话,别人问他“HOW ARE YOU”怎么翻译,他回答“怎么是你?”再问“HOW OLDARE YOU”呢?他说“怎么老是你?”这种兴趣培养倒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可家教老师却发现在辅导小孟习一年后,小孩子的抵触情绪很大,有时会恨恨地让她以后别再来他家。
小孟习6岁时上一年级了,报名那天人很多。面试老师问孩子有什么特长,妈妈自豪地说他英语不错,已经能够进行一般的对话。于是老师夸他“VERY CLEVER”,并用英语问了一句他平时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平时还算大方的孩子竟然红了脸,半天答不上来,妈妈非常失望。回到家里仔细分析这问题对儿子并不难,可为什么他竟然卡壳了呢?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平时没有足够的实战训练,自信心不足。拿过那本指导书,熟练地翻到“打好性格基础,努力提高情商”那一部分,是啊,怎么就偏偏忽略了培养儿子的“勇敢和自信”了呢?
从此家人又多了一条注意事项,要尽量把小孟习往人多的地方带,特别是有外国人的地方。每个星期天儿子听完磁带后,妈妈就会带他到离家挺远的麦当劳快餐,碰上外国人必然让儿子主动去“HELLO”,以致儿子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去自己最喜欢吃的麦当劳。习惯了家人叫来呼去的“HAR-VARD BOY”,但他却实在不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用的,只听妈妈说将来去了哈佛,就可以开车上班、可以周游世界、可以被许许多多的人羡慕。只是就因为这个什么破烂哈佛,自己不能像同龄小朋友那样无拘无束地玩耍,简直让他恨透了,几次追问妈妈:“为什么逼我说英语?”这不,妈妈又叮嘱他假期也不能偷懒,真是心烦。
小孟习是否真的能如家人所愿,将来的一天能迈进哈佛校园,今天还是个无法猜透的谜。
实战个案2:父母给我预谋未来
教育对象:丁裴裴(11岁)
教育偶像:朗朗
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丁裴裴是个清秀的女孩,瘦高的个子,说起话来轻声细语,我想这一定是个让父母省心的女孩。可裴裴却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说,其实她父母在她身上花费的心血可能比别的父母都多。听父母说,裴裴只有两岁多的时候就特别有乐感,有时跟父母上街,就会不自觉地跟着商场里的音乐节拍扭起来。三岁多时喜欢听音乐,并开始跟着哼唱一些流行歌曲,虽然连歌词都把握不准,但丝毫不影响她的音调。5岁时有一次爸爸妈妈带她去一商场,那里摆放的几架钢琴深深吸引了裴裴。看到女儿的表现,父母忽然觉得也许女儿真的对音乐有天赋呢。第二天,一架珠江牌钢琴就买回了家。
果然,一段时间内裴裴真的喜欢上了这个大家伙,没事就坐到钢琴旁敲两下,键盘上流淌过的音乐让小女孩乐此不疲。与此同时连五线谱都看不懂的爸爸妈妈经多方打听,终于给女孩请了一个高中音乐老师,据说她弹得一手好钢琴。音乐老师业余还开了一个琴行,所以她同时带5个孩子学琴。每周六、周日裴裴都要去上两小时的课,中间妈妈要带她倒两趟车,并且整个上课时间都要陪着她,并替年幼的她做些笔记之类的。两年后裴裴能弹一些简单的曲子,并在学校庆六一晚会上代表班级演出,也就是那年妈妈开始让她参加钢琴等级考试。也许是由于胆怯,也许临场发挥欠佳,反正结果很令妈妈失望。但总相信自己女儿有音乐天赋的妈妈丝毫没灰心,还给裴裴换了个更好的老师,每小时的价格也升到40元。裴裴这时应该说还是对钢琴非常喜欢的,每天放学后自己也坚持弹40分钟。两年后顺利过了钢琴二级,可随着课业的增加,练琴的时间开始得不到保证,有时不得不减少睡眠。而每次考级
前妈妈和老师紧张而夸张的行动也让裴裴有很大压力,心里很反感,好像自己考不过就是因为自己偷懒似的。有时爸爸妈妈会给裴裴上个小课,给她计算为她学琴家里要多了多少开支,甚至妈妈还减少服装的支出,每当这时裴裴小小的心里总有一种愧疚和难过。有一次她对爸妈说,其实她更喜欢画画,妈妈脸一黑说:“画画有什么出息,有几个人能成为画家呢?”可又有几个人能成为音乐家呢?妈妈说既然已经付出这么多了,总得有个结果吧。所以裴裴的钢琴一直练着,但渐渐开始不喜欢了。如果妈妈不督促,自己是从来不到琴凳上坐的。
正巧2001年底妈妈从书店买回音乐天才郎朗的父亲那本《爸爸的心就这么高》,对郎朗父亲全心全力培养儿子甚至把培养儿子当成自己全部的事业来做的历程感动不已。与此同时对裴裴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妈妈工作虽然也很辛苦,但每天都要抽出时间监督她弹琴。每次学校或其他场合如果有上台演出的机会,妈妈都会不遗余力地为她争取,甚至不惜去求朋友。有时和同学说起这些,裴裴会想妈妈是不是着了魔呢?为什么他们认为重要的事就是重要的,而自己喜欢做的事却不被重视呢?
