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师认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覃成强 熊 莺
【摘要】本文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和分析了教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效果等方面的认知状况。旨在帮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当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教师认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16-03
A Study on the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Training Model
Abstract: Employing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as the research instrument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the objectives, curricula, as well as results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training model. By raising the teachers’ awareness of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alents training model reform, it aims to stimulate teachers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teaching reform so a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talents.
Keywords: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training model teachers’ attitudes
1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时代、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交叉学科不断涌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从而对适应这个时代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多元化态势,以往只掌握外语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别无所长的“纯外语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面对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大量外语与其他相关学科――如信息、经贸、法律、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要求。
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教育部在2000年制定了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新《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1)也就是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又精通某一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形势。
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我们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合乎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理念。其次,我们要深化改革,打破传统的专业口径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过死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北部湾经济开发纳入国家战略,广西正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需要大量的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的商务、金融、法律、技术等复合型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广西大学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类型、规格与质量的要求,把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列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在第一学年修读公共课、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学年除修读公共课、英语专业课程外,还自主选修实验基地开设的法科专业、商科专业、工科专业选修模块课程;第三学年开始进行专业分流培养,学生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基础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再进行三年的学习。在这三年内,学生按所修专业修读专业课以及该专业的英语选修模块,并进行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毕业时主修专业达到本科水平且根据分流情况分别授予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学士学位;英语达到第二专业本科水平授予英语第二专业本科文凭。这种培养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英语专业分别与法科、商科、工科等专业进行整体性的设计,使得两个跨学科的专业在修读时间、知识结构上互相楔入,从而促进其知识、能力、素质互相融合,实现真正的跨学科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为了了解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我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来进行论证。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如要更好地进行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就有必要了解该模式的运行现状,特别是教师在这方面的认知情况。因此我们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对教授该培养模式分流出来的学生的教师进行个人访谈和问卷调查,着重探讨教师对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以及他们对该模式培养的学生的看法。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培养效果等诸多方面。
2.2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外国语学院、农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等学院的35名教师为研究对象。为了使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我们选择了来自文、理、工等不同学科的教师,其中,英语专业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各8名,占调查总人数的45.6%;思想政治专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和农学专业的教师各2名,占总调查人数的17.1%;法学专业的教师3名,占调查总人数的8.6%;其它专业教师各一名,占调查总人数的29%。被调查的教师职称状况分别为:教授12.5%,副教授28.1%,讲师50%,助教9.38%。
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作为研究工具。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问卷的基本信息,包括教师的职称、任教的专业及课程。第二部分是对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主要包括教师对该模式的了解程度及对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的看法等。第三部分是对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流后学生的看法,首先是对经过该模式培养前两年英语专业分流出来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表现的看法,其次是对这些学生的长处进行评价,最后评价分流出来的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个人访谈设计了与该模式相关的问题以及对经过该模式培养前两年英语专业学习分流到相关专业的学生的评价。
本研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对35名教师进行访谈并录音,了解他们对该模式以及学生表现的看法。2、对35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5份,然后用饼形图的百分比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3 结果与讨论
通过教师访谈和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我们对本研究所探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师认知问题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3.1 教师对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
01
图1和图2 揭示了教师对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了解程度以及对该模式的培养目标的了解程度。
从以上两个饼形图我们可以看出:59.4%的教师能够基本了解“英语+专业”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而对该模式不太了解的教师则占31.2%。有一半的教师对该模式的培养目标基本了解,对其不太了解的占40.6%。对该模式的教学现状基本满意的教师占53.4%,另有40%的教师则不太清楚。以上调查结果均表明教师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了解和认识尚有待提高。
