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过程中创造批评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艳萍
“直来直去,直言不讳”形容一个人心底坦荡,待人真诚,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优点,即使对对方有所冒犯,也会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得到谅解。可“直言”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如果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因此,老师批评学生也要讲究艺术,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
一、作为教师,要正确理解批评的涵义
教育必须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即便是批评学生也应该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真心关怀,使学生乐意接受。记得一个冬天的早晨,小勇因为迟到而不敢进教室,就悄悄地站在教室门外,当我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在外面冻了20分钟了,当时我什么也没问,赶紧把他拉进教室,一边给他暖着冻得冰凉的双手一边跟他说:“知道迟到不对就行了,怎么能这样来惩罚自己呢?冻感冒了可不是小事!”孩子感激地点点头,从那以后,小勇再也没有迟到过。老师的关怀犹如春风深深感染了学生,收到的当然是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二、 批评学生,老师要投入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之情,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和指导。一些学习困难生,往往很少得到别人的肯定,犯了错误又容易受老师的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育批评时应加强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小宇经常不写作业,上课在座位上说话,下课常欺侮人,对老师的批评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还常与老师“讲理”,在班上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学生如果靠训斥只能越训越皮,越训越没自尊心。为了转化他,我首先从沟通师生情感入手,他犯错误时,我总是心平气和地单独与他谈话,帮他分析危害。他看到我对他不讨厌,不嫌弃,而是对他很平等,很真诚,就开始对老师有了亲近感,我用情感的缰绳套住了这匹难以驯服的“小马”。在日常生活中,我慢慢诱导他走上道德规范的正轨,在学习、生活上多关心他,给他为集体做事的机会,使他把老师的关心变为自己的道德情感。逐渐大家都发现小宇做事能顾及到别人的感受了,他的心中也有了集体荣誉感了,同学们也开始乐意跟他交朋友了。再后来小宇竟然主动找我谈心了。他这么跟我说:“老师,你相信我会变成好学生吗?老师,我能当个劳动小组长吗?”当时我激动地一把把他揽在怀里,并亲切的告诉他:“你本来就是个好学生,所以老师和同学们才愿意帮助你呀!你愿意当组长为班级做贡献,老师一定支持你的。”自从当上了劳动小组长,小宇每天都能早早来学校带头打扫教室内外的卫生,还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一盆花美化教室。在小宇的带动下,同学们也纷纷捐盆花美化教室。从此,我们班成了全校最美的教室。满含期待的批评,激发了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奇效。
三、批评的艺术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创造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艺术性的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则会使学生失去自尊,自暴自弃。所以说,苦口良药学问深,作为教师应该在教育活动中不断研究批评的艺术,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药到病除,收到良好的效果。
1、批评未必要责备。低年级学生天真幼稚,年龄较小,对道理的理解往往不容易到位,他们有时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存在。老师对他们可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寓批评于讲故事、打比方或意味深长的动作、语言之中,促使学生深思、自责。著名教育家孙敬修见几个孩子在折树枝,便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好奇地问爷爷在听什么,他说是在听小树苗哭泣。“小树苗也会哭吗?”“是呀!你们折了它,它当然要哭。它们说,它们长大好为大家作贡献呢,请你们不要损害它们。”孩子们听了,羞愧得脸也红了。后来,他们自动组织起护林小组。孙先生未发一句责备的话,却取得了一般批评所难以取得的效果。
2、 提出建议是巧妙的批评。在批评学生时以商量、讨论的口气,与学生交换意见,达到批评的目的是很巧妙的。老师以商量问题的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交谈时,平心静气,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打消顾虑,与教师配合,一样可以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是幼稚的,常在主动工作和做好事的时候犯错误。对于这种由于想得不周到,顾此失彼造成的错误,决不能简单否定、讥笑。老师要热心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在他们面临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取得成功。或者老师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惋惜来表示自己的批评态度。如“你什么都好,就这方面存在不足,实在可惜”,“你要是不犯这个错误,那该多好啊”。这种方式即达到了批评学生的目的,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寥寥数语,效果却很明显。
3、批评之前,要做好使学生愿意接受批评的铺垫工作。利用班会课,讲讲面对错误的正确做法;树立榜样,讲讲名人在错误面前是怎样做的;在班级里反复强调勇于接受批评是学生的美德;讲讲“闻过则悲”、“闻过则闹”的危害。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对批评的承受能力,逐渐在班上形成自觉自愿接受批评的风气。
4、戴“功”立“罪”的批评。小学生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许多的错误往往是自控力差造成的,在认识上不存在什么障碍。对这样的错误,讲多少道理,也往往是徒费口舌,教师不妨“罚”他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这种方法可消除犯错误学生的心理负担,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往往使学生乐意接受。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应有太阳一样光明磊落的胸怀,把自己的光和热送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不能厚此薄彼。对学生的缺点,要一视同仁,公平相待。教师批评学生应以理解、信任、尊重、关怀、鼓励为基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才能创造出批评的艺术光辉。
(河南省新乡市姜庄街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9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