说起妈妈给她树起的这个教育偶像郎朗,裴裴一点都不陌生:3岁开始学钢琴,9岁进人中央音乐学院附小,12岁获德国埃特林根国际音乐比赛第一名,13岁获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第一名……看来妈妈没少给她灌输,可裴裴叹气说,人家是天才啊,我肯定不是!
其实裴裴妈妈说,并不是希望女儿将来能成为什么音乐家,只是希望她长大后能在这方面有所发展。这么早就为孩子预谋未来,父母的用心真是良苦!虽然前面有偶像引路,后面有父母尽心尽力提供条件,并尽职地监督着,但裴裴的未来还远,谁也说不定啊!
采访完这两个个案,特别是和孟习及裴裴的谈话,让笔者只感到一个字:累!如此的年龄,本应该是无忧无虑最快乐的童年,却因为父母确定的教育偶像的存在,让自己的童年如此疲惫不堪。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把那些成功少年父母的做法奉为经典,对教育孩子,我们来看看不同人群各自的看法。
父母想法:
裴裴妈(外企部门经理):
其实,我觉得自己这么做很自然,因为孩子毕竟还小,哪一个小孩子不希望自己更自由一些呢?可如果我们做家长的那么放任他们,是不是也是一种对孩子未来的不负责呢?为什么当今出了这么多天才儿童?所谓天才,更多的还是辛勤加汗水,是因为家长们比以前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所以家长应该为孩子制定一个相对较高的目标,并不遗余力地帮助他实现。郎朗的成功,他父亲的心血是功不可没的。为了孩子自己把工作都辞掉了,当儿子灰心泄气时,郎朗父亲曾经孤注一掷,把一瓶毒药扔在桌上,板着脸对他说:现在你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吃药自杀,二是爬到学校11层楼顶跳下去,三是回沈阳,我想,也正是如此严格的要求才使郎朗走向今天的成功和辉煌。至于裴裴,当然她没有郎朗如此高的天赋,但在身边的孩子中也算比较突出的。我现在所做的这一切:为孩子请好的教师,为孩子创造一些条件,我是在尽一个母亲的责任。当然如果我的孩子能成为第二个郎朗,那是最好不过。现在我工作的环境就充满激烈的竞争,我们也在不断地抓紧时间学习充实自己。我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因为虚度光阴或一无特长而抱怨家长。
付先生(报社记者):
我儿子今年九岁半,开学上五年级了,从孩子出生起,我和爱人就决定要给儿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现在放假了,儿子的很多同学都去学画画、学英语、学作文,可儿子不喜欢去,并不是他不喜欢这些东西,他是不喜欢本属于自己的假期时间,还要往学校跑。他宁愿自己在家里听磁带、涂鸦,他觉得这是属于自己的自由。对家教方面的所谓经验介绍我和爱人看得很少,不是说人家的教育方法不好,而是觉得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拿别人的经验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可能一塌糊涂。再说就算一个孩子考上哈佛或考上清华,就能代表这个孩子走向成功了吗?其实那只是他社会生活的一个起点而已,究竟能不能成功,不能仅凭这个来断言。我觉得那些孩子的所谓成功其实有更多的其他因素,教育方法也可能是其一,但不能如此夸大它的作用,要不同一对父母教育出来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也可能有天壤之别呢?我的儿子一方面和多数孩子一样平凡,一方面又有他自己的特点,我觉得让他自然成长最重要,我不会给他找一个什么教育偶像或者教育模特的,我只想让他成为他自己,说不定他长大后还能成为别人的偶像呢!说心里话也怕自己这么没有目标会毁了孩子,但看到儿子每天都是快快乐乐的,也就不再多想。反正到现在儿子很多方面比我们期望得还好,在年级三百多个孩子里一直比较突出,偶像不偶像的,索性就随他去吧。
教育界人士观点:
郭先生(某市中心小学校长):