造成教师对该培养模式了解程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该培养模式实施时间不长,宣传力度不够;(2)尽管这是一种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模式,但学科与学科之间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不够;(3)在部分教师当中,传统的单一型、专业型培养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对教学改革与创新缺乏热情和积极性。这说明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要加大对教学改革的宣传力度,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营造改革的良好氛围。
3.2 教师对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的看法
02
经过五年多的实践,该模式的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教师对教学效果是否满意?图3和图4揭示了教师对以上两个问题的看法。
不同于本专业原有的课程设置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就先学两年英语专业再进行分流的学生而言,84%的教师认为其课程设置应与本专业原有的课程设置相同。而16%的教师则认为应该给分流的学生单独进行课程设置。原因在于:(1)培养目标不同;(2)分流出来的学生应加强专业基础课的学习;(3)分流出来的学生应突出英语。在分流培养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教师门作出了如下建议:(1)英语和专业课相结合的课程应增多;(2)设置多项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并有多种选择;(3)课程设置应侧重英语;(4)应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5)应更重视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有一年左右时间系统地学习这些专业基础课。从教师的反馈我们可以看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把英语和其它专业课程设置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整体而言,有56.7%对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表示满意。他们认为这种培养模式适应现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该培养模式也是一种较有前途的发展模式,而且未来人才本身也需要复合型知识,因此该模式具有很好的前瞻性。但也有40%的教师的回答是不太满意。这个数字与图2中有40.6%的教师对该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不太了解基本一致。这说明对培养目标缺乏了解导致了这些教师对教学现状无法下定论。这也表明要真正实现这种模式的根本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3 教师对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分分流后学生的看法
3.3.1 对经过两年英语学习分流出来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表现的看法
从图5我们可以看出:38.2%的教师认为英语专业分流出来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弱,专业学习比较吃力,尤其是分流到理工类科专业的学生。26.5%的教师则认为分流出来的学生虽然专业理论基础较弱,但专业学习较努力,基本上能跟上教学进度。认为这些学生能跟上专业教学进度,和本专业其他大部分学生相差不多的教师也占26.5%。这说明经过两年英语学习后分流到其他专业的学生尚需加强专业理论基础的学习。
3.3.2 对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专业人才长处的评价
在访谈中,教师对经过两年英语学习后分流到其他专业的学生均表示比较满意。认为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新型人才语言应用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又具有其他专业的知识,是真正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未来肯定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3.3.3 对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足之处的评价
在充分肯定学生长处的同时,教师也指出了他们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尽管这些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2)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基于分流出来的学生存在的这些不足之处,有必要加强他们的基础课教育,同时要加强对他们学习能动性的培养。
4 思考与启示
人才培养是各个高校的首要任务,如何培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楔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探索人才培养途径方面一次有益的尝试,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任何的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很多问题还值得我们今后进一步去研究并加以解决。总结这几年的工作,结合研究的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启示:
4.1 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当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建立“进退机制”与“培育机制”,即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应当改革或者退出,而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应该精心培育,使之日臻完善。同时,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是开放的和动态的。
4.2 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必须首先解放思想,更新理念
理念作为行动的先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改革的成败。其实中国现代大学从诞生起就注意吸收国外现代大学的先进理念。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就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2)蔡元培奠定了北大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气质。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不久就提出了通识教育的理念,他认为大学教育“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3)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形成了一套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种“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各行业急需各种专门人才的背景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由于专业口径过窄、教学模式单一,高校的教育明显地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育出的学生知识面窄,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广泛适应能力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束缚,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新路子。
4.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与教学改革相结合
教学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复合型人才预定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拓宽专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二是认真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拓宽基础,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育的思路设计和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是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四是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五是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估制度。积极推进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5 结语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事实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4)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世纪,知识经济不同于任何经济形态,它是高速度、高增长和信息化的经济形态,其主要资源和生产要素是智力,支柱产业是技术产业。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谁拥有大量掌握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谁就在竞争中占有主动权。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改革,构建起开放的、动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们的竞争力,使我们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既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本身深化教学改革,实现自身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与教育出版社,2000.
[2] 杨东严.艰难的日出[M].北京:文汇出版社,2003.50-52.
[3] 梅贻琦.教育论著选[C].北京:任命教育出版社,1993.17.
[4] 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S].北京:中发[1993]3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9833.htm