的确,当孩子长大走向社会的时候,竞争无疑会比现在还要激烈,所以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完全可以理解。但现实中也发现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自作主张地按照某种模式、某个目标去塑造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聪明,更有天赋,发展得比别人更快更好,最好打造一个神童。而这时一些所谓成功孩子的家长趁机推出自己一系列的教育经验,在那些一直探索的家长们面前好像点了一盏明灯。人家的做法既然是已经被证实了是通向成功之路的,何不拿来套用在自家孩子身上呢?希望有一天奇迹出现。其实这些家长思想上存在一种误解,这个世界并不都是由成功人士组成发展推进的,它更需要大多数普通人的平凡工作。再说幻想克隆哈佛女孩或剑桥男孩都是不切实际的,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各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如果简单照搬或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也许结果会适得其反。那些书中的孩子或家长只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而不能成为别人的目标。
孙女士(小学教师):
现在的家长好像比以前更加重视教育,这让我们做教师的很受感动。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一些家长的做法有失偏颇,比如我班一个男孩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由于种种原因孩子的成绩始终不能出类拔萃,于是妈妈另外给他报了剑桥英语、奥数班等,孩子没有休息日,像父母不断抽打的陀螺。本来一个活泼的孩子现在几乎每天都闷闷不乐。曾经和他妈妈交换过几次意见,他妈妈一直认为只有不断地在后面赶着他,才能让他做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这样坚持进高中才能离清华北大的校园更近些。所以媒体渲染的那些高考状元等所谓成功少年都有可能被拿来当孩子的教育偶像,而偏偏孩子对此非常反感。男孩听说别人周末去游泳去玩耍,而自己还要硬着头皮去听课时,简直恨透了那些无辜的偶像们。孩子毕竟还小,我们不赞成家长给他们太大的压力。
孩子心声:
靳魏(男,初一学生):
请不要在我们面前提那个什么刘亦婷,她妈妈曾经到我们这个城市来做过报告,跟明星走穴似的,还惹得我妈妈对我很生气,因为她也拿来人家妈妈那一套试图用在我身上。可我不像人家那个女孩一样是妈妈手里的面团,搓成啥样是啥样。我坚持我自己,可我也有偶像,那是爱迪生。我认为如果只因为孩子考上哈佛就说她是成功的,甚至她的父母也是成功的,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可偏偏有那么多家长迷信这个,我不明白。反正我一点也不希望有这样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偶像。书里说他们认为这样培养孩子,孩子一定会走向成功,那他们为什么不早把这本书写出来呢?那不可以指导更多的家长吗?考上哈佛肯定有许多因素在里面,为什么非得夸大这一方面的作用啊?
李翔飞(女,初二学生):
我父母从看第一遍那本哈佛女孩,就开始在我身上做实验了,我知道父母是为我好,可也觉得他们挺累的,值得这么小题大做吗?每一条他们做的和书上有出入,必定按着书中的做法去改正。父母给我定的目标是市重点高中,我可能会有点差距,可他们说目标就应该高些,踮着脚能够到才行。只有上了重点高中才有可能考进重点大学,然后出国深造,或者在国内才更有利于将来更远的考硕甚至考博,然后才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做白领挣高薪,那样做父母的都会跟着自豪。其实我和父母期望的一样,也希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不管情不情愿,我现在还是听妈妈的话,把刘亦婷当成挂在我前面高处的一个目标吧。
后记:不论是哈佛女孩刘亦婷,还是音乐天才郎朗,每个成功的孩子背后必定蕴涵着父母成功的教育。但是那是适合他们的教育,我们父母所能做的不是将这些教育方法像公式一样往自己孩子身上套,而是从中借鉴可取的、适合自己孩子的东西。
如果父母们指望靠哪一本书就能把孩子带进成功的门槛的话,才是真正的可笑,因为先人早就有“因材施教”的名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